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M模型视角下中外合作办学商科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2021-11-22张丽河南大学
张丽 河南大学
近年来,随着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出现,许多商科类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快速发展,为经济发展培养大量从事国内外商务活动的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中外合作办学商科类毕业生就业时出现“供需失衡”。国内外企业对国际化的商科类人才的需求量很大,而许多高成本培养的商科类毕业生不能满足企业需求,被企业拒之门外。这种就业结构性失衡矛盾体现了当前商科教学内容与社会实践所需的知识技能之间存在落差。课程体系是教学工作开展的基础,是人才培养模式的直接体现。因此,改革中外合作办学课程体系设置,培养学生的综合就业力是提高中外合作办学商科学生就业水平和就业质量的关键。本文以河南大学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合作办学项目为例,从大学生就业力视角出发,对合作办学商科课程体系建设进行新的探索和尝试。
一、就业力内涵及USEM就业力模型
20世纪初英国最先提出就业力概念。目前学术界对就业力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等理解有些差异,尚未形成统一的看法。Hillage和Pollard把就业力定义“为个体实现初次就业、维持就业和必要时获取新就业的能力”[1]。英国提高学生就业力合作组织将就业力定义为“一个组织使人更好的就业并能使他们成功的胜任所选择的职业的能力,包括成就、理解力和个人特质”[2]。其中影响力较大的就是USEM就业力结构模型。2004年英国彼得·奈特(Peter Knight)和曼兹·约克(Mantz Yorke)提出USEM就业力结构模型。他们认为就业能力具有四个构成要素:学科理解力(Subject Understanding)、技能(Skills)、自我效能感(Efficacy beliefs)和元认知能力(Metacognition)。该模型也被广泛应用到劳动力市场。学科理解力是指个体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技能包括专业技能和通用技能。自我效能感主要指个体的自信心。元认知是指个体在行动中和行动后对问题的反思及经验总结,是对自我认知的认知,是帮助人们学习如何学习的一种自我管理能力[3]。这四个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就业能力的综合系统。在研究中,彼得·奈特和曼兹·约克还认为:“就业力教育应该整合进课程中,否则就业力是琐碎的,不完整的。”
二、中澳商科课程体系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河南大学中澳商科课程体系是由中澳双方共同设计,包括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实践课四个部分。除了语言课程(英语)之外,商科类专业引进维多利亚大学20门左右专业特色课程,以维大课程方案为主,由外方老师单独授课或者中外方教师共同授课,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经济管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熟练运用英语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复合型人才。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一)实践类课程较少,学科理解力受到影响
商科类专业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目前课程体系设置中,专业课程主要集中在前三年,实践性课程和少量专业课安排在最后一年课程,便于大四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加社会实践和寻找工作。国外商科课程学习的对象一般都有经济管理类的兼职或者工作经历。而国内则相反,前三年大部分学生缺乏实践经验,他们在进入大学之前也没有多少兼职经验,更不要说工作经验了。在大学期间,学生很少接触到真实的企业管理环境和案例。这样主要靠理论教学,不容易使学生深入理解应用性强的专业知识和各种知识之间的关系和应用。尽管许多课程教师通过设置不同的项目,情景案例等吸引学生参与课程学习,但是不少学生总觉得商科所学知识“空,虚”,浪费时间。特别是一部分引进专业课由外方教师单独授课,语言和文化差异加重部分学生的学习负担,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课程设计重英语技能学习,但与专业知识联系不紧密
中澳合作办学的特殊性突出了英语的重要性。为了让学生顺利通过澳方ECT考试,完成整个学业,在课程设置中,英语学习分为英语听力、阅读、口语、写作四门课程,学分占比较大。学生需要花大量时间去学习英语。但是英语课程重在英语语言基础教学,缺乏系统的学术英语教学。英语教学内容和商科专业教学内容之间联系不紧密,对涉及商科专业所需的文献阅读、学术沟通、商务英语等方面的训练较少。这加大了学生专业学习的难度,使得部分学生难以达到熟练运用第二语言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能力。特别是学习主动性较差的学生,面对全英的教材,不知道如何快速高效的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也难以主动利用自己的能力去解决专业问题。
(三)通识课程比重较小,影响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实现
开设通识教育有利于开发学生特质,帮助学生打破专业的限制,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但在课程设置中,由于中澳商科学生语言课比重大,学生全年课时负担较重,为了减轻学生负担,除了国内高校必须开设两课外,通识课程主要是体育课,没有开设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等领域的课程。通识课程的短缺,加大对学生人文、心理等方面特质进行开发和培养的难度,不利于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当前我国经济处在转型升级阶段,商科专业学生容易受社会功利化影响,尤其是将来从事国际商务活动,必须能够运用国际化的视野和多元的观点来分析和解决国际商务问题。
三、以提升就业力为目标的中澳商科课程体系建设方案
(一)增加实践类课程的课时,提高学生学科理解力和专业技能
学科理解力和专业技能的加强对于提升就业能力至关重要。改革目前课程体系,增加实践类课程的课时,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一是以职业岗位为导向,根据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增加实践类课程课时,加深对专业领域知识和技能的有效学习。二是改革原来的专业课程。对实践性要求较高的部分引进课程采取“大课加小课”的新型教学模式。理论内容实行集中课堂授课模式,实践内容实行小班教学模式,按照团队管理模式,采用演讲,研讨,辩论或者户外调研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课程学习中,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通过实践性课程的学习,学生主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升,加上专业教师一对一的指导,学生能够比较容易完成自我评价→反馈→自我修正过程。
(二)改革英语基础教学内容,增加学术英语的课时和比重
英语语言能力不仅包括语法、词、发音等基础能力,还包括能运用第二语言来进行专业活动的能力。改革部分英语读写的教学内容,从大一开始加入学术英语学习,让学生掌握文献查找,学术论文撰写,学术知识演讲和书面陈述等知识。学生提升其学术英语能力,才能较快适应中澳引进课程的全英文授课环境。另外,在大二或者大三阶段加入专业英语课程,系统学习商科专业英语,有利于培养能够熟练、流利地运用英语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专业型人才。
(三)增加通识课程课时,提升学生自我效能感
中澳合作办学项目实质是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经济管理类复合型人才。重视通识教育和人文教育,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全的人格,还可以培养学生具有宽广的知识结构,能够对经济生活进行独立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增加通识课程数量,引入哲学、美学、文学等相关课程,丰富课程资源库,为培养复合型人才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保障。而且课程可以采用多种授课模式形式,使用线上和线下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方式,或者通过一些演讲活动等进行,培养学生成为会独立思考,具有独立人格,接受不同价值观的人。
(四)开展第二课堂,增加课外实践性活动,提高专业技能和通用技能
开展第二课堂主要指课外开设研究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以科研项目和专业竞赛为主,通过举办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组织大学生学科竞赛活动等,让学生在研究探索科研过程中,一方面加深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真正认识自己,便于规划自己未来的职业。同时,在项目活动中指导教师的参与和引导可以使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期间不断强化元认知能力。实践性学习主要指学生参与到企业活动中,一般是通过校企合作平台进行。鼓励和支持学生每学期假期参加实践性活动。学院可以邀请企业管理者参与学生活动,比如就业之星,专业演讲活动等,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通用技能的运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