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青岛市全民健身运动发展的策略研究
2021-11-22周琳
周琳
(山东体育学院 山东济南 250100)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青岛市全民健身运动开展的进程和节奏。在2016年,青岛市政府依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制定了《青岛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计划》),2020年是青岛市全民健身运动开展的收官之年,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疫情防控局面呈现的将会是常态化趋势,在最短的时间内建构一套全新的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全民健身发展机制,是保证未来全民健身运动有序开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1]。该文从这一视角出发,研究新冠肺炎疫情对青岛市全民健身运动开展的影响,并结合其影响提出未来全民健身发展的路径,进而使得未来能更好地应对疫情防控常态化环境下带来的各种情况变化。
1 疫情对青岛市全民健身运动发展的影响
1.1 工作秩序出现紊乱
此次疫情的侵袭,打乱了青岛市原有的全民健身运动工作开展计划。以青岛市在2016年制定的《计划》为例,文件中提到:“加快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要提高体育设施的利用效率,探索并建立中小型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的运行机制,有条件的中小学在体育场地空闲之时,在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情况下,向社会对外开放,以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的发展。[2]”而笔者通过实地调查发现,为避免疫情的潜在传播风险,中小学体育场地已暂停对社会公众开放,按下了全民健身运动的“暂停键”,如此一来打乱了原有的工作安排。此外,疫情前准备安排和组织的各类全民健身运动的活动赛事也与之延搁,使得各工作计划难以继续执行,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停滞不前,导致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计划》中的各项工作,秩序上出现了紊乱。
1.2 健身场馆“门可罗雀”
根据疫情防控的要求,居民在外出时,需佩戴口罩做好个人的安全防护工作,这无疑是对健身场馆运营的一次重创。进行健身运动会使呼吸急促、心率加快,而佩戴口罩进行体育运动是部分人无法接受的。此外,一些健身场馆采取线上预约的方式来控制人员流量,进一步给场馆的运营带来了不利影响,加之公共体育健身场地的对外开放限制,使绝大多数居民为避免因人员流动和人员聚集被感染的风险而选择居家运动,健身场馆“无人问津”,甚至一些健身场馆迫于房租的压力而不得不选择停运,这既不利于体育产业经济的发展,更不利于进一步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和实施。
1.3 群众的体育参与及体育消费意识下降
疫情的影响导致大部分群众选择居家运动,很少有人走进体育场馆进行健身和锻炼。如此一来,群众的体育消费意愿持续降低,在体育运动方面的支出和投入逐步减少,这无疑是对全民健身运动开展的又一重大考验。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不仅需要群众的积极参与,更需要群众提高体育参与意识,提高体育消费意识,然而当下的境况使青岛市不得不重新调整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计划,如何走出疫情支配下的困局成为了下一步保证全民健身运动正常开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1.4 全民健身运动项目发展存在不平衡性
对于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来说,运动项目的种类应是丰富多样的。然而疫情防控之下,相对于在密闭的室内环境进行运动(如乒乓球、游泳、羽毛球运动等),人们更多的是选择室外的体育运动(如跑步、室外场地的篮球、足球运动等),究其原因是人们普遍认为在密闭的室内环境进行运动存在潜在的病毒感染风险,因此人们对于不同运动项目的趋向性造成了全民健身运动项目发展的不平衡性、不等速性,进一步对青岛市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青岛市全民健身运动发展路径
如何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扎实推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是青岛市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通过结合疫情对青岛市全民健身运动发展的影响,对未来全民健身运动发展路径做出以下概括。
2.1 建立健全运行机制,确保工作稳步推进
