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士比武的演进及其对近现代体育实践的影响
2021-11-22王梓宇于可红
王梓宇,于可红
骑士比武是中世纪骑士制度中一个颇具标志性的组成部分,也是中世纪社会中极为重要的一种社会现象。在基督教一统天下,且教会秉承身心分离、鄙夷肉体之神学思想的中世纪,以身体为主要媒介的体育静如死水。而骑士比武却如投入潭中的石子般激起了中世纪体育的层层涟漪——它是当时社会中最为突出、最成体系、规模最大,且对未来影响最深远的体育实践活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其演进历程的研究,即是在一定程度上对近现代体育实践活动的溯源。
1 骑士与骑士制度——士兵、精英、贵族、支柱
骑士是中世纪至文艺复兴时期社会中最具有辨识度的阶层,他们骑着高头大马、身披华丽铠甲、手持长枪盾牌、腰挎长剑,威风凛凛地驰骋于战场、比武场,以及各自的封邑庄园之中。英语中的“knight”“cavalry”和“chivalry”,法语中的“cavalier”和“chevalier”,德语中的“ritter”都含有汉语“骑士”的意思。而如果按照《辞海》(第六版)中对骑士的解释——“中世纪西欧统治阶级中的最低阶层。以服骑兵军役为条件,获得国王或领主的封地。”来对应的话,那么最恰当的当是英语中的“knight”(盎格鲁撒克逊语的初义是“年轻人”)和法语中的“chevalier”,这两个词与其拉丁语词源“miles”(最初的含义仅仅是“士兵”,侧重骑兵和“服兵役”)一样,其含义在整个中世纪不断扩展,最后既可以指代“拥有少量土地,依附于某个领主,在其旗下战斗的专职战斗人员”,又可以指“以军事服役的大土地承租人,其中包括伯爵,大领主以及其他地位显赫的地方统治者们”。
在中世纪这样一个农业社会,有了土地就等于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实力。对于以军事作战为生活重心的骑士们来说,就会转化为更精良的装备,更优良的马匹,以及更众多的扈从,那么也就意味着拥有了更强劲的战斗力;而强劲的战斗力则会为他们累计更大的军功,获封更大的采邑。“为战斗而生,以战斗为生,因战斗而荣,得战斗之利”便是一名优秀骑士最为真实的写照。这帮拥有土地的贵族化精英战士们在中世纪绵延不断的战争中逐渐结成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和自我认同感、归属感的群体,并具有了独特的阶级意识和道德标准——这就是骑士阶级。而围绕着骑士阶级的军事、政治、经济、思想、生活等诸方面而形成的一整套综合系统便是骑士制度,骑士比武则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2 骑士比武的起源——诗意的传说与残酷的史实
关于骑士比武的起源,在14 世纪大型圆桌骑士浪漫史诗《佩塞福雷传奇:亚瑟王时期英国的史前史》中记载了一个非常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传说:传说中作为英语国家建立者的亚历山大大帝曾有过一次神奇的海洋探险经历,他将自己装进一个拖在船后面的大玻璃桶内进入海洋。他在海里看到剑鱼会依仗它们那似剑的长吻以及如头盔盾牌般坚硬的头部你来我往地进行着一次又一次彼此间的较量。于是这位高贵的国王受到启发,模仿这一壮观的自然景象而为他的骑士们创设了一种类似的运动形式——骑士比武,如此一来,即使在和平时期骑士们也能时刻做好对敌人造成杀伤,以及在受到攻击时进行自我保护的准备。[1]
这一传说体现了骑士比武最为根本的目的,那就是在磨砺骑士们军事技能的同时,帮助他们即便在无仗可打的和平时期也能保持良好的战斗状态,时刻做好战斗准备。对于以战斗为职业的骑士们来说,骑士比武中的“小型战斗正是真正大型战争的见习,在骑士们封建时期的生活中具有着不可思议的显著地位”。[2]
