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的影响
2021-11-22曹秀娟山西洪洞西山光道煤业有限公司财务科
曹秀娟 山西洪洞西山光道煤业有限公司财务科
一、会计电算化的概述分析
会计电算化是衍生出的学科内容,是管理学中会计学科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所衍生形成的。所谓会计电算化主要是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自动化的记账,这种记账方式取代了手工记账方式,并依靠电脑技术对会计基础数据进行简单分析和科学预测,帮助企业管理人员进行科学决策。会计电算化在我国的应用发展时间较晚,我国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才引进的信息技术手段,会计电算化才得以发展成为当前的应用软件形式,如用友软件、金蝶软件等等,并随着社会的建设发展得以广泛的推广应用。但同时,信息技术手段的迅猛发展也伴随来诸多的问题,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应用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二、会计电算化的重要作用
(一)规范了会计人员的日常工作
电子计算机通过对数据进行编码,降低数据实际产生的长度和整体存储的空间,从而提高会计工作的实际处理效率。会计电算化系统之所以能够被会计工作人员所接受,是因为该系统与会计核算的职能诉求相契合。但相教育传统的手工会计工作方式而言,这种智能化的会计工作模式对操作人员提出高水平的技术要求,加大了会计行业领域工作人员的难度。在信息系统的匹配程度上,通过设置规范化的系统模式,与行业标准形成紧密联系,保证可控范围内会计工作的规范化,提高财务数据处理的可操作性和高效率性。因此,利用会计电算化系统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有利于提高企业会计工作人员工作效率。
(二)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化素质
企业现代化制度的建设进程不断推进,更多的学科知识被融合应用,这也形成了企业现代化管理模式。会计工作岗位和管理组织模式等诸多方面的设置,能够充分地突出会计组织的职能。企业管理模式在企业经营发展中的应用,也是需要不断在应用尝试中得以发展进步,这就要求会计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职业和专业素养,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高效率性完成。
(三)推动会计管理工作改革发展
会计电算化模式的应用选择,是基于当前国家会计政策所设置的财务管理模式。而会计政策并不是始终保持不变的,社会行业市场发生的变化,也需要相关政策和法规的不断修订和改进,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当前会计职能的工作要求。因此,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是不断进步的,会随着会计核算标准的变化做出相应变化。针对会计行业领域的从业工作人员而言,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应用,既是行业发展的进步体现,也是自身工作的全新挑战。
(四)渗透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思想
手工形式的记账模式主要是依靠人力方式得以实现,不仅记账的效率较低,还会经常因人员记录失误出现较高的错误率。而电算化系统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则能够灵活的处理财务数据,并依靠计算机信息技术实现财务数据的共享,打破了空间层面和时间层面上的束缚,提高会计信息的处理运算效率。而且,企业会计工作人员在这个过程中,只需要将财务数据录入到电算化系统中,便可以形成相应的数据网络,加深了企业的现代化管理程度。从本质上而言,会计电算化模式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企业应用现代化管理思想的重要途径,在保证财务管理效果的同时,推动企业发展。
三、会计电算化的发展问题
第一,企业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当前企业在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方面的制定不够完善,如人员管理工作岗位职责不够明确、操作管理环节缺少严格操作规程、在实际维护管理工作缺少系统化的维护制度、在财务档案管理工作中缺少严格的调用规定等等。第二,企业会计电算化信息资源无法共享。现阶段,大部分企业在开展采用务管理工作中利用会计电算化方式,多是为了满足财务管理部门的核算业务需求,完全忽视了企业其他财务部门的管理需求,如人事部门、生产部门等等,导致企业决策人员在制定发展决策时无法获取到科学合理的动态信息。第三,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仍需加强。审计工作人员缺少熟练操作计算机审计软件的技术能力,再加上审计软件的开发速度较慢,使得计算机审计工作始终是滞后于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而且,会计电算化系统结构较为脆弱,如硬件或者软件失灵、人为操作造成差错等等,都会导致系统运行出现故障问题,影响实际审计工作的开展效果,增加了审计工作的风险性。第四,会计电算化系统控制问题。会计电算化系统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无法有效的避免非法侵扰,导致电子商务内部控制问题多发,使得内部的稽核工作难度加大。
四、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开展的影响分析
(一)对会计实务的影响
1.会计电算化对会计核算流程的影响
