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中国”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1-11-22傅超新余学院

灌篮 2021年35期
关键词:健康中国战略素养

傅超 新余学院

一、前言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推进健康中国战略,根据该战略的基本要求,强调国民健康政策的进一步细致完善,想方设法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细致周全的健康服务与支持,明确其中的机遇和挑战。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是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者,发挥主体优势很关键。身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一线教师,一定要与时代同潮,充分利用自己多年的育人经验,牢牢把握好“健康中国”建设发展要求,考虑市场大环境的基本导向,思考学生的培养工作,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高水平的体育教育人才,助力“健康中国”战略的顺利实施。

二、“健康中国”概念的提出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文化、政治齐头并进,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国民健康问题较多,党和国家发展战略顺利实施的前提是人民身体健康。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了“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紧迫性,正式为该战略正名。根据健康中国战略要求,保障全民健康教育顺利推进,旨在增强全民健康素养。提升高校健康教育水平,完善学校健康教育促进机制,保障教育、教学活动系统整合,课堂内外高效联合,定期宣传和强化宣传教育细致配合的健康教育模式顺利建成并实施。

三、“健康中国”背景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健康中国背景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依据,主要是国家教育方针政策,例如《中学教师专业标准》《教育课程标准》《高等学校体育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关于加强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等。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要求高度契合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体育人才,学生毕业后可以胜任体育教育事业,成为合格的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开展、管理者,可以从事全民体育、体育健身、体育休闲、体育产业等相关工作,有国际视野以及跨文化交流能力。

(二)人才培养基本要求

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要求培养“健康”的人,这里的“健康”不单纯的指代身体方面的健康,还强调心理健康、强调道德高尚、强调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体育教育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并不乐观,高校扩招以及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没有与社会需求协同起来是主要原因,此外,还受到中小城市教师饱和、但是偏远地区教师需求大的影响,体育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心理定位相对极端,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况。为此,高校一定要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结合实际情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在关注学生身体健康的前提下,还必须强调学生的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社会适应,这几方面缺一不可。培养体育教育专业人才,还应当关注其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互联网时代大步踏进,人们对互联网技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网络课程、网上考核、优质课程等的推进,更是让互联网渗透到当代教育中。因此,培养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必须强调其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实现课程开设的协同性,充分利用一切可用的资源。

(三)人才培养实践环节

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科研实践环节而言,检验标准是毕业论文。但是高校毕业生面临着较大的升学和就业压力,所以对待科研论文的态度相当敷衍,容易出现抄袭、造假的情况。

四、“健康中国”背景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遇到的机遇与挑战

(一)机遇

1.政策扶持与鼓励

现如今,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实施,国家政策鼓励和支持工作也随之推进,也正是由于政策扶持,才使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迎来了良好的转机。从学校体育到群众体育、从身心健康到心理健康、从涉及健康的广度或深度、从健康政策的颁布到健康会议的召开,无不体现国家对广大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视。也正是由于政府部门的大力扶持,才使体育教育专业迎来了发展新契机。

2.体育健康服务业的兴起

近年来,体育健康服务业迅速发展,这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建设工作而言,也是不可忽略的机遇。体育服务业和健康服务业共同构成了体育健康服务业。前者致力于竞赛表演体育、职业体育。后者关注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维护,例如健身产品、医疗服务等行业。体育健康服务业依托健身功能与自身价值,实现与健康关联的体育服务产品为主的服务部门的系统整合。体育健康服务通过体医结合的方式实现,通过医学检验以及体质评估个体健康,来制定个性化的运动计划。体育健康服务业的发展前景可观,体育教育专业应该牢牢把握这一机遇,顺应时代发展要求,致力于更加优秀的体育健康服务人才的培养,同时也为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就业面的拓宽提供保障。

(二)挑战

1.体育人才培养同质化现象突出

伴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及高校的扩招,高校在设置专业、课程、育人目标等方面表现出相似的情况,这就是教育同质化,过于突出的同质化只能造成人力资源浪费,最终的结局是结构化失业。体育人才培养同质化严重表现为体育院校专业性相对单一、专业培养目标比较相似、课程设置相近等方面,顺应健康中国战略发展需要,摒弃体育人才培养同质化现象是关键。

