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形结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分析
2021-11-22李银山
李银山
(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教育局 青海 海东 810600)
1.数形结合对初中数学教学活动的影响
1.1 针对抽象知识的转化。初中阶段的数学教育所包含的教学理论比较复杂,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数字、公式、运算等基础知识,更要针对思维提升、能力提升等板块投入更多关注,从而确保学生思维与意识同步提升。但在以往的教学理论中,教学工作的开展方式以理论教育为主,教师并不能为学生提供客观存在的学习物象。
针对抽象理论的学习任务,教师可利用客观物象对教学活动进行优化,帮助学生围绕客观存在的事物建立新的感知,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与表达意识。在数学教育活动中,数形结合能够依靠图像配合数字、图像配合图像、图像配合文字等方式优化教学工作,加快学生的信息处理速度。
1.2 针对思维意识的教育。大部分学生对于数学课程的认知以数字、公式等抽象概念为主,缺乏参与教学活动的“大局观与积极性”,为高效处理教学活动中存在的矛盾,提升学生的思维意识水平,教师应不断尝试对学生的思维意识进行优化,从能力、素质等角度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修正。
通过数形结合教学方法,教师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较为复杂的教学任务:如以图表为主要形式的教学任务,与客观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任务等。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所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较强,对于教学活动的配合积极性也比较出色,无论形对数的补充,还是数对形的影响,都能借助当前的教学活动更为全面的展示出来。
2.数结合形,优化数学表达
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部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会将数与形作为两个独立的板块分割开来,要求学生在互不干预的情况下进行记忆。从教学结果上来看,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接受教学知识的速度,但其后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则存在较为明显的短板。
依靠数带动形,通过第三角问题、代数问题进行灵活处理,将抽象概念转化为可视材料,将为数学课程的发展带来更为丰富的灵感。教师可将教学活动分为课上教学与课前教育两大板块,在引导学生的同时帮助其打开思维之门,使其逐步接受数形结合思想,并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相关问题。针对比较抽象、晦涩的教学知识,数形结合能够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可视材料,从而培养学生的快速解题能力。
以有理数的相关教学为例,教师可在课前教学环节要求学生搜集生活中的数字,将其作为教学材料导入到数学课堂当中,在宽松的教学氛围中开展学习活动。作为初等数学的基础,有理数与生活的联系极为密切,教师可结合“数”提出有关于“形”的问题:如何利用图形表述有理数?在仔细思考之后,学生会结合数轴进行思考,根据“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有唯一确定的数与它对应”这一特点着重理解有理数的相关概念。部分学生则会针对教师学案中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结合有理数与数轴的特点开展归纳活动,将抽象数字转化为具体的图形认知。
通过“数”导出“形”,学生能够在抽象思维与具体事物之间自由跳跃,进而找到二者的不同特点,更为全面的掌握数学知识与表达方法。
3.形结合数,提升感知能力
形的教育优势在于极为直观的展示特点,在初中阶段的数学教育活动中,在事物中提取形,往往能够帮助学生快速地掌握数学知识。但是形没有定量功能,对于数据的表达极为抽象,教师可利用数的运算对形进行补充,以形带动数,引导学生从具体事物向抽象思维过渡。在数形结合思想下,学生能够根据教师所提出的教学理论对个人的能力发展进行补充,并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寻找可用的材料,提升学习效率。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引导学生观察图形的特点,根据教学内容及时记录图形的几何意义,从而实现复杂题目的简单化处理。从教学发展角度来看,以数推导形是一个可逆过程,但其需要代数的定量性质的帮助,从而对几何图形进行诠释,即实现“图形的数字化”。教师应积极培养学生在图形中发现隐含条件的能力,依靠直观表达发现图形中的数量关系。
在教学活动中,以形带动数是教学活动发展的另一方向,教师应积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将隐藏条件转化为数字条件,依靠图形的直观展示加快数字信息的获取速度,从而以更高的效率完成解题工作。
4.数形结合,优化数学记忆
部分教师虽然已经注意到了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价值,但针对较为复杂的数学应用知识,其并不能利用数形结合法对其进行解答,教学方法比较生涩,学生的积极性也较低。利用数形结合法打破固有教学方法的边界,在降低教学难度的同时帮助学生记忆数学知识,能够为数学教育带来新的灵感。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阶段的数学教育活动比较抽象,当教师针对某个教学板块提出学习任务时,部分学生并不能快速的突破理解障碍,其对于教学知识的认知也比较有限,在发展性原则下,教师可利用数形结合思想优化教学渗透,在帮助学生深入研读教学材料的同时降低教学难度,依靠数形结合思想,学生能够更为全面的掌握数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