小学科学课中生活化教学融入路径初探
2021-11-22叶立勋
叶立勋
(湖北省洪湖市龙口镇小学 湖北 洪湖 433222)
当下的小学科学教学沿用知识本位的教学理念,教师在课上以讲授知识点和相关习题为主,学生对于科学课程学习的兴致不高。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较为稚嫩,其思维还是以具象思维为主,对于想象空间与抽象事物的感知能力不强,生活化教学的应用可以在教学之中结合学生当下以具象思维为主的特点,逐步培育学生的逻辑能力与抽象能力,促进学生科学知识和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1.小学科学中生活化教学的实施基本原则
1.1 契合性原则:教师应当注意在选取生活化素材时,素材一定要与教学内容之间密切契合,切不可为了“生活”而“生活”,使得小学科学的教学偏离教学大纲的要求。这样的生活化教学不但无法提升教学效果,还会“捡芝麻,丢西瓜”,使学生在看似热闹的课堂上,却难有收获。教师应当将教学大纲的要求当作第一要义,从要求出发,选取密切关联的生活素材,以激活学生对于小学科学的学习兴趣。
1.2 贴近性原则:教师在选取生活化素材时,除了要注意素材与教材要求的契合,还应当注重生活原料与学生实际经验与心理的贴近。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从学生的心理出发,了解学生们日常生活会经历哪些事情,了解他们对于什么样的生活事物充满兴趣,进而选取受到孩子们喜爱、与他们实际生活和心理密切相关的生活化原料来点缀小学科学的课堂教学。
1.3 常态化原则:生活化教学融入小学科学的课堂不应当是一朝一夕的,相反,其应当与日常的科学教学融为一体,有机的渗透入科学教学的方方面面,与无声之中滋润孩子们的成长。常态化原则的落实,需要教师认真了解科学与生活之间的练习,采取多样化的手段,从方方面面入手,将小学科学的课堂打造成一个充满生活气息、孩子们能获得和谐发展的自然课堂。
2.小学科学中生活化教学开展的具体策略
2.1 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多教师在应用生活化教学时会产生这样的困惑“为何自己已经在科学教学中融入了大量的生活化素材,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还是不高”。在笔者看来,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源还是在于素材使用上的刻板,没能将生活化素材以生动情景的方式展示出来。在学习“饮食健康”相关内容时,笔者会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的探究,让孩子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一同交流究竟哪些食物是健康的食物,怎样的食物搭配与饮食习惯才能最好的助力我们的成长,煮、蒸、炒、炸这些常见的烹饪手段中有哪些对于身体有着一定的危害。借助于生活化情境的构建,学生们尝试自己给出问题的答案,仿佛和自己的妈妈一样置身于自己的厨房之中,整个课堂充满了学生们热情的讨论。
2.2 采用生活材料来开展教学,使科学课堂充满生活气息。在课堂上引入孩子们熟知的生活材料,可以消解学生与陌生知识之间的距离,在两者之间搭建起一个有效的桥梁。孩子们看到自己熟知的生活材料背后尽然还蕴藏着如此多的科学知识,会以浓厚的兴趣参与到小学科学的课堂建构中来。在学习“材料在水中的沉浮”相关内容时,笔者会使用孩子们日常生活中常使用的石块、木材、海绵等来进行科学实验,借助于生活化素材的引入,孩子们对于实验的结果有了一个更加清晰与全面的认识。
2.3 将科学教学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之中,实现教学与生活的有机融合。将科学教学有机的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之中,是生活化教学的最高实现形式。长此以往,学生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之中可以自觉地养成使用科学知识,依照科学思维来看待、处理日常生活事物。教师在开展生活教学的时候,需要寻求课堂延伸的有效手段,实现课上与课下的动态衔接。在“动物的感知本领”一课的学习之后,笔者会将学生分组,安排学生在课后以小组为单位实地的调查当地各种小动物的特殊感知本领,并且以调查报告或手抄报的形式加以记录,学生在课后的活动中进一步巩固了课堂上学习的知识,也在活动中认识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价值。
结语
我国知名教育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主张“教育及生活”,这一点对于强调实践与经验的小学科学课程来说尤为重要。科学教师需要在认真分析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寻求将生活化元素渗透到科学教学中来得有效手段,以生活为根基,打造充满灵性与趣味的小学科学和谐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