2.体育健康服务业对体育专业人才提出新要求

体育健康服务业强调体医融合,要求体育健康服务人才管理个人健康的前提下,掌握多学科知识。但是,就当前现状来看,并不尽如人意。虽然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具备体育锻炼知识和运动技能,但是医学治疗方面的知识很是欠缺,无法提出专业的医学治疗意见,体医融合的目标难以高效实现,这也是摆在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工作面前的一大困境。

五、健康中国背景下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策略

(一)把握健康中国战略意义,树立全面健康意识

健康中国背景下,开展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一定要将健康中国战略的意义把握牢固,实现健康意识的全面梳理。校方寻求多途径,指导学生明确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背景、提出意义、实施路径,例如专题论坛、主题竞赛等等,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健康中国意识,助力健康中国建设氛围的创设。

(二)强化思政教育,为健康中国奠定良好的思想理论基础

根据党的十九大指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向新时期,社会矛盾早已成为人们日渐增长的生活需求和发展不均衡之间的矛盾。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进一步改善,但是也会滋生出更多新问题。例如环境恶化、食品安全问题、生活节奏加快等等,导致人们难以保证健康的生活习惯,从而影响国民健康水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必须致力于国民健康素养的提升。而如何提升国民素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大问题。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作为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助力,自身的思政素养应当紧随时代步调。校方需要立足于多方层面强化思政教育,增强学生的道德素养,强化其责任意识、爱国意识,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联系起来,为健康中国战略的高效实施贡献力量。

(三)完善专业课程设置,发挥专业课程主导优势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工作的深入,广大高校明确了体育教育专业的育人模式,关注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努力提升教师职业素养。教师队伍掌握的教育与体育教育学科基础理论相对扎实,专业综合技能基本过关,可以胜任高校体育教育教学、课外运动训练、体育科研等工作。校方也明确了体育教育专业培养一专多能应用型人才。高校在进行专业课程设置时,着重强调以体为主、体医渗透、体文结合的办学理念。这与健康中国战略思想的基本要求高度吻合。调查研究表明,国家对于广大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素养以及能力要求愈发严苛,这就需要广大高校积极迎合时代发展要求,顺应社会、市场需求,实现育人创新。构建起体医结合的课程体系,强化学生的综合素养,真正满足战略中国战略实施需要。

(四)丰富实践路径,助力第二课堂作用的突出

伴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高效实施,社会对于体育健康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不断提升,体育院校作为体育人才输出组织,服务社会的功能愈发凸显。健康中国战略实施背景下,高校教育者一定要增强服务社会的意识,依托社会实践增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健康服务水平。例如与全民健身组织寻求合作,与健身休闲管理部门建立合作关系等。通过相关合作关系的建立,为体教专业的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为他们综合素养的提升奠定基础,当然也为社会输送更多优秀人才,发挥第二课堂的育人作用。

(五)完善体育职业规划教育,做好双创和就业指导工作

提升体育职业规划教育的完善程度,保障双创、就业指导工作顺利推进。认真研读《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实现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改革方法、考核对策的创新,完善创新创业资金支持以及政策保障体系,迎合新时期健康中国发展潮流,找寻健康产业发展和自身创业连接点,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突出学科特征,面向社会,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培养体育保健、运动营养等健康服务类创新项目。发挥人才智力优势,积极组建科研队伍,探索新型时代背景下体育产业新型业态。

(六)推进养成教育,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

身为高校体育教师,必须全面细致地把握学生的基本特征、思想状态、行为方式等。部分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存在饮食习惯不佳、作息习惯不科学、沉迷网络、自我防护意识差、课运动损伤知识欠缺等情况。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合格的体育健康工作者,想要在全民健康事业中有作为,一定要从规范自身习惯,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做起,自觉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强化自身素养。立足于教育者和管理者立场分析,做好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引导学生及时找寻不足,针对性地优化人生发展规划。

六、结语

综上所述,健康中国背景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育人工作迎来了发展新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不小挑战。广大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把握健康中国战略发展需要,优化育人模式,培养与健康中国战略发展需要相契合的高素质人才,为全面健康事业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健康中国战略素养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多式联运发展的战略与路径
“健康中国”是对人民福祉的庄严承诺
央视与中移动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