虽然许多学者都认为“竞技与骑士制度是无法分割地连在一起的,它的历史就是骑士历史的一个倒影”[3],但骑士比武的出现时间却比骑士制度的出现时间晚了许多,而且多见于悲剧性的死伤记录中。有关骑士比武及比武人员伤亡的最早记载均出现在本笃会修士马拉特拉的杰弗里对诺曼冒险家卡拉布里亚公爵罗伯特·吉斯卡尔与西西里伯爵罗杰之间战争的记述中:在1062 年的一次围城过程中,双方军队中渴求荣耀的年轻人在城墙之下进行了一次比武,比武过程中罗杰伯爵的妹夫阿诺德被杀身亡。而在图尔地区的(位于现在的法国西北部)教士皮恩·加蒂诺所编纂的编年史则明确指出是杰弗里·德·普卢利在1062 年发明了骑士比武。
然而由于这两项记述没有同时代其他史料的佐证,因此其真实性有待商榷,所以学界对骑士比武出现的真正时间仍然有所争议,但无论如何,骑士比武出现在11 世纪的法兰西应当是可以确定的。此外,骑士比武的兴起与11 世纪挺式长矛的出现也有着密切关系——这种新式武器较之前的长矛更重更长,因而需要更多的操练才能熟练运用。
3 骑士比武的传播——十字军东征的助力与骑士文学的推动
兴起于法兰西地区的骑士比武之所以能够迅速在欧洲传播开来主要得益于两个因素:11 世纪第一次十字军东征期间法兰克人的宣传以及12 世纪骑士文学的推动。
1096 -1099 年所进行的第一次十字军东征是教皇乌尔班二世应拜占庭皇帝所求,而发动的以帮助其抵御塞尔柱人入侵为目的的远征。十字军的这次远征取得辉煌的战果:不仅帮助拜占庭帝国打跑了塞尔柱人,一举夺回了圣城耶路撒冷,更建立了耶路撒冷王国、的黎波里伯国、安条克公国和埃德萨伯国四个十字军国家。十字军成员主要由自愿而来的骑士和农民组成,虽然他们来自欧洲的各个国家,但法兰克骑士(来自法兰西地区)却在这支军队中占据主导地位,这次远征正好给了他们一个在一直羡慕和模仿自己的同辈人面前炫耀新游戏方式(指骑士比武)的机会。[4]法兰西骑士们的示范效应迅速发酵,因此骑士比武很快就在全欧洲普及开来。
如果说在11 世纪推动骑士比武传播的十字军东征,那么到了12 世纪依靠的则主要是骑士文学的勃发。骑士文学在包括骑士比武史在内的骑士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首先是法兰西南部游吟诗人(该群体大多本身就是骑士或者骑士的后代)以骑士为题材所作的诗歌。法兰西南部优雅而又浪漫的宫廷生活以及“十二世纪文艺复兴”的浪潮造就了这些吟游诗人的灵动笔触,他们诗歌的主题一改之前严肃的宗教虔诚,而主要描述忠诚、自我牺牲,以及超越世间其他一切的爱情。在他们眼中,爱情就是人进行自我实现的一种方式。
接着是北方(包括法兰西北部和神圣罗马帝国北部)少了一点浪漫,而多了一点现实的叙事文学:先有以被誉为“描绘了法兰西骑士第一幅全身肖像画”[5]的《罗兰之歌》为代表的武功歌,后有以亚瑟王传奇为代表、并为骑士比武项目发展提供故事依托的韵文体故事(romans)。骑士文学有助于骑士固化自我形象、增强其团队精神;与此同时,它还帮助规范了涉及到骑士生活方式本身,以及宗教与道德等方面的骑士行为标准。[6]——可以说,骑士文学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中世纪骑士们的自我形象、宗教感情、礼仪以及道德。当然,骑士们的生活图景是所有这些形式的骑士文学中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骑士们所热衷的骑士比武更是作者们极力描绘的对象。因此,随着骑士文学的兴起和快速传播,骑士比武也在全欧洲迅速风靡。
4 骑士比武的变革——从残酷模拟实战到戏剧般娱乐表演的转身
4.1 血腥残酷且无限接近实战的早期比武
