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素养发展的体育运动训练优化措施研究
2021-11-22程晓艳
程晓艳
(中国海洋大学基础教学中心 山东青岛 266000)
随着现代学校教育体系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学校教育目标也开始出现一定的变化。作为学校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不仅能够增强学生身体素质,还能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当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感到疲惫、乏味时,可以通过体育锻炼来放松自己的身心,因此有益于其身心健康的发展。
1 素养的相关理论阐析
1.1 素养的定义
素养是主体在不断的训练与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一种道德修养。素养所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主要有文化素养、思想政治素养、身心素养、业务素养等方面。素养与素质之间有着很大的区别,要注意对其进行正确区分,素质主要是指人与生俱来的感觉器官、神经器官、运动器官及智商等方面的先天条件[1]。
1.2 素养的特点
从素养的结构上看,素养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其综合性与包容性方面,也就是说,素养包含个体掌握的各方面知识与能力等。从素养的内容上看,素养具有广泛性特征。除此之外,素养还具有稳定性与一致性特征,如个体处理人际关系与各种事物的习惯与方式基本上是稳定不变的。
1.3 素养发展的重要意义
1.3.1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常情况下,大部分学生对体育运动训练有着比较浓厚的兴趣,但是由于训练过程比较艰苦或者训练方式过于单调等原因,仍然有一部分学生并不太喜欢参加体育运动训练。因此,教师在开展体育运动训练的过程中,特别注重学生素养的发展,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训练的参与兴趣,增加其参加体育运动训练的自信心与积极性[2]。
1.3.2 有助于增强学生团队合作意识
体育运动训练中,有很多体育项目是需要多个人共同完成的集体性项目,因此对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有着一定的要求。教师在开展集体性体育项目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这些体育项目的重要作用,向学生强调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使学生在参加这些体育项目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到团队合作的重要价值,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增强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3]。
1.3.3 有助于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增强
在体育运动训练中,加强学生体育素养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另外,加强学生体育素养的培养,还有利于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进而实现学生身心素养的全面发展。总之,在体育运动训练中,通过对学生素养的培养,有利于学生体育技能、身体素质及心理素质的全面培养,从而有利于其在未来的生活中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2 素养背景下体育运动训练的优化措施
2.1 提升体育教师的综合素养
随着时代与社会的不断发展及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社会开始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始越来越注重人才素养的培养,这也对广大体育教师的各方面素质与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体育运动训练中,不仅需要体育教师能够顺利完成自身的训练任务,同时也要注重自身素养的培养,因为体育教师是体育运动训练活动的重要组织者与实施者,同时也是学生的榜样,其本身的综合素养对学生素养的培养,以及对体育运动的训练效果的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体育教师要想保证学生体育素养与运动训练效果的有效提升,就需要先自觉提升自身的素养,只有自身具备足够的体育文化知识、专业的体育运动技能、良好的身心素质及良好的道德品质等,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各方面体育素养,更好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4]。
另外,在体育运动训练中,体育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与身心发展特征,灵活运用多样化的训练方式来对其进行因材施教,以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体育运动学习与训练中,而不是一味地向学生灌输学生不感兴趣的知识,否则,只会产生事倍功半的效果。例如,将多媒体技术运用于体育运动训练中,利用多媒体视频中的慢放技术、暂停技术、放大技术等对体育技术动作进行分解与细化教学,以便于学生对那些难度高、动作复杂的技术进行简单直观地学习。除此之外,体育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体育运动训练的过程中,还应该对自身的训练理念与训练方法进行不断的创新,要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训练方案,合理选择多种训练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加快速地进入学习与训练的状态,并能够更好地适应自身的训练模式,进而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训练效果[5]。
学校也应该加强对体育教师各方面素养的培养,除了需要加强对体育教师体育运动技能方面的培养之外,还应该加大对体育教师文化知识方面的培训,使教师充分掌握更加丰富的体育运动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只有如此,体育教师才能更好地教授学生更多的体育运动知识与技能。具体而言,学校应该定期组织体育教师参加各种培训活动,培训内容以体育运动相关理论知识、体育运动技术动作要领、体育运动损伤防护知识、网络信息技术等为主,特别是网络信息技术培训方面。在当前这个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体育教师也应该紧跟时代步伐,熟练掌握基本的互联网知识与技能,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的优势,提升体育运动训练效果。因此,学校可以组织计算机专业人士对体育教师的计算机技术进行培训,以逐步提升体育教师的计算机水平。与此同时,学校还应该将这些培训内容纳入教师考核内容中,对教师的培训学习情况进行定期考核,以保证体育教师能够完全胜任体育运动训练工作。另外,各个学校在对体育教师进行招聘的过程中,应该适当提高招聘要求,对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信息技术水平等都提出较高的要求,以构建一支专业性强、信息技术水平高的体育教师队伍。
2.2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体育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体育运动训练的过程中,也可以将心理素质教育融入其中。处于大学阶段的学生,其身心素质的发育还不完全成熟,其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仍然处于形成的关键时期,很容易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思想观念很容易产生变化。如今,我国很多大学生由于心理素质不够强,缺乏足够的抗压能力与抗挫折能力,当面对一些较大的挫折与压力时,会产生过激行为,而且大学生间的伤害事件的发生几率也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因而有必要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将学生的素养发展与课堂教学活动相结合。特别是在体育运动训练中,体育教师应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学生对抗挫折的能力,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地看待并应对挫折,当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时,要有迎难而上的勇气,不要轻言放弃,也不要产生胆怯、自卑等消极心理[6]。例如,体育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播放运动员在体育运动比赛中反败为胜的视频,以培养学生坚韧顽强、乐观进取、不怕失败、永不言弃等精神。
通过体育运动训练活动的开展,艰苦漫长的训练过程能够不断培养学生坚韧顽强、吃苦耐劳、迎难而上的心理品质,能够大大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另外,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运动训练的过程中,也应该注意对训练量与训练强度进行科学控制,尽量不要给学生造成太大的心理压力,应该通过科学、合理的训练方式来缓解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的压力,消除学生的紧张、自卑等负面心理,使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的过程中能够放松自己的心情,并逐步培养学生彼此配合、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使他们充分认识到每一个人都是整个团队中的一份子,都发生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彼此发挥好自身的作用,才能为整个集体带来巨大的利益,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例如,可以经常性地开展小组比赛活动,并设置相应的奖惩制度,以便于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增强学生团队协作精神,进而有利于学生素养的培养。
2.3 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观念
体育运动训练与其他课程的训练方式具有很大的不同,体育运动训练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在体育运动训练中,体育教师通常会让学生参加一些体育项目,来逐步加深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体育锻炼给身体带来的好处,并对体育运动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在当前我国大多数学校的体育运动训练中,通常只是为了完成国家所规定的体育运动训练任务,使学生能够顺利通过最终的体育达标测试。然而,作为体育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能够顺利通过各项体育测试,同时还应该加强其体育运动能力的培养,根据学生的身心素质特征、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于不同学生的体育运动训练项目,充分挖掘每一个学生的体育潜能,注重其专业体育技能的培养。除此之外,体育教师还应该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观念,使学生明白体育锻炼的真正目的并不是为了获得比赛的胜利,而是使其具备良好的身心素养,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从而将学生培养成一个专业技能水平高、综合素质强的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