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NGO 是否有助于化解我国对外投资的政治风险

2021-11-22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现代经济信息 2021年28期
关键词:欧美国家非政府政治

薛 昶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我国NGO发展起步晚,非政府组织一词在中国的广泛使用是从1995年世界妇女论坛在北京召开之后开始的。但近几年在国内仍得到了快速发展,根据民政部发布的社会组织数量信息,截至2018年底,全国共有社会组织81.6万个,与2017年的76.2万个相比,总量增长了5.4万个,增速为7.1%,增速下降了约1.3%。与十年前相比,全国社会组织数量增长了近一倍,即便是增速下降,一年来新增社会组织的总量并不少。

一、我国对外投资现状及问题

近些年来国际局势发生深刻变化,中国的崛起影响了二战以来以西方价值体系为核心的世界发展格局。中国在“走出去”的进程中,关于“中国威胁论”以及“新殖民主义”等声音层出不穷,在一定程度上给包括中国国企在内的“走出去”企业构成了严重的政治风险。东道国政局动荡是指东道国内部的暴动、党派之争甚至政权更迭等因素引起的政治动荡,带来的风险是跨境投资者面临的最为直接的政治风险,不仅使投资者的经济利益遭受损失,还将威胁员工的生命安全。主要风险源来自东道国政府和东道国社会,其爆发的示威游行、社会骚乱、恐怖袭击等,可能导致东道国政策实施不连贯,严重阻碍投资项目的进展,甚至有针对性的关于对外投资企业及其母国的负面报道等等而使其受到损害。全球政治稳定性最差与暴力冲突最为频繁的30个国家中,有14个国家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二、中国社会组织国际化存在的问题

中国的非政府组织是产生于总体性社会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消解过程中,与西方国家面临的制度环境有所不同。在非政府组织的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塑造着社会对非政府组织的需求和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制度空间,另一方面关系到非政府组织如何获取发展所需的资源。

(一)财政支持依赖大,管理不规范

在资金上,目前我国大多数非政府组织的资金来源单一,据有关统计显示,中国非政府组织来源于政府机构的补贴占到了88%,剩下的小部分来自于民间捐赠。少部分非政府组织采用的会员模式解决资金问题,例如阿拉善。但在财政补贴下我国大部分NGO仍处于财政窘境。在清华大学NGO研究所组织的调查中,只有1/5的民办非企业单位认为组织的资金状况良好,有37.3%的民办非企业表示资金缺乏(72)。筹资之后,我国NGO在资金管理上不够规范,清华大学NGO研究所对这一问题做了详细的调查和研究,据调查显示:中国有10.5%的非政府组织没有年度财务报告制度,一半以上的非政府组织通过内部审计或不通过内部审计作定期的财务报告,只有14.7%的非政府组织通过注册会计师等外部审计进行规范的年度财务报告。

(二)我国NGO国际化程度不足

我国NGO“走出去”的法律不健全。缺乏非政府组织境外活动的法律依据。原则上,中国非政府组织走出去后的活动都应遵循国内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目前,国务院的三大条例都没有明确涉及到非政府组织“走出去”的内容。

(三)舆论欠佳,社会公信力有待提高

在国内,我国NGO规模虽然逐年增长,但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发挥十分有限,这其中首先表现为非政府组织自身管理不透明,社会大众并不知道资金流向何处,在社会治理的过程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三、经验与问题

NGO在海外利益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欧美国家在寻求海外利益的过程中,非常注重非政府组织发挥的间接推动作用。尽管非政府组织被定义为是致力于解决各种社会性问题,而不以盈利为目的、不具官方色彩的社会组织,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西方国家中,大量维系非政府组织和基金会进行正常活动的资金都是由政府提供。