由于骑士比武出现的最初目的是磨砺骑士们军事技能,增强其在实战中的战斗力,因此早期的骑士比武大赛完全就是真刀真枪的战斗。比赛形式也无限接近真实战争中遭遇战的模式:众多骑士组成两支队伍,在广阔的乡村地区奔驰、寻觅、躲藏,与他们的对手不断进行着战斗。[7]这种早期的比武形式有一个非常恰当的名字——melee,其含义为暴力混战。而比武中双方所用的武器也即是骑士们平时在战场上所用的武器,直到13 世纪,为比赛专门准备的钝武器和特制武器才变得普遍起来。
至于参加比武的骑士们,那个时期封建男性的行为方式可以说是毫无礼貌和骑士风度可言——“要是在一盘象棋比赛中,他被对手惹恼了,他会顺手拿起一颗大个儿棋子砸对手的头。要是一个仆役上酒慢了些,他会朝他投掷标枪,让其加快脚步。要是他的妻子惹烦了他,他会粗暴地揍她一顿。”[8]比赛与真实战争的区别仅仅在于比赛是提前安排的战斗,不会对非战斗人员进行故意伤害,且有特定的场地供双方休息与恢复[9]。这种比赛必然会带来大量的人员伤亡:在诺伊斯一个德国封建主于1241 年举办的比武会上,一次死了100 人。[10]而且在早期比武大赛的伤亡者不乏地位显赫之辈:亨利二世之子布列塔尼伯爵杰弗里,在1186 年巴黎附近举办的一次比武大赛中丧生;奥地利公爵利奥波德也因战争般的比武被自己的战马砸到而殒命于1194 年。[4]在英国,索尔兹伯里伯爵死于伤重不治;而他的孙子,威廉·蒙塔古爵士,更是在与自己的父亲比武时被杀。[11]
4.2 教会的反对与世俗君主的管制
骑士比赛不仅对于参与比赛的骑士十分危险,对于发生地的公共秩序、公共安全,以及适逢其会的无辜人员来说都是一件极具危害性的事情:“骑士们会咒骂那些出现在其前进道路上的农民,并且踩踏他们的葡萄园,更有甚者他们还会砍倒农户的篱笆来搭建自己的帐篷”[12]。早期骑士比赛中充斥的暴力因素对人生命安全以及公共秩序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和损害,这对于一直致力于建立和谐、安稳、虔信社会的世俗统治者和教会高层们来说是难以接受的,因此无论是世俗界还是宗教界都对早期的骑士比武活动颁布了禁令。
教会在骑士比武兴起的初期就对其表示了反对:1130年的克莱蒙宗教会议对所有的骑士比武都下了禁令,并拒绝为在骑士比武中受伤致死的人举行宗教葬礼。教会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们认为这种好勇斗狠的比武行为既侵害了他人的生命又损害了他人的灵魂,毕竟对于基督教会来说灵魂的拯救才是重中之重。之后在1139 年举行的第二次拉特兰主教特别会议上该禁令进而推广到整个拉丁民族的基督徒。到1179 年第三次拉特兰主教特别会议此禁令一再被重复。[13]到了1312 年,教皇克莱芒五世更是颁布教令将所有比武形式都加以禁绝,违者开除教籍,逐出教会。
骑士比武能够提高骑士们的军事水平和战斗力,继而能够在战争中为领主带来实际利益,因此世俗君主们总是或明或暗地违反着教会的禁令。不过由于骑士比武对公共秩序的危害,世俗统治者们也很早便开始着手对骑士比武进行管制。这其中最早最著名的便是英王理查一世(狮心王)于1194 年推出的骑士比武许可制度:他在英格兰选定了五个地点(分别位于威尔特郡、沃里克郡、萨福克郡、北安普敦郡、诺丁汉郡,且都是远离繁华地区的乡村)作为英国骑士比武固定会址,同时为每一位可以缴纳得起高昂许可证费用的骑士颁发比武许可证。如此一来,既固定了举办地点减少了对其他地区的损害,又规范了骑士比武的参与群体,还增加了国王的收入,一举三得。
4.3 骑士比武向着制度化、规范化、娱乐化的方向转变