特殊时期,特殊对待。根据疫情防控的要求,结合全民健身运动的实际发展制定新政策、新举措,统筹规划全民健身的各类活动和赛事,以确保全民健身活动能有序开展。此外,要将疫情防控机制和全民健身运动机制有机结合,在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的同时,提高疫情的安全防控意识,做到“疫情有所把控,运动有所发展”,强化各级人员的全民健身思想,从自身出发,认真把控好工作的源头,把全民健身工作的每一步都落实到位,思想上做到高度认真负责,全民健身运动才能有条不紊地开展,这也是全民健身运动发展的现实基础和理论基石。
2.2 激活全民健身热潮,保障体育设施供给
疫情防控常态化环境下,激活全民健身运动发展的关键在于大力掀起群众的健身热潮。尽快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富于特色的健身活动,使群众广泛地参与其中。在当前的环境下,部分体育场地的停用使全民健身的场地条件难以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3],所以,体育设施供给的保障工作至关重要。2020年,青岛市计划建立100处以笼式场地为主的健身设施、100处口袋公园健身设施及建立4个时尚健身社区等体育设施[4],这无疑为青岛市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注入了一支强有力的“推动剂”。健身活动的开展激发了群众参与体育的激情,充足的体育健身设施为群众积极参与运动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和基础,活动与设施双管齐下,能够进一步加快青岛市全民健身运动的“复苏”。
2.3 提高体育参与意识,强化体育健身意识
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离不开群众的体育参与,促进和提高群众的体育参与,离不开群众的体育健身意识。从基础层面来说,促进和提高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其充要条件是群众要自觉形成良好的体育健身意识。在疫情防控背景下,在向群众宣传积极做好个人防护的同时,将疫情防护与体育健身相结合,积极宣传体育健身在疫情环境下给人们的身体带来的益处,使群众能够从自我出发,从思想上重视起来,树立健康的体育参与观,强化自身的体育健身意识,从而引导群众积极参加社区、街道组织的各类体育健身活动,为进一步丰富群众的健身需求和社会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2.4 探索“线上+线下”健身模式,促进群众健身运动多样化
后疫情时代下,越来越多的群众习惯于“云健身”。“互联网+体育健身”能够反哺传统线下体育健身场馆,倒逼传统健身行业以此为契机来不断优化自身的结构,以不断地满足和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的全民健身运动。通过建立健身云课堂、VR虚拟健身环境及其他新型的线上健身方式,既能提高群众体育健身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指导群众科学合理的健身,促进群众健身运动的多样化,还能刺激群众的体育消费,提高群众在体育健身方面的支出,一方面有力地推动了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另一方面激活了体育产业的发展,不断地催生出新的体育业态模式。
2.5 深度融合“体育+医疗”运动开展模式,科学指导健身活动
在有效促进群众进行体育健身的同时,要辅之以必要的科学指导和健身指导。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要积极推动体医融合,通过一般问卷的填写和调查,对群众进行健康检查,以及体适能的测定,根据群众自身的个体差异,为群众制定科学合理的运动处方,从而为群众进一步进行健身活动筑起一道安全的“防火墙”。实时监测群众的体质,构建完善的体医融合模式。此外,在社区配备1~2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在群众进行健身时辅之以科学合理的健身方法,以更好地帮助群众提高健身水平、提升体质水平,有效的运动处方和配备科学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如全民健身运动发展的两翼,对推动后疫情时代下青岛市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2.6 多部门联手,为全民健身运动发展“保驾护航”
后疫情时代的全民健身运动发展,不能仅凭市政府的“一臂之力”,要建立“以市政府为牵头主导、卫生部门疫情防控、体育部门活动监管”的多部门联合联动机制。多部门的联合能够有效规避一些偶然事件的发生,对于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来说,不仅需要群众的体育参与,还需要调动各个部门的力量,发挥各自的功能,各部门要“各司其职”,认真做好自己负责的工作,共同促进青岛市全民健身运动的有序开展和进一步提高。
3 结语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推动青岛市全民健身运动发展的任务已刻不容缓,只有清晰、准确地对疫情给全民健身运动造成的影响进行精准定位,才能更好地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此外,群众体育的参与是青岛市全民健身运动发展的核心要素,唯有紧紧抓住群众体育健身参与这一“牛鼻子”,青岛市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才能够在常态化疫情防空的环境中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