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2021-11-22罗洁玲
罗洁玲
(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汤南育中小学 广东 丰顺 514321)
引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新课改脚步逐渐加快的今天,对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全面的要求,力求能够解决目前教学中潜藏的问题,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当前,城乡学校之间的教育水平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很多农村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单一落后,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不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高,这些问题都是需要引起重视并解决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农村小学教师需要树立新型教学理念,运用更为先进的教学模式,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善落后的教学局面,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
1.创设相应数学情境,激发参与学习兴趣
为了提高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就需要在新课程改革指引下,探索运用新型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对学习数学充满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情境教学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有效方法,小学数学教师要注重做好数学情境的创设,要考虑到数学情境的趣味性、生活性和形象性,帮助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直观深入的了解,丰富他们的学习体验,这样必将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1]。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生活中包含了很多的数学知识,所以教师为了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那些抽象的数学知识,就可以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这样学生就会主动的去学习生活中的知识,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并且有助于数学意识的培养。比如,“认识人民币”、“时、分、秒”、“千克、克、吨”等知识都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教师在教学中都可以创设生活情境,借助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从而顺利达到教学目标。小学生爱玩好动,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所以教师还可以创设游戏化情境,在教学中融入趣味数学小游戏,这样可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他们一定会积极参与,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例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加与减”内容的教学中,就可以组织卡片游戏,随机抽取卡片,要求学生用最快的速度计算数字的和与差,比如数字8和数字6,8+6=14,8-6=2。游戏带动了活跃的教学氛围,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度不断提升,实现了寓教于乐的良好效果。
2.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促进自主合作探究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教学理念,就是要求教学中应该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围绕这个思想进行教学方法上的探索,促使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学习,这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一种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方法,学生以分组的形式共同讨论分析,相互帮助,相互促进,最终解决问题,获得知识,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教学效率显著提升[2]。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学习小组的科学划分,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差异,包括学习特征、性格爱好等方面,之后布置合作学习的任务目标,学生们进行分组讨论研究。例如,在“周长”内容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分组研究生活中物品的周长,如课桌、地板、黑板等,小组成员有的负责测量,有的对长和宽数据进行计算,最终得出周长。
3.注重课堂教学反思,不断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反思是课堂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每次课堂教学结束之后,小学数学教师都应该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有反思才会有进步,才能促使课堂教学模式更加完善。具体应该重点反思以下几个方面: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是否流畅顺利,是否将知识进行了透彻的讲解,是否进行了有效的课堂互动,是否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等等[3]。此外,学生也同样需要进行课后反思,这种反思并不是批判和检讨,而是一种回顾和总结,是对所学知识的复习巩固,包括要反思是否遵守课堂纪律并认真听讲,是否积极参与课堂进行思考和互动,是否真正理解掌握的知识点,可以顺利解答同类型的题目,这对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很有帮助。
结语
总之,农村地区学校的教育资源比较缺乏,作为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借助新课程改革的契机,转变教学理念,在教学模式上不断探索创新,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在师生共同努力下,一定会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农村教育不断取得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