在会计电算化的应用过程中,可以不考虑到账本之间的核对工作,只需要在系统中输入正确的凭证和账薄就可以进行核对工作。因此,会计工作人员在实际的工作中,利用会计电算化方式开展日常工作,不仅能够降低自身的实际工作量,还能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转变传统的会计核算流程。
2.会计电算化对会计核算质量的影响
企业在新时代下的经营发展,为了提高自身财务管理工作的整体效率,要充分利用会计电算化系统开展财务管理工作,在录入和复核记账凭证以及录入原始数据之外,自动完成财务管理工作中涉及到的计算工作、整理工作、归类工作等等,保证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比性、及时性,从而影响着会计信息核算质量。
(二)对内部控制的影响
1.会计电算化增加了审计工作的难度
传统的会计审计方式在社会建设发展过程中逐渐被电算化系统所取代,形成了那些人类肉眼所看不到财务数据信息,如电子数据、文件磁盘。在这个取代过程中,传统的会计账薄、数据记录、人员签字等工作流程都会逐渐消失,并且会将过去分散的企业内部的控制权力都集中在企业计算机管理部门,由该管理部门对企业财务信息进行规范化管理。而且,旧有的财务数据资料会不断被新数据资料覆盖,导致整个审计工作轨迹都被抹去,再加上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升级和改进,也会使得企业审计工作发生了明显变化。
2.会计电算化增加了经济交易的风险
电子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在社会中的推广普及,推动电子商务行业发展的同时,促使人们在几秒钟之内就可以将巨额的资金流转于各个城市之间,甚至是在各个国家之间流转。而这些数据在互联网信息技术上的传输,可能会被某个人、某个团体通过非法渠道所获得和利用,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互联网上数据传输也会因通信繁忙,出现交易延迟、交易停止、数据错误等问题,甚至会被他人仿冒交易,增加实际交易风险。
3.会计电算化质量受到外界因素影响
在电算化系统中,如果系统因会计人员和操作人员的人为操作失误出现崩溃问题,就会导致系统在工作中陷入瘫痪。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会计核算质量直接取决于会计工作人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以及他们对相关行业法律法规的理解和执行。而在会计电算化背景下,由于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发生了变化,导致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失去了原有的功能作用。所以,为了减少工作人员的人为操作失误,提高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的输出质量,对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控制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
五、会计电算化在会计工作中应用注意事项
(一)要提高会计电算化系统应用的认识
当前,部分单位利用会计电算化系统开展财务管理工作存在较大的片面性,主要是他们认为会计电算化是完全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财务记账,以及他们肤浅的认为“算盘”和“账本”就是会计人员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工具。这些片面的认识严重阻碍了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应用发展。再加上会计电算化的相关政策法规都存在着不适应其发展的地方,如涉及到软件技术开发的细节,会因相关政策法规的限制无法得到完善和创新,严重影响了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推广应用。
(二)要充分发挥出会计电算化系统作用
当前,企业利用会计电算化系统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总数较低,且整体的企业分布较为不平衡,再加上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功能作用无法充分发挥,使得功能齐全的电算化系统软件,却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只能应用少部分的功能。而且,会计核算系统软件中的会计核算功能应用较为广泛,但有关财务管理和决策分析的功能应用较低,且部分会计人员因自身技术水平无法应用这部分功能。
(三)要重视会计电算化技术人才的培养
会计电算化方面的技术人才匮乏,部分会计工作人员缺少先进的专业技术知识,即使是经过短期的教育培训,也无法取得良好的工作效果。而且,学习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学生人数较少,再加上复合型人才在行业市场中呈现出了供不应求的现象,这些都会直接影响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应用效果,无法在企业财务管理中高效应用。
六、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会计电算化概念被提及到如今的广泛普及,且财政部门也通过大量的投资来支持计算机行业领域的发展变革。现阶段,在信息数据大爆炸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手工记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下企业的经营发展需求,而会计电算化则是在这个大环境中形成的。会计工作人员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相关财务信息的录入,能够有效地筛选和整合各项信息,降低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