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益智课堂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2021-11-22李静一
李静一
(辽宁省盘锦市实验小学 辽宁 盘锦 124000)
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形式太过于单一和呆板,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小学数学课堂的“益智教学”,一改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自身发展既有积极的作用,又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所谓的“益智教学”,就是将益智器具带到数学课堂教学之中,依靠益智器具突出教学中的重点,突破难点。小学生爱动是其的天性,他们对新鲜事物具有好奇心,因此,将益智器具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巧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思考
“益智教学”中的数学问题情境,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魅力,目的是让小学生产生问题的意识。创设益智的数学问题情境,就是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满足,他们会自主地发现、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在小学数学“益智教学”中,如何巧设这种益智的问题情境呢?例如,在教学一个新知识时,教师站在“益智”这个角度思考,可以安排一些新颖别致、妙趣横生、能唤起学生求知的问题,进而使其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参与,去积极思考,探求新知。巧设这种问题,关键在于从“趣”入手,使他们进入一种情境,关注所学的内容。例如,在教学“同样多”的概念时,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小明很喜欢小兔子,他家养了4只小兔子(出示小兔图)。今天,他到菜园里拔了4个红萝卜(出示萝卜图)给小兔子吃,一只兔子吃一个萝卜(边说边用线将小兔和萝卜一对一的连起来)。小朋友们看看,有没有多余的萝卜?有没有还没分到萝卜的兔子?兔子的只数和萝卜的个数有什么关系呢等等。这样,根据教学内容和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这种益智的充满童趣的问题情境,学生对学习新知的兴趣会更加浓厚。
2.重过程轻结论,发展学生思维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的弊端,就是重结论,轻过程,学生的思维能力无法提高。益智课堂教学的特点,是通过益智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上。在益智教学中,教师重视教学的过程,基本做到:概念教学,重在形成过程;公式,法则教学,重在推导过程;四则运算教学,重在审题过程;应用题教学,重在分析过程。
例如,在教学“圆面积”时,重视圆的周长和面积的推导过程。在推导“圆的周长”公式时,教师准备了益智器具——卷尺和几个大小不等的圆形实物。请几名学生做实验,(1)用卷尺测量这几个大小不等的圆形实物的周长。得出什么结论?学生发现:用卷尺测量每个圆的周长,都得出一个结论:圆的周长总是这个圆直径的3倍多一些。(2)求得圆的周长公式,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2×圆周率×半径。
在推导“圆的面积”公式时,要向学生渗透转化的思想。教师提问:怎样把圆这个图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已知图形呢?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探究,(1)分割:学生把自己课前准备的圆形纸片沿着直径对折,这样就把这个圆平均分割成相等的两个半圆。再把每一个半圆,沿圆心分成若干份,(越多越好)两个半圆分的等份必须相等,最后剪开每个半圆的等份。(2)展开:把两个半圆剪开的等份展开。(3)拼摆:把两个半圆拼摆出一个近似的已知的长方形,实现了未知图形向已知图形的转化,实现了知识的迁移。得出结论:长方形的长就是这个圆的周长的一半,宽就是这个圆的半径。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益智教学,就是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学过的基础知识,着眼于图形之间内在的联系进行转化,使学生自己推导公式,刨根问底,探索规律,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3.强化说理练习,推动学生思维
“益智课堂”就是增益智慧,发展学生思维。强化说理,可以推动学生的思维。说理要靠语言,“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维的外壳,”强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训练,特别是口头说理练习,是推动学生思维的最佳办法。例如,在教学“小数和复名数”这一章节时,由于小数和复名数互相改写,涉及的综合运用知识比较复杂,这些知识又是小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怎样突出重点,突破这一难点呢?还要使学生掌握好这一部分知识呢?最佳的办法是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强化说理训练,让学生通过会听、会看、会想和会说,推动学生的思维。教师在引导学生学完例题后,及时启发总结出小数和复名数互相改写的方法,再指导学生根据这一方法讲讲做题的过程。通过这样反反复复的说理训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推动了思维能力的发展。
总之,小学数学益智课堂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它的独到之处。广大数学教师要充分利用益智课堂教学的特点,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重点培养,让学生通过思维能力的提高,逐步体验到自己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