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如何做好高校思政工作体系构建中的党政办公室工作

2021-11-22李芳

就业与保障 2021年18期
关键词:党政思政体系

文/李芳

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是我们党和国家不断发展其他各项事业的基础和后盾,关乎我国社会主义的整体建设。2020年4月22日,为了进一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高高校这一重要阵地的意识形态工作能力、水准,教育部等八部门出台了《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等重要文件,在这个大背景下,如何充分发挥高校党政办公室的统筹作用及牵头抓总职能,构建高水平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是值得研究的重要命题。

一、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重大意义

(一)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有利于高校坚定走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当前,一些西方国家企图通过所谓的“普世价值”的思想观和教育纯粹化和去政治化等观点,对我国开展政治渗透和所谓的“颜色革命”,妄图动摇我国国民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心、决心,扰乱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加快构建完善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是应对冲击,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办学道路,切实履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的根本需要,只有抓住、抓好、抓实了思想政治工作,高校才能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教学[1]。在全国教育大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等重大会议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规定了新时代背景下,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设标准,是我们当前和今后很长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为我们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坚定了信念、点亮了明灯、指明了方向。

(二)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是应对国内外形势深刻变化的现实需要

当前,国内外形势错综复杂,我国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键时期,不同国家、不同文化和思想间的碰撞冲击在互联网大环境下日益加剧,一部分人利用如今发达的互联网平台,公开发表一些不当言论和观点,妄图染指我们高校生的思想,这对正处于思想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的高校大学生来说,会对他们造成严重的负面的思想冲击,传统的教育方式显然已无法有效地解决当前高校生面临的难题、困境,因此,全面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任务重大而艰巨。上述文件的出台,正式吹响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的号角,对高校思政工作提质增效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予以高度重视,在审慎论证的基础上,加快推进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构建步伐,通过抓总,引领高校各项事业的发展,全面提升育人工作的成效。

(三)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核心和关键

当前,国家改革进入到攻坚克难的阶段,更加迫切地需要高质量的教育和高素质人才。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作为高校其他工作的生命线,是顺利完成高校其他目标的基础。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凝心聚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师生的归属感、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是推动学校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高水平发展的内在需要。强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通过思想道德、法律、历史、国情等教育,切实增强广大学生对国内外环境的了解,全面增强道德修养和爱国情怀,在正确、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指引下,融入党和国家伟大事业中,真正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所以,思想政治工作是立德树人的根本,是一项固本强基的重大工程,应切实被纳入到教育教学的全部环节。

二、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构建中党政办公室的角色定位分析

目前,党政办公室是高校的中心枢纽组织,是校级重大活动和事项的统筹者,是学校领导班子决议的重要参与者和参谋员,同时也是具体的执行者,作为党政和办公室的合署部门,党政办公室更是在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构建工作中处于牵头抓总的关键位置,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思想引路人。高校党政办公室作为传达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文件精神的责任部门,需要采用新的思想政治观点构建一体化的育人机制。党政办公室要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在新形势下,制定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关实施办法,并切实贯彻执行,聚焦教育发展大局观,做好人才培养的服务保障工作[2]。

2.工作组织者。党政办公室应立足本部门职能职责,统筹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武装体系中加强政治引领工作、管理服务体系中的强化政治安全工作、队伍建设体系中的打造高素质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务工作队伍工作、评估督导体系中的完善推进落实机制健全督导问责机制工作,以及组织领导和实施保障中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基层党的建设等工作的开展。

3.执行监督员。高校党政办公室既是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构建工作的统筹推进者,又是工作执行过程中的监督员。党政办公室在统筹推进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构建工作的过程中,只有通过督查督办、解剖典型、总结规律、推广经验,才能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注入源头活水。

三、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构建中党政办公室的工作着力点

(一)坚持党建引领,增强把关定向力

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党建工作的核心,落实党建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水平提升,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大方向。全力打造、培育样板支部,通过样板支部带动全校的基层党建工作。通过有效地措施,进一步夯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职责和各院系级党组织的主体责任,加快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武装体系构建工作,加强政治引领。以党总支为单位,定期对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情况实施考察核验,引导各党总支及时总结经验、选树典型,确保工作事前有方案,事中有记录,事后有总结[3]。

(二)坚持高位推动,增强组织领导力

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树立“大思政”的教育理念,逐步确立学校党委和行政同频共振、同向发力的工作机制,打造由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班子齐抓共管、各党总支及各部门分工协作的思想政治工作格局。始终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学校所有职能处室、各二级学院的管理服务及教育教学工作当中,加快党团干部队伍、思政师资队伍和辅导员队伍建设等人才队伍的建设力度,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坚持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制度,明确党委书记在党建工作中的第一责任人地位和职责,要求高校党委书记对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建设进行亲自部署,面对重大问题需要亲自过问和调查,重大事情要亲自协调和规划。在每一学年的伊始,党委书记需要为高校新进教职工和新生进行“入校第一课”。高校各学院的院长也需要落实其政治职责,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到平时的教学中去,在学生日常行政管理中也需要结合起来。党建的班子成员切实履行“一岗双责”,将思想政治教学结合其分管领域,把学科建设和科研立项也融入思政工作核心,形成全校全力抓思政的局面[4]。

(三)坚持制度规范,增强工作指导力

首先,构建完善党政决策机制,把思政课程作为工作的重点,将思政课程规划同其他工作一起谋划,做到“同部署、同落实”。其次,建立思政工作的考评制度,依据上述细则进行思政工作反向督导检查,确保各责任单位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作任务,将完成效果与绩效、评优、职称挂钩,完善思政考核,对不达标的部门进行责任追究,利用完善、科学的制度,确保工作高效推进。

(四)坚持“四化”管理,增强队伍战斗力

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全局,在新形势下,要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有赖于打造一支理论素质高、专业本领过硬的专兼结合的人才队伍,其中专职队伍主要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党务工作者、辅导员等组成,其他专任教师、行政人员都应纳入兼职队伍,实现全员育人。并由党政办牵头,会同人力资源管理处等部门,通过“四化”即科学化管理、专业化培训、常态化学习、全面化履职,有效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科学化管理,对工作队伍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培训、统一考评,除严格执行学校师资队伍各项管理规定外,结合本职工作,建立日常工作机制,确保职责到位,真正实现管理科学化。专业化培训,从基础理论、专业技能等方面定期对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展开训练,注重实战实用。常态化学习,将政治理论学习与业务素质学习相结合。一方面,定期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和中央文件,将岗前学习和集中学习相结合;另一方面,加强业务素质学习,将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进一步提高履职基本功,促进全面化履职。

总之,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党政办公室的统筹推进,还需要高校各单位树立“一盘棋”思想,按照职责分工,做到相互配合、协同推进。各高校要根据有关文件要求,以分年度建立台账、逐项推进的方式狠抓落实,围绕理论武装体系、学科教学体系、日常教育体系等在内的七个子体系以及组织领导和实施保障等方面的要求,久久为功,逐项突破。

猜你喜欢

党政思政体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党政联动破难题 聚焦长远抓落实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党政与工会
党政与工会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1949~1956年党政关系的建构与嬗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