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量训练促进青少年运动员体质健康的研究进展①
2021-11-22涂琴
涂琴
(南京体育学院 江苏南京 210000)
力量训练是人体运动的基本形式之一。研究证明,在正确的指导下进行有规律的科学力量训练能给青少年带来许多好处,如改善肌肉骨骼肌系统、提高运动能力、提高心理幸福感、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等。对青少年而言,需要把力量训练融入到中小学体育课程,普遍提升青少年的运动能力,让青少年获得终生受益的训练技巧、健康知识、训练态度和生活习惯,并为未来运动生涯打下基础。该文对力量训练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研究进展进行论述。
1 青少年力量训练的正确认知
力量训练除了当作体育训练外,还可作为防止受伤的一种保护手段和促进身体素质发展的催化剂,以抵消青少年体育活动和早期体育专业化训练造成的损伤。Zwolski等人研究表明,在缺乏体育活动的人群中进行力量训练,除了加快身体素质的发展外,可将受伤风险降低68%,并可以改善他们的运动成绩和健康水平。
2 力量训练对青少年运动员运动能力及体质的影响
2.1 提高专项运动能力
青少年运动员进行力量训练不仅能大幅度提高力量水平,还可促进运动成绩的增长,是提高专项能力的重要手段。卓金源等人对初中、高中、大学3组实验对象进行每周2次,连续8周的仰卧推举与负重背蹲训练。实验结论表明,3组学生的力量平均提升了约30%,3组受试者的力量素质都具有显著性的提高。
Hansen KT等人将16名橄榄球精英青年球员分成2组,为期6周分别进行可变阻力训练、速度和力量适应性体重阻力训练,研究实验得出,使用弹性带的可变阻力训练可提供比传统自由重量阻力训练更大的训练刺激,显著改善上半身力量、速度和爆发力。
2.2 塑形和提高身体稳定性
力量训练可改善由肌肉力量发育不均造成的体型缺陷,促使肌肉平衡发展,保持良好弹性。屠斌以跳水运动员在关节稳定及重心控制能力为例,通过对比传统腰腹力量训练与核心力量训练,发现核心力量训练对于提高核心力量与核心稳定性的效果更好。力量训练有助于增强软组织、关节韧带的稳固性,改善因体型、肌肉疼痛、肌肉力量失衡等造成的不良体态,从而提高身体核心力量的平衡性和稳定性。
2.3 提高基础代谢率和预防肥胖
肥胖青少年由于自身的体重不适宜做有氧运动,不仅会对身体的关节造成损伤,对于青少年的身心也是一种压力折磨。有研究者通过观察20周的实验变化情况得出,核心力量运动锻炼可有效控制肥胖儿童的体重,增加骨骼肌含量,降低体脂率,并且提高肥胖儿童身体平衡能力。范朋琦将24名单纯性肥胖男性青少年分为安静对照组和力量训练组,开展了8周的力量训练观察实验,结果表明,力量训练能够显著改善肥胖的男性青少年交感血管神经调节功能,并为个性化运动方案的制订提供了理论与实践支持,更好地服务于肥胖减重干预。
2.4 预防运动损伤
力量训练在青少年竞技运动训练中可以预防运动损伤。力量素质是一切体育素质的基础,也是运动员损伤预防和康复的基础。力量素质稳定性好的运动员身体对抗能力和伤病预防能力更强。提高运动员的身体控制能力,可以提高关节的稳定性和缓冲冲击能力,可以减轻技术的体能消耗,推迟疲劳,降低受伤的风险。
3 力量训练促进青少年运动员体质健康的机制
3.1 提高神经调节功能
青少年力量训练的生理学基础是人体肌纤维肥大程度、荷尔蒙激素水平、神经支配能力和肌纤维类型比例4个因素。不同年龄的运动员在力量训练刺激后,4种因素对力量提高的贡献率比例会不同。与肌肉肥大等生理因素相比,神经支配肌肉能力的提高是青少年运动员力量增长的主要促进因素。因此,青少年的力量能力提高主要源于对神经支配肌肉能力提高。
3.2 提高身体素质与代谢能力
青少年力量训练可促进体质健康,改善肌肉骨骼系统,改善身体成分预防肥胖,提高运动能力。王颁尧研究表明青少年力量训练消耗了更多脂肪,增加了基础代谢水平,改善了心肺功能,能降低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的概率,对青少年的体质健康状况促进作用良好。
3.3 力量训练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和代谢能力
青少年力量训练已被证明不仅能降低受伤的风险,而且能降低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的发展。充足的恢复时间也能降低受伤风险,可以帮助教练员识别压力恢复失衡,通过早期发现过度训练,可以预防很大比例的过度使用伤害。运动员早期专项化训练会导致较少的肌肉群被重复训练,理论上增加了受伤和过早专项化训练的风险。在青春期之前,通过对关注敏捷性、平衡性和协调性的力量训练,可以增强神经元的激活和适应能力,从而利用突触可塑性的增强来控制肌肉的参与度,从而减少运动的损伤。力量训练本身并不是青少年运动员受伤的主要原因。错误的发力姿势、教练员缺乏有效的监督及训练器材的不适当可能是造成运动损伤的诱因。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在年轻运动员学习正确的力量姿势和教练有效监督的前提下,力量训练是安全有效的。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力量训练可用于青少年运动员日常训练,能有效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增强代谢能力,促进青少年生长发育。力量训练可预防青少年在训练时的运动损伤、降低体脂肪率、增强青少年骨密度、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力量训练需要在教练员的正确指导监督下,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正确完成姿势动作,才能有效地锻炼目标肌肉群和专项力量。力量素质的发展应结合运动员的个人特点和发展目标,有针对性地制订力量训练计划。
4.2 建议
训练理念上,要从重视训练“肌肉肥大”增长向“神经支配能力”提高的转变,提高基础力量能力训练向专项力量训练转化,训练重心放在开发小肌肉群上,让身体更加灵活和协调。
训练方法上,更加重视对青少年核心力量的训练。提高力量训练的质量,有效控制训练负荷。特别是对于初次进行力量锻炼的年轻人,应适当调整间歇时间,避免出现过度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