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探究
2021-11-22孙莉琼
孙莉琼
(新疆阿图什市第一小学 新疆 阿图什 845350)
新课改革的提出,为发展学生逻辑思维、算术能力等,小学数学是重要的起始教学阶段,这使教师与教研团队更加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研发新型教学模式,更好的、有效的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1.关注课堂核心问题,延展课堂核心概念
在课堂中贯彻数学思想和学生自主思维模式,教师需要把教学内容进行深度的拓展,提升学生的认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学数学对小学生来讲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在教学课堂中设计合理题目,引导学生正确解题方式,激发学生的独持异议、敢于质疑。教师应该主动与学生们互动,快速联络师生情感,让学生们感受到教师的亲和力,这样小学生才不会心生胆怯,鼓励学生释放个性,保留天分,在教室积极创设课堂中合作学习的机会和自主探讨的实践,能更好的提升学生思维以及虚心请教的互动。例如:教师在课前根据要求准备好各种数字卡片,供上课使用,在“正、负数初步认识”的复习课上,给同学们分发下数字卡片,卡片里包括0,-1到-20,1到20,当教师叫到某个数字的时候,就请这名学生举起这个数字,然后再叫到与这个数字有关的同学举起卡片,如下,1的相反数、-3的相反数、比-10小的数、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的数字等等,学生们都很积极,有效的活跃了课堂气氛,增进师生间的互动,同时让学生们也掌握了正负数有关的基本概念。
在每堂数学课中,教师为了要及时引导学生理清思考路径,就要带领学生找出核心问题,标注出核心问题才是学习数学的重点映射,让学生理解到所学内容属于什么范畴,避免学生陷入误区。同时在利用核心问题活跃学生思维时,可以主动将问题指出,例如:《空间与图形》这一课的核心问题是让学生学会构建各种图形之间的联系,体会“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教师可以直接借助多媒体将其展示,引导学生把握课堂重点。欣赏完图片或视频后,教师与学生互动刚才在多媒体看到的内容,进行核心探讨,肯定学生的思维和回答。接着直奔主题讲解“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点是最基本的图形;有无数个点可以组成线;由线的平移和旋转就可以组成面;再由面的平移和旋转就可以得到立体图形。教师需要边说边展示PPT,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和旋转,了解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这样不仅帮助了学生把握住核心问题,还促进学生动脑思考的能力。
2.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培养自主思考能力
2.1 重视课前预习,激发自主学习意识。小学数学课堂中,自主课前预习是关键的环节之一,同时也是被忽略的教学流程,课前预习的教学设计科学性不仅是构建有效数学课堂中的关键条件,还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有着巨大影响。在课前预习这一最初的教学环节展开其科学地设计一些预习任务,引导学生在课前主动预习下一环节的新知识点,这对自身学习中的欠缺知识有着一定的认知,这样才能全面提升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教师可以多多与同学互动,构建友好的师生关系,在课上课下多关注学生的动态,学习遇到困难时,可以及时协助引导学生,在学生得到成果或为班级集体得到荣誉时,也要及时进行表扬,同时仔细用心对待学习水平差异较大的学生,公平对待班级同学,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心意,产生信任从而激发出学生勇于大胆讲出自己的解题思路。这样学生能够看到教师的付出与关怀,自主学习的意识也大大加强,同时教师也能更好的完成课堂教学成果。
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为主体,把自己变成小小数学家,自主独立的进行研究、学习,遇到问题也要积极提问。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需要为数学教学设计悬念,引导学生把生活中的情境与问题结合数学知识点来解决问题,例如:学习“百位数加减法”这节内容时,教师提出“149+99,187-99”这类题目的时候,教师可以先交给学生简单便捷的方法,即“149+99=149+100-1,187-99=187-100+1”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第一组算数要减1,第二组要加1呢?”学生们自主创设出为什么的原理,对于不理解的学生,教师让学生已经理解的学生去跟同学讲述,这样既增加了学生之间的互动,还让学生得到了自信,并激发理解能力较弱学生的上进心。教师可以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跟着家长一起在商店、市场等商品交易的地方,真实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与实用性,提升学生的生活化水平,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更加强烈。
2.2 加强引导自主思考,满足自主学习需求。课后作业设计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依靠课前预习与课中教学的效果是不够的,为了巩固知识点,学生的课下时间也要充分的利用,针对性的为学生设计一些激发兴趣点的课后作业,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让学生完成这些课后作业时持续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例如:在教学“条形统计图”这节知识点时,考虑到课后布置家庭作业的实践性,安排学生课后自主考察自己家庭成员的身高,在结合统计表将他们的身高制作出来,对比身高差距的变化,或者调查自己家庭近3个月的用水量、用电量的变化,以条形统计表的方式绘制出来[3]。回到学校时可以与同学交流自己家的用水用电量,来提出一些日常节约用水用电的具体措施。这种实践类的课后作业,即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学到知识,还让其在过程中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
结束语
核心素养是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基础,教师深刻理解小学数学课堂中核心素养的意义与作用,抓住课前预习、课中核心问题与课后作业设计环节,运用好现代教学工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问题的设置注重与实际的联系、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有效借助学习任务的设计,来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使学生的数学水平得到提升,实现了数学教学核心素养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