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的研究与分析
2021-11-22刘衡升梁富城钟琦管随善刘维韬刘玲马凯
刘衡升 梁富城 钟琦 管随善 刘维韬 刘玲 马凯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 10008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明确提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与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思政”教育体系是高校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将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紧密结合,可以积极践行高校育人目标,在完善的思政工作体系下,强化思政教育的科学性、高效性。
1 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意义
1.1 有利于贯彻高校思政工作要求
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点内容。将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科学知识、体育专业技能合理融入到高校教学工作,高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教学任务,全面实施人才培育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早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中,就明确提出“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下,高校构建成了“课程思政”教学体系。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是“课程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借助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工作紧密结合,能够展现出高校教育工作发展先进性。高校公共体育课程通过组织大学生参与活动,展现个人价值,在引导大学生锻炼体魄的基础上,致力于大学生思政教育,全面深化素质教育目标,真正贯彻高校思政工作要求。
1.2 有利于满足高等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关键,在“科技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之下,高校成为社会人才培养的孵化器,源源不断地向社会输送高质量人才。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中流砥柱,是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命的新时代人才[2]。在素质教育的当下,社会发展需要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积极将高校思政工作要求与思政教育内容相结合,可以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升大学生思想层次高度,使其成为新时代有用之才。客观来说,传统思政教育工作内容相对过于刻板、理论化,部分大学生都对思政学习产生了一定抵触心理。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到人才培养工作当中,实现高校思政工作与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紧密联系,可以让大学生自主感受体育教学、体育活动、体育竞赛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意义,认识到思政知识的重要性。对高等人才实施全面化的教育管理,让大学生在体育锻炼时,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成为未来社会的栋梁之才。
2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中蕴含的德育资源
2.1 意志力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在实践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大量的体力输出,为了切实有效地锻炼大学生身体,则会涉及诸多重复性的运动动作[3]。尤其是针对一些重复性和体力支出较大的体育活动,如长跑、引体向上、折返跑等内容,在运动时,需要付出一定体力和克服疲劳感、心理疲惫。借助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实践,能够对大学生意志力进行科学、合理的培养,为其提供一个锻炼自我的好机会。
2.2 规则与团结意识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在开展时,必定会涉及相关的课程管理秩序、特定的游戏规则。大学生处于活动中就需要教师的科学监督,对大学生构成特定的规则意识[4]。此外,很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中的体育活动,以及涉及大学生团结协作的体育活动,需要大学生相互协作、配合之下才能获得胜利果实。所以,大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规则意识,也是蕴含在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中的德育资源。
3 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的策略
3.1 建立健全“课程思政”教育制度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是“课程思政”教育体系的重要表现形式,为了确保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深入性,应该健全“课程思政”教育制度[5]。各级层层部署公共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的任务,协调体育教学部门、思政教育部门,在各高校党委的战略指导之下,积极协调构建出“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指导体系。明确公共体育课程中的教学管理细则和思政教学目标,通过科学评价构建出课程思政教学的奖惩机制,调动起公共体育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严格按照“课程思政”教育体系标准和规则实施体育教学与思政教育,确保公共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科学性。
3.2 科学设计公共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教育内容
科学、高效的公共体育课程与教学内容设计,是确保公共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关键。在实施公共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公共体育课程目标、思政教学目标进行统筹,设计出具备德育教学氛围的公共体育课程形式。打造出独特的公共体育课程文化资源,让每个大学生都能够在运动当中感受到思想政治观念,营造出健康和谐的校园风气,潜移默化地养成良好思想政治观念。将公共体育课程内容与思政内容紧密结合,结合不同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特点与特定思政教育内容相融合。例如,针对“日常锻炼跑步”教学内容来说,因为需要一定体力消耗,所以很多大学生都会对此产生抵触。针对该运动项目,教师便可以将其与“艰苦奋斗”的相关思政教育内容相结合,让大学生勇于面对困难、克服困难,在战胜自己的同时,将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融入到思维意识当中,为日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锻炼意志力与耐力。
3.3 创新公共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教育方式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传统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很难满足目前大学生的兴趣需求,甚至一些大学生对传统的教学会产生抵触心理[6]。为此,教师在实施公共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的过程中,应该创新教学方式,将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融入到公共体育课堂当中。例如,积极引入“情境教学、小组合作、实践活动”等教学方式,充分带动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在运动健身的同时,也强化思想政治意识。此外,还可以借助互联网手段,定期将体育知识、思政知识向大学生传递,构建“体育思政公众号、体育思政微博号”,定期推送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如体育明星励志故事、励志电影等。让体育思政内容融入到大学生的生活当中,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总而言之,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意义重大,不仅可以践行高校思政教育要求,而且还满足了高校人才培育目标。在实际开展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的过程,必须要充分挖掘公共体育课程当中的思政教育资源,建立健全“课程思政”教育制度。科学设计公共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教育内容,创新公共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教育方式,切实发挥“课程思政”教育制度作用,培养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高等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