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目标,强积累,联生活
——低年级写话的教学指导策略
2021-11-22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维扬实验小学北区校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维扬实验小学北区校 陈 瑶
部编版教材集众家之长,在部编版低年级教材中设置了写话训练,鼓励开展适切的写话训练。面对编者的独运匠心,我们在使用部编版教材时,该如何面对和处理低年级教材中的写话素材呢?笔者结合自身的实践,谈谈对这一问题的思考。
一、明确目标,让写话有基本方向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第一学段的写话要保留学生对写话的乐趣,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写自己想要说的话;积极乐于运用生活中的语言。由此不难看出,低年级写话的首要目标并不是要让学生掌握多少写作方法,而是要激发和保持学生写话的乐趣。因此,教师要学会降低标准,鼓励学生养成关注周围事物的意识,并从写话中提取出能激活学生内在思维动力的元素,让学生始终保持着思维兴趣,更好地推动学生表达能力的发展。
例如,部编版教材在二年级《狐假虎威》一文中所设置的写话练习是,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续编《狐假虎威》的故事。课文原本就是一个经典的故事,很多学生都非常喜欢,被其中巧妙的情节以及鲜明的角色形象吸引,这本身就是这篇课文的独特魅力,是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抓手,同样也是学生进行故事创编的原动力所在。因此,教师无需对学生进行太多的写话策略指导,而是要将教学的重点聚焦在激发学生的兴趣上来。兴趣从哪里来?从原本的故事中来。很多学生觉得老虎很笨,虽然实力强大,却被狐狸利用,耍得团团转。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创编兴趣:“你们都替老虎打抱不平,那你们想不想给老虎出出主意,让老虎有机会报仇雪恨?有的同学认为童话故事中的狐狸都很狡猾,那如何让老虎再次栽跟头呢?狐狸还可以有什么妙点子呢?”
几个问题都设置在学生的兴趣点上,孩子的兴趣一旦来了,挡都挡不住,教师就可以将写话的空间完全交给学生,让学生拥有明确的方向,从而让写话在“我要写”的状态中得以落实。
二、强化积累,让写话有表达素材
中国有句古话: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很多学生之所以惧怕表达,并不是缺乏写作方法,而是不会捕捉写作素材,同时有了素材也没有适切的语词来表达自己所想。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教材文本的示范效能,鼓励学生在阅读中感知与吸收,从而将认知转化为自身的言语实践能力。
例如,教学部编版二上中的《坐井观天》一文时,教师就可以借助课文中小鸟的话,初步理解“无边无际”的意思。随后,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除了小鸟所说中的天空可以运用“无边无际”之外,还有哪些也可以用“无边无际”来形容,很多学生想到了大海、草原、沙漠,其实这样的拓展就已经完成了文本的内生价值,形成了对语词的感知,但必须指出的是,罗列其他的相关事物,并不能替代孩子的表达,这只是对相关事物与语词特点之间的关联,教师要鼓励学生现学现用,将这些事物与“无边无际”进行关联,并写出一两句相关的语句,将“无边无际”这个词语浸润在具体的语境之中,帮助学生做好相应的认知准备。
有了这样的广泛积累和积极运用,学生的写话能力就可以得到不断的滋养,表达意识也就能不断提升。
三、关注生活,让写话有训练契机
陶行知先生认为:语文的外延即生活。如果学生的表达不能与自己的生活接轨,必然就会陷入僵硬的层面。写话源自于生活实践,也应该服务于生活。教师要鼓励学生善于从生活中捕捉素材,关注生活中的趣事,将想要表达的内容积极付诸笔端,让他们在写话的过程中感受别样的乐趣。
例如,学校里面有通知,教师尽可能地不在家长群里直接告知,也不要让孩子口头传达,可以通过写话的方式告知家长,用写话锻炼学生的转述能力;在父亲节、母亲节等相关的节日,也可以鼓励学生写几句话,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也可以鼓励学生将自己生活中、课堂教学中一些特殊性的趣事写出来,例如,教室里来了不速之客,新教师来上公开课等,都可以将事情的经过和自己的一些感受用写话的方式表达出来。事实上,只要教师做个有心人,并引导学生做有心人,就能在深入实践的过程中悄无声息地获取表达能力的生长。在这一案例中,教师鼓励学生多观察,多鼓励,多写作,不仅有效地历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形成了关注生活、捕捉素材的意识,起到了一举两得的教学效果。
当然,低年级学生毕竟年龄还小,知识储备、认知能力和表达水平都相对有限,教师不能完全放手,而需要在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凸显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导学效能,为学生搭建相应的支架,更好地引领学生运用原有的认知能力和储备经验,朝着全新的目标迈进。对低年级学生而言,写话是一种重要能力,也是一种基础性能力,教师把握好教材、洞察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情,就能给写话带来更好的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