在教会以及世俗君主的双重限制以及骑士文学的影响下,骑士比武在其产生的第二个百年(13 世纪)中迎来了变化的拐点,在13 世纪及以后则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一,正如前文所说,为比赛专门准备的钝武器和特制武器变得普遍起来,骑士比武的危险性得以大大降低。第二,个人马上比武(joust,因武器多为长矛,因此也被称为马上长矛比武)开始成为骑士比武中的主导形式。第三,骑士比武的表演属性越来越凸显,满足观众,尤其是满足女性观众的兴趣成为骑士比武的重要目的之一。第四,骑士比武作为事物的独立性越来越低,逐渐与骑士册封仪式、节庆、婚礼、外交等场合相伴出现,成为其重要环节。第五,骑士比武的娱乐性越来越强,包括“圆桌比武”(Round Table,模仿圆桌武士的故事情节所组织的比武活动)、“帕斯达姆”(Pas d'Armes,一种由一名或一队骑士守卫某个预设地点,吸引过路骑士挑战的比武形式,通常具有戏剧般的主题)等在内的多种具有娱乐性的比武形式在14 -15 世纪纷纷涌现。第六,单纯以骑士比武为主要任务的组织团体出现(约1265 年成立于巴塞尔),这可能也是西方最早的“职业”体育组织。第七,骑士比武逐渐正规化,其赛事规则、场地、参赛资格,以及赛事组织等方面都不断得到细化和完善,裁判制度和宣誓制度也被引入。第八,受骑士文学推崇爱情、谄媚妇女的影响,骑士比武成为骑士们向妇女,尤其是已婚贵族妇女献媚的最佳手段。毕竟在当时流行的观念来说,如果一个男人不是一个完美的情夫,就不可能是一个完美的骑士。[14]第九,骑士比武的仪式感越来越强,比武场装点一新,参赛者们打着旗帜、佩戴着徽章列队入场;观众也会盛装出席,甚至女士们还会骑上白骡子、打扮得像要结婚那样来观看[2]。第十,骑士比武日渐成为贵族年轻骑士展示个人风貌与魅力,证明自己不负贵族之身的舞台。
总之,13 世纪以后的骑士比武不再是战争的“摹本”,而是慢慢转变成了一项设计精妙、竞争激烈、行为可控、用途广泛的体育与娱乐活动,也成为了骑士们找到自我定位、加深自我认知、确定自我归属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教养骑士、培育其骑士精神的主要场所。由于骑士比武本身向着制度化、规范化的转变,以及其确实能帮助训练英勇善战的战士供为俗君主和教会效力,各国君主都放松了对其的约束,甚至教皇约翰二十二世还在1316 年废除了对于骑士比武的禁令。
4.4 骑士比武的衰落与消亡
由于火器的传入和步兵、弓箭手作用的增强,以及骑士们在战争中的刚愎自用和固步自封,骑士们在战争中的作用和角色也与日俱降。骑士比武作为军事训练方式的原初存在意义逐渐消失,使得它只能在娱乐化、仪式化、表演化、象征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后来,连其原先在庆典中的作用也被迫逐步让位于马术、击剑等新兴项目,这一点从中世纪史专家吉斯的描述中便可以得到印证:“在伊丽莎白女王统治期间, 精心准备的骑士比武依旧存在,但真实比武的地位已经被化妆舞会、寓言故事表演,以及骑术(马术)表演所超越。”[6]虽然后期的骑士比武完全沦为了封建领主们的自娱自乐——失去了骑士比武的原初意义,但却体现了西方社会稳步向前的文明化进程。
到了17 世纪,经过了文艺复兴洗礼的欧洲社会逐渐迈入了一个更加理性、更具活力的新时代。随着社会财富的积累、文明程度的进步,以及生活方式的变革,人们的审美意趣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细腻、机敏、优雅、风度取代了以前的粗野、朴拙、勇武、刚硬;这种审美意趣的改变使人们更加倾向于技巧类和速度类的体育活动,这自然也加速了骑士比武的衰落。另外,无论是新的经济基础、新的政治制度、新的军事体制,还是新的思想观念与生活方式,都对作为骑士比武制度支柱和营养源泉的骑士制度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颠覆。最终,骑士比武同骑士制度一道彻底衰落。
5 骑士比武对于近现代体育实践的影响
