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式教学构建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的对策
2021-11-22崔丽
崔 丽
(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田家炳实验中学 安徽 阜阳 236400)
问题式教学是新课程改革以来大力提倡的一种教学模式,它能够有效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提升学生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运用能力。因此教师在开展高中地理教学活动的时候,就可以尝试着将问题式教学应用到日常教学活动之中,以期提高学生自身的学习成效。
1.贴近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高中的文科科目主要包含政治、历史和地理三科,而地理相较于政治和历史更为抽象,所以也更不容易理解,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就应该尝试着设置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问题情景。通过设置问题情景,将一些较为抽象的知识转换成为更为直观具体的知识,进而帮助学生更透彻地理解地理知识。而除了设置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问题,教师也需要认识到在高中地理考试过程当中,许多材料也并非是学生所熟悉的情景,因此教师就需要尝试着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对我国以及世界地理有更为透彻地了解。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就应该尝试着关注与地理相关的热点事件,尝试着引入一些新闻。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就能够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在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内容的同时,开阔学生的视野,促使学生更为熟练地运用自己在课堂上学习到的地理知识解决一些热点事件以及自己身边有着密切联系的事情[1]。
比如说,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地球上的水》这一节课的内容时,就可以尝试着引入“海绵城市”的理念,让学生认识到“海绵城市”实际上是新一代的城市雨洪管理概念,它能够促使原本容易出现内涝的城市更加不容易出现内涝,既能够方便居民的生活,又有助于水循环进程。再比如说,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区域生态环境建设》这一课,就可以尝试着将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出现沙尘暴天气的新闻作为到如,尝试着询问学生为什么2021年的中国北方部分城市会出现沙尘暴的天气,如何才能够保护区域生态环境。通过这一方式,教师就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全方位的知识,使得学生更熟练地运用自己学习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真正理解书本上的知识,将这些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过程当中来。
2.围绕核心素养,设计地理问题
提高学生自身的核心素养,推动学生实现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是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目标。然而当前部分教师受到传统的教学观念和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所以更加偏向教给学生一些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知识技能,提高学生的地理成绩[2]。诚然,这的确能够帮助学生获得更高的成绩,让学生有机会进入到更高的学府进修。然而这种应试教育模式,却并不利于学生自身发展能力。还可能导致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致使学生自身难以健康成长,而国家也难以得到更为快速的发展。在面对这一状况之时,高中地理教师就需要摆脱传统落后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影响,尝试着开展问题式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
3.组织学生探究,解决地理问题
教师除了需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还需要鼓励学生解决问题,让学生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学生能否更好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是衡量教师的教学成效的一个重要标准,所以在问题式教学过程当中解决地理问题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教师在引导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时候,需要认识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基础能力相差甚远,而如果教师让学生解决同样的问题,就可能会打击一部分学生的自信心,也可能会导致一部分学生轻视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因此教师就需要以分层教学进行结合,根据学生的学习层次,尝试着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然后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学习活动,尝试着完成课前预习等基础性学习的学习活动。从而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走访调查等多种方式解决问题。而引导学生解决地理问题,也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地理学习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当中,就应该尝试着与真实的日常生活进行联系,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发挥自己所学习的知识,能够在实践的过程当中不断地巩固自己学习到的知识。
比如说,教师可以尝试着引导学习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学习《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这一节课时,分析南水北调是如何落实的。而引导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解决“南水北调对我国人民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这一问题,进而引导学生通过整合自己学习过的与气候、国家政策、区位条件等多方面相关的知识解决这一问题。与此同时,开展此类教学活动也能够让学生了解到我国的国家政策实际上与地理学习有着密切的联系。学习地理既能够推动学生自身的发展,又能够促进国家富强,因此其意义极为重大。
结束语
综上所述,问题式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地理学习过程当中来,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就需要尝试着将问题式教学法引入到高中地理教学之中来,提升学生的教学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