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融入小学美术课堂的策略研究
2021-11-22彭玲
彭 玲
(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西宁小学 广东 广州 510000)
引言
在现代社会,美术课程变得尤为重要,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美,认识美。为了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率,可以让绘本融入小学美术课堂。绘本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和增强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并且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提升学生审美素质。绘本被视为艺术的一种,无论意义或实际运用,都给人更加精致细腻的艺术感受。因此,加强对绘本融入小学美术课程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绘本,指一类以绘画为主,并附有少量文字的书籍。绘本不仅是讲故事,学知识,而且可以全面帮助孩子建构精神世界,培养多元智能。如果将绘本融入小学美术课堂,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下面笔者对绘本融入小学美术课题的策略进行浅析。
1.解释绘本中的内涵,引导学生掌握美术技巧
所谓绘本是指以绘画为主,兼附少量文字的书籍,共同讲述一个完整故事的图书类型。绘本对色彩的调整要求很高,因为色彩具有冲击力,可以更直观的表达。如《14只老鼠赏月》中通过对色彩的调整,以此来表现月亮的亮度及光线变化。儿童在欣赏时能够潜移默化地学习其中的美术色调手法。[1]学生要在了解绘本内涵的基础上,去掌握美术技巧,进而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美术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优秀的绘本,让学生了解其中的绘本知识,以此来掌握美术技巧。绘本中的图形可以由专业的绘手绘制而成也可以由非专业的画家绘制而成,最重要的是其中表达的寓意。绘本中的图画不是说要画的多专业,而是要根据绘画的目的找到最合适的绘画方法。它的构图可以简单的就像简笔画,抽象的画出事物,画图可以既像人又像动物,这就是美术中“抽象事物特征”这一技巧。
2.绘本展示导入教学情景,领悟绘本的魅力
在教师开展教学时,需要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绘本展示就是一个很好的教学开端。绘本读物具有简单易懂的故事情节,更容易让学生接受。美术教师可以借助班级优化大师等设备或情景剧扮演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故事情节,并且更加全面地领悟绘本的魅力。例如:在美国作家谢尔的绘本故事《失落的一角》中,以直观的图画、浅显易懂的文字,描绘出淡淡的人生讽刺和生活哲学。这本绘本故事篇幅不长,从中学到的知识却很多,教给孩子的是善想象,找依据,会预测。想象的过程是在激发模仿创作;找依据的过程是在教孩子,从哪里得来的感受,要找到文中的依据;会预测,同样是在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这就是绘本的魅力。[2]
3.以绘本为题材进行实践创作,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在所有课程中,实践创作是很重要的,美术课程也不例外。学生可以参考优秀的绘本来提高自己的绘本实践创作。一个绘本,它的故事和画面是最重要的。因此,在以绘本为题材进行创作前期,需要阅读大量绘本读物,以便日后实践创作。实践创作的前提是有关绘本基础知识和绘画技巧。绘本的画面、以及将会出现在绘本上的文字,都是尤为重要的,文字不能仅仅的只是叙事,既然是要出现在绘本上,那当然就得像写文章一样好好斟酌斟酌。而绘本的画面可以简单,也可以极其复杂,这时就需要发挥同学们的想象力了。除次之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教学不同的表现手法,展示绘本的魅力,不能让单纯的技法来束缚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可以巧妙地结合生动有趣的绘本读物来讲述故事,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兴趣,为美术创作打下基础。可以让学生在美术创作中,发挥想象力,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比如说,日本作家佐野洋子所著的《活了100万次的猫》,在讲这篇故事之前,可以先让同学们思考几个问题,这只猫对主人的感情是什么样的?讲得是什么样一个故事?以一些问题展开教学,让同学们独立思考。也可以让同学们模仿这篇故事的写作手法,让同学们自己来写故事,或者让同学们重新来写这篇故事的结局。在进行实践创作中,独立思考和发挥想象力是很重要的,这样才能创作出具有丰富内容和令人振奋的绘本。[3]
4.结束语
现如今的小学美术教学课程中,综合素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美术教学不再是以前单一的方式来展开教学,而是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学习。这种全新的方式就是绘本融入小学课堂教学,这种教学方式让小学美术课堂变得多姿多彩,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审美能力,进而有效提高美术教学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