骑士制度作为一种崇高尘世生活的形式,在中世纪那样一个基督教控制一切的社会现实中顽强表达了人类对于美好生活的矢志向往与追求。骑士制度中以骑士比武为代表的骑士体育则靠着顽强与自我完善在教会因“肉体是灵魂囚笼”的宗教认知而严格限制、甚至禁止体育活动的残酷现实中保留了一扇大门。由此,新时代的体育便可以借着骑士比武几百年发展历程中的蓄力逐渐走上高速发展的道路。可以说,骑士比武对近现代体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助力和示范作用。
5.1 骑士比武为近现代体育平等竞争、尊重对手、追求荣誉的体育精神发出了先声
在迈克尔·普莱斯特维奇《骑士》一书曾对骑士比武赛前的准备工作进行了总结,其中就有一条“需要对比武的双方进行选择,以确保他们之间的平等。”[15]这里的平等既是对手双方身份的平等,又是双方在比赛中所用武器、所着铠甲、所骑马匹的平等。比武场如同现代的运动场一样,人人都需在遵守平等规则、尊重对手的基础上努力拼搏,在展示高超技能的同时追求属于自己的荣誉。与此同时,骑士阶层锄强扶弱的道德责任感也使得他们追求平等的竞争,而不容许他们恃强凌弱。除此之外,由于骑士比武通常会持续若干天,因此赛场上你死我活的对手等到一天的比武结束之后通常会聚在一起把酒言欢,享受一场盛大的晚宴;晚宴期间他们还会同赛事赞助人一起组织的各种奇幻表演。场上是对手,场下是朋友——现代体育精神亦曾在中世纪得到过精彩体现。
5.2 骑士比武中为社会体育风潮的勃发和诸多近现代体育项目的出现铺设了基石
骑士居于社会上层,他们的行为举止引领着整个世俗社会的道德风尚和潮流,并且是其他阶层效仿的榜样。[16]骑士比武也不例外,当时社会上存在着的许多暴力游戏都是模仿而来。例如伊比利亚半岛贵族们的“藤仗游戏”(cane games,参与者互相投掷藤条或者芦苇杆的游戏)就是伊比利亚半岛特别版的个人马上比武(joust)[7]。对于社会其他阶层来说,即便器材不同、场地不同、身份不同,也即便只是东施效颦式的搞笑模仿,骑士比武依旧带动了全社会的运动风潮。市民们…以木桶代马,以扫帚代枪矛,以盛水果的篮子代盾牌,相互对打。在农村,村民们用猪,牛作坐骑,用裢枷作武器,表演骑士的马上单人打斗。[17]而约瑟夫·斯特拉特也曾记载过发生在英国泰晤士河上以用棍棒尽量将对手打翻落水[18]为目的的“船上骑士比武”,其参与者很可能就是泰晤士河上谋生的船夫。
除此之外,随着骑士比武的非对抗化、仪式化转向,对骑士们马上战斗技能和长矛操纵能力的重视程度日益弱化。反而是马下的近身击剑技术以及他们作为骑手最基本的驭马能力成了更为重要的方面,并最终演化为了击剑和马术这两项重要的体育项目。时至今日,击剑和马术这两种体育运动形式不仅仍然盛行于世界各地,而且还分别成为了能够产生10 块金牌和6 块金牌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正式项目。
5.3 以骑士比武为主要内容的骑士竞技制度为近现代竞技体育的诸多方面都提供了重要借鉴
这里以赛事组织工作为例——虽然时代相差甚远,但现代大型体育赛事组织工作中的许多因素都能在中世纪骑士比武大会中找到。
(1)骑士比武大会前有宣传工作:①主办比武大会的领主会派出信使(herald),以口信或者信件的方式向那些有参与倾向的骑士们宣布赛事信息。②领主还会从自己的仆役中选拔出那些外形出色且声音洪亮的人去往周围地区的每个十字路口、村庄、旅店,以及城堡大门口头宣传(crying the tourney)本次比武大会的相关情报[2]——以吸引观众的到来。③这些宣传的公告中包含有赛事的基本规则、赛事举办的详细时间和地点,以及比武中可用的武器装备,甚至赛事场地的平面图都会包含在内。[4]
(2)骑士比武大会需要审查参赛者的参赛资格的环节:①资格审查先是会出现在赛事报名环节。1479 年于维尔茨堡举办的比武大会就曾列出14 种会被剥夺参赛资格的行为,内容涉及发伪誓、诽谤、欺诈、懦弱、通奸、破坏教堂、盗窃、无法证明其先祖在50 年以内参加过骑士比武,以及经商等等。[4]②资格审查还会出现在正式比赛之前。凡是在赛前武器检查之时仍未就位的骑士都会被取消比赛资格。[18]