(一)利用NGO参与外交政策制定

非政府组织在欧美国家参与国际谈判和制定海外利益相关的外交政策中发挥重要作用,NGO在跨国网络联盟和人际沟通上具有特殊优势,是欧美国家制定海外利益决策的重要信息渠道来源。国家制定外交决策时,通常面临一些跨越国界的全球性问题,单纯依靠政府之力难以解决,利用NGO参加联合国会议以及开展NGO论坛为这一困境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

(二)通过NGO控制或影响舆论,传输西方价值观念

除了直接的政治干预,西方国家擅长利用非政府组织尤其是环境性NGO制造舆论,散布“人化环境”“生态危机”“环境威胁论”等风险争议话题,引起发展中国家政府、社会、公众的一致抵制,通过NGO输送西方价值观念,进而限制发展中国家之间国际合作项目的展开,间接获取海外利益,维护自己的经济领先地位。

(三)利用NGO进行政治渗透

很多时候西方国家借助NGO在发展中国家展开活动,以实现政府不便达成的政治企图。政府很难在涉及别国政治问题时公开动作,利用NGO传播则更加隐蔽也更易被底层民众接受。一直以来欧美国家以推广民主、支持宗教、新闻自由和人道主义救援等借口,利用非政府组织对非洲、东南亚、中亚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进行政治渗透,鼓动有关国家社会民众和少数政党推翻政权,推举亲近西方的党派代理人,提高欧美国家在这些地区的政治影响力,企图利用西方民主政治观念彻底改造这些国家,获取海外利益。

(四)利用NGO提供国际救助服务提升国际形象

NGO往往本着公益奉献和人道主义救援的宗旨,致力于解决全球面临的民生、环保、平等、自由、发展等社会性难题,为陷入困境的发展中国家提供直接救助,救助方式主要包括直接向当地进行经济、物资救助,提供灾难救援、基本医疗保障、教育知识启蒙等方式,因此与当地政府和民众的交往十分密切。一些国家和企业在境外投资中利用NGO在国际救助和交流合作中的积极姿态,潜移默化的建立公平、友好、负责任的国际社会形象,提升该国在世界范围的社会认可度,提高参与国际事务活动的话语权,帮助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为进入发展中国家开展国际合作实现海外利益打下良好基础。

四、我国NGO国际化的策略

(一)建立政府、企业与NGO的合作机制,解决资金问题

资金问题是中国NGO国际化的最大障碍,要想充分发挥中国非政府组织在国际援助中的作用,背后依赖于充足的资金。缓解资金紧张问题,必须明确非政府组织不是仅靠社会捐款就可以生存。因此解决中国NGO国际化面临的资金问题建议政府成立有关部门专门负责社会组织参与对外援助的资助和管理工作,提高对NGO的财政支持比例。

(二)完善相关法律政策体系,充分发挥政策的主导作用

目前国内社会各界对非政府组织的认识不够,很多企业不知道中国NGO的存在,更没办法在海外活动中寻求中国NGO的帮助。政府加强对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宣传,加深全社会对非政府组织全面正确的认识,对损害我国NGO的行为和对NGO的偏见加以修正,消除由于社会对NGO缺乏认识而对NGO发展所产生的负面作用。

(三)强化NGO组织能力建设

中国NGO走向国际需要强化组织的专业能力。

一方面,中国NGO国际化项目相关的财务、决策等专业人才对外的建设对提高NGO的组织能力非常必要。另一方面,国内非政府组织需要学习国外非政府组织的专业化管理。

(四)加入既有国际NGO网络开展国际化任务

目前NGO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经联合国经社理事会授予“咨商地位”的国际非政府组织大多源自欧美国家,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国际参与度十分有限。加快中国NGO走出去的进程可以借助成熟的国际NGO。

猜你喜欢

欧美国家非政府政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欧美国家银行处罚案的启示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欧美国家物流大通道的发展现状及推进措施
当前我国非政府组织管理体制研究
论非政府组织在灾后重建中的功能与培育
非政府组织参与农村公共服务初探
朋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