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策略探讨
2021-11-22唐彧宗
唐彧宗
(重庆市为明学校 重庆 401122)
引言
想象力是人们以现有事物作为基础,对其进行思想加工而创造新事物的一种能力,对于知识进步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小学生处于对事物认知感知能力尚不清晰的状态,通常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对于小学高级阶段的学生来说,由于思想意识相对较强,可能形成较为成型的想象思维,也可能出现想象意识偏差,老师应加强思想引导,促成合理的想象,创新思维。本文将针对小学高端阶段学生的想象力展开多角度探讨。
1.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重要性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我国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也有了新的建设目标。人们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想象力作为附加能力得到了更高的关注。首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渴望得知结果,从而去探索知识;其次,有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语文学习重在对文字和文章的理解,需要具备思维能力,以想象力作为重要依托,去增强理解能力,开拓思维模式;再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是语文学习的关键,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拥有更广阔的想象空间,让学生在写作构思和创作思维上得到更好的提高,从而增强写作能力,让语文学习更加轻松有趣。
2.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想象力培养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建设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小学语文建设在教育方式上也进行了思维观念上的转变,但是在学生创新想象能力的培养上还存在许多问题,受传统教育方式和教育观念的影响较为深刻,在培养学生想象力时,还存在重视度不够、培养方法单一、思想古板、力度不大等现实问题。许多小学在语文教学中仍以灌输知识为主,学生在学习中处于被动地位,缺乏主观能动性,在知识教学中设置框架较为死板,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不利于学生思想意识的提高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从而影响教育水平的进步。
3.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想象力培养的方法策略
3.1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小学语文教育重在对学生思维的培养,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思路,由以老师为主导型转变为以学生为主导,老师起指导作用,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这就需要教师在上课时巧妙设计课程环节,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自主思考,积极参与课程互动,让学生想象和知识学习以及结合,融会贯通。我们培养的想象力并非凭空想象,而是教师给学生设定一个主题,让学生围绕主题展开丰富想象,最终达到教学目标。例如,在讲述《望庐山瀑布》这一课程时,老师让学生根据诗词意识去想象是的意识以及作者在写这首诗时的心情和描绘的场景,在自己的脑海中刻画出庐山瀑布的样子,去体会作者的所情所想,从而延伸出诗词大意,归纳出中心思想。通过这种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观察生活,激发想象。学生的想象和创作灵感来源于生活,对于小学高级阶段的学生来说,眼界还不是很宽阔,他们的思想行为大部分是受实际生活影响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然后结合课本内容,有载体的展开想象,将最基本的生活常识渗透到学习中去。例如,在学习朱自清的《春》时,让学生去观察文中所写的自然现象,切实体会春天到来的气息,从生活中发现知识,然后列举出他们发现的新现象,新规律,或者延伸出春天这一主题,让学生展开想象,描绘出自己看到和感知到的春天。将知识与现实结合,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
3.3 弥补空白,丰富想象。在小学语文课程中,有这样有趣的题目,例如一篇文章,在讲述背景和经过之后,留下故事的结尾,给予读者想象空间,让我们去猜测或者编造出自己认为合理满意的结局。这种题目对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是十分有帮助的,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资源,让学生进行自我创作。例如,在探究“宇宙生命之谜”这一课题时,在介绍宇宙之后,就可以把机会留给同学们,让他们去猜测和想象关于宇宙生命的秘密,想象尚未发现的星体,或者其他星球是否有生命,是否适合人类生存,也可以在此主题中,命题一篇作文,让学生描绘出自己想象的宇宙以及未来可能发生的有趣事件。以此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自我思考的能力,同时提高写作技能。
结语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健全人格,为学生的思想和生命增添生机,在枯燥的学习中得到属于自己的乐趣,让他们的思维不再受限。通过教师的指导,开拓思维,形成独立的思维模式,能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增强自信心。小学语文教学中关于想象力的培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教育建设者的不断努力,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人文素养,从而推动教育事业开启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