(3)中世纪的比武大会还会像现在的运动员村制度一样将所有参与比武的骑士们集中居住。而且在其居住地(比如临时搭建的帐篷)还会悬挂或者插着带有各个骑士独特纹章的旗帜,如同现在运动员村升起的各国国旗一般。
(4)骑士比武大会的举办地还会像现代大型赛事的举办地为即将到来的比赛建造运动场馆那样建造比武场,举办大会的领主会四处雇佣木匠来帮助其所征集的农民建造比武场。
(5)骑士比武大会于当今的大型赛事一样,拥有着自己的裁判(speaker)体系。他们与当今赛事的裁判员一样,既负责赛前运动员装备的检查(比武大会时是检查骑士们的武器、盔甲、旗帜),又负责宣布比赛的开始与结束,还需要对比赛的流程进行监督和管理。
(6)借助现代传媒科技的力量,当今大型赛事在全世界范围内拥有数以亿计庞大观众群的现象已经成为常态。不过几百年前的比武大会在这点上与当今大型赛事相比也不落下风。比武大会一经传开,每位稍有头脸的大人都会马上与自己的妻子召开家庭会议以确定他们能否负担起这次观赛之行。女人们立刻开始翻找自己的紧身束腰外衣和皮草,而男人们则着手擦亮自己盔甲。[2]待到比武大会举办的日子,比武场人山人海,水泄不通。看台上有主办赛事的领主一家,以及远道而来的各地领主与其家眷;场下有跃跃欲试的骑士们及其扈从;场外还有山呼海啸的观众。无论比武大会持续几天,热情的观众都会如影随形。
(7)入场式是当今社会大小比赛都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中世纪的比武大会也不例外。莱昂·戈蒂埃就曾为我们描述过一场盛大的骑士比武入场式:“一个引人注目的队伍正朝前走来,信使(herald)在前面引路,两旁还有吟游诗人。比武选手们三三两两地并马行进,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抬头注视着‘看台'上的女士们。他们的入场仪式是如此壮观,号角嘶鸣,女士歌唱,阳光灿烂。参加比武的男爵们还会过道中为欣赏他们入场的女士们表演骑术;有些美丽的女士还会将她们的袖子扯下来扔向她们心目中的勇士用以制作骑士的三角旗。除此之外,她们还会将其它诸如手套、丝带、或项链一类表达爱意的物品扔向骑士们,直到除了衣服和头发外一无所有方才停止。”[19]这种疯狂的入场式无论形式还是流程都与现代运动会入场式的热闹场面毫无二致,甚至更加热烈和疯狂。
(8)比武大会作为当时为数不多的盛事,能在单调乏味的中世纪社会激起不小的波澜,各阶层民众都会紧紧抓住这个机会,或谋取利益或寻找乐子——妓女会用尽浑身解数勾引客人、佃农会放下手中的活计去享受难得的假期、商人也会在比武场附近办一个小型集市来招揽生意。这种在全社会的动员能力和影响力充分体现了骑士比武作为体育形式的魅力与号召力——这与大型体育赛事在现代社会的角色几乎完全一样。
(9)中世纪骑士比武有着与当今体育赛事类似的规则和评分体系。拿某次比武大会为个人马上比武制定的评分体系为例,得分标准如下:
在马鞍至头盔与胸甲连接处的部分折断一根矛——得1 分
在头盔与胸甲连接处以上的部分折断一根矛——得2 分
长矛折断,且将对手打落马下或打掉其武器,使其无法进行下一回合——得3 分
但是——
在马鞍上折断长矛——罚1 分
击中栅栏一次——罚2 分
击中栅栏两次——罚3 分[18]
除此之外如果选手在比赛中出现攻击对手腰部以下的部位;从栅栏下用长矛进行攻击;借助栅栏进行攻击等情况还会被取消资格。当时这种既有得分又有罚分还有驱逐的选手评价体系已经非常成熟,除了没有所有赛事都统一采用的标准之外已经与现代的体育赛事趋于一致。
(10)运动员宣誓环节同样会出现在骑士比武大会的赛前,“(骑士)接过剑,宣誓他参加比武完全是为了取悦挑战者(对手),取悦女士们,而非出于恶意”[4]——这也与当今体育的赛事一样。只不过现在运动员是以自己的信誉和诚信发誓,而中世纪的骑士们则是拿自己作为骑士的荣耀以及更加严苛的宗教信仰来起誓。
5.4 骑士比武为近现代体育的兴起与传播积累了厚实的社会参与基础
一是培养了社会民众对于体育的参与热情;二是奠定了近现代体育赛事观赛的观众基础;三是延续几百年的骑士比武在漫长的岁月中消磨了教会对于体育的抵触情绪,为近现代体育兴起开创了日渐宽松的宗教环境。首先,骑士比武与包括王室婚礼、国王加冕、外交会晤等诸多国家大事的结合既增加了社会民众对其的关注程度,也扩大了其在全社会的体育示范效应。无论是城镇市民还是乡村农民都会想方设法地进行一些模仿骑士比武的体育活动,肆意进行的比武游戏以至于对正常的社会秩序都产生了一定的破坏,这一点在中世纪各个城市颁布的一些法令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威尼斯于1288 年颁布了“参与骑士比武类活动而策马驰骋于街道上的人必须在马上系铃铛以提醒来往路人闪避”的法令;而博洛尼亚和特里维萨则分别于1259 年和1313 年颁布了“禁止骑士比武类活动的参与者用长矛攻击旁边路人”的法令。[7]而从骑士比武所演化而来的许多近现代体育项目更是延续了骑士比武在社会中所积累的体育热度而迅速传播并获得了社会各阶层的推崇和参与。
其次,如上文所述,骑士比武大会能够吸引到社会各阶层的大批观众到场观赛,而这种到场观看体育赛事的习惯也在社会中不断传承下去,既加深了社会的体育氛围,又为近现代体育的发展培养了大批忠实拥趸。
最后,骑士比武在其存在的几百年间一直与坚持禁欲主义、反对体育活动的教会进行着博弈与较量;通过这绵长的博弈,二者最终在骑士比武文明化和教会禁令放松化的结果中实现了彼此的适应与妥协。与此同时,这漫长的较量也慢慢消磨了教会对于体育活动的部分抵触情绪,为近现代其它体育活动的兴起与开展制造了一个较为宽松的宗教环境。
5.5 有关骑士比武的教学书籍为近现代体育教学与训练教材的编写提供了良好的参照
骑士比武在中世纪骑士生涯和当时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催生了训练与教学相关书籍的诞生,这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葡萄牙国王杜阿尔特一世(Duarte I of Portugal)所著的《马术之书》(The Book of Horsemanship,1434)。《马术之书》的主要内容为骑士所需掌握之各项技战术的训练与教学:各类马具及马术的介绍与训练方法、各种常见武器的运用方法与练习方式、各个狩猎方式及其狩猎用具的使用练习、骑士比武技能的详尽训练方法;最为难能可贵的是,书中甚至还极为超前地涉及了比武与练习时运动员心理的解说和锻炼。
除此之外,《马术之书》的文字叙述风格多为第一、第二人称的“代入式”叙述,比如:“为了你能在马鞍上坐得更稳,你必须要做到我之前说过很重要的那几点——强壮、无畏,以及自信。”[20]。这种自带亲切感和代入感的语言风格能够在增加读者阅读兴趣的基础上降低他们的理解难度,这一点已与当今的体育教材有了极大的相似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近现代体育教材编写工作可能就始于那个骑士比武盛行的时代。
6 结语
总之,以骑士比武为代表的骑士体育是中世纪体育现象几近销声匿迹下的一朵体育奇葩,古老的体育借助骑士制度顽强地证明着人类生命活力、奋进、拼搏之伟大品质。骑士体育作为一项延续近千年的体育现象,既承继了古典时代体育的灿烂与辉煌,又接驳了近现代体育的复兴与蓬勃;既延续了古典时代体育卓越的人本精神,又启示了近现代体育的仪典特质;既彰显了古典时代体育的自由洒脱,又昭示近现代体育的规则意识。可以说,体育的魅力从古至今都不曾消失,始终与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相伴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