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2021-11-22梁军厦门市音乐学校
梁军 厦门市音乐学校
在小学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传统美德的重要阶段。在小学课程中开展体育教学,增加学生锻炼的机会,让学生有健康的体魄的同时也要重视学生道德品质的教育发展。由此可见,在小学体育中加强德育教学应该多被重视,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今后的全面发展。在这种状态下,应对德育教育渗透到体育学科中的效果展开调查探究。
一、现阶段德育教育的基本概述
小学对于学生德育教育的开展是非常重要的。德育教育指的就是学生的道德培养。首先就是要让学生保持心理的健康。让学生有创新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优良的德育素养,进而成为为国家、社会有帮助的创新性人才。体育这门课程在小学中是必不可少的,老师教育的开展是培养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由此来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
随着我国对德育教育渗透进体育教学中的方案越来越关注,一般学校的这方面的教育分为三点:首先就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拥有坚定的信念,远大的理想抱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从而让学生产生爱国主义精神。其次要让学生知道锻炼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自己身体健康的重视,做到强身健体。最后便是培养学生的纪律性,不管是在平时还是在体育课堂上及活动中都应该明确体育规则,遵守纪律,让学生对自己的集体产生热爱,明白自己是其中一员,培养其责任感从而提高集体主义精神。
二、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对于将德育教育渗透进体育教学中产生的效果来看,将这两点之间融合是没有问题的,为以后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并且这种存在是非常必要的。对于小学生而言,思想品德并没有完全成型是非常容易将其改变的阶段。因此,在小学体育中加入德育教育是非常正确的。之前教育工作者没有对这方面的教育引起重视,因此就养成了如今小学生及青少年的不良习惯还有很多不好的道德品质,关于这点我国教育界应该有所反思及加强对其的重视度。但是,就现在实际教学来分析,课程中时间、场地等的局限性并没有对其有多大的改变。因此,在所有学科中加入德育教育,发挥其应有的优势就显得非常重要。小学体育教育当然也在其中,老师可以在进行教学时,分析自己的课堂方案将德育教育融入其中,正确传达给学生价值观及主流思想,以基本体育教学来为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信念和正确思想。
三、德育教育渗透的基本策略
体育教育注重的是身体而德育注重的是心理,将两点教育融合,带到体育课堂上。老师应把握时机进行教育。因此,老师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要自主掌握教学方式,以保证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结合情况采用适当的教育手段。
(一)把握言行中渗透的时机
因为小学生没有自己的判断,对事物一直都保持着好奇,所以老师的教育引导是非常重要的。换句话说就是小学生的体育教学及德育教育的效果,是和老师的引导和潜意识的影响离不开的。在我国体育教育发展甚好的今天,优秀的体育健儿也受到了诸多社会关注也收到了很多肯定及尊重。老师可根据已经成功的体育健儿之前的励志往事为例,让学生对其产生敬佩,为学生树立一个不怕吃苦努力完成目标的榜样,使其在训练时能够不怕困难坚持到底,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并且在教育过程中,老师要真正做到言传身教,为自己树立良好的形象,毕竟老师在课堂上担任着知识的传递者和道德体现者的身份。老师的所作所为、道德品质都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如果连教师都不能遵守上课的基本原则,出现不负责任的行为,不仅会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影响,也对上课的规则产生蔑视心态。所以教师的自身修养水平很高、具有好的师德是值得学生尊重的,并且会在学生心中留下完美的老师形象。在这样老师的教育下,学生自然会受到老师的影响,团结一致对德育教育的开展也有着很大的帮助。
(二)教师的语言及着装,实现师生间的良性互动
现在的教育方式一般都是师生面对面进行教学,体育教育更是如此。老师出现在学生面前时,应当有正式的着装,使用恰当的语言进行表达,可以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目的。其次从教师的气质及态度上也可以看出对教学事业的重视,从而影响到学生的上课学习状态。作为体育教师,应该具备朝气、健康的身体、不时的幽默风趣,但是也要同时具备老师的严肃性。
任何教学中,老师与学生之间都要有配合度。老师在课堂上甚至整个体系上应该有完整性,实现前后的协调、统一。因此,教师对教学内容要进行共同讨论研究,也可适当组织一起授课。在小学阶段,教师之间的团结也会对学生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因此,教师之间要互相尊重、团结一致,会使学生从教师之间的相处的状态意识到共同努力进步的重要,从而树立集体团队意识。
四、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手段
(一)尊重学生的发展特点
小学生因为天性好动,体育课又会外出,所以学生普遍都喜欢体育课。因此,作为体育老师要也别注重学生的发展,尽量对学生多多了解,从而完成体育教育和德育教育的完美融合。老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并在参与的过程中任由其发挥天性,让学生可以在体育课程中体验到乐趣。并可适当加入一些活动来激发学生的运动潜能,从而磨炼学生的意志品质。例如:很多学生都很喜欢篮球,对篮球了解颇多,但是由于平时不注重锻炼所以体力跟不上,这时就可以加强学生耐力的训练,让学生充分了解要想跑得先学会走的道理,让学生慢慢来,坚持锻炼,长久下去,不仅对提高学生耐力有很大的帮助还对学生进行了有效的意志品质锻炼。
(二)及时进行鼓励教育
以小学生的内心思想来说,更喜欢听到的是赞扬,因此老师对其的表扬与肯定,能够在满足学生虚荣心上有很深的影响。老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进行鼓励式教育,将学生的优点进行放大,至于缺点,老师应该以“爱”的角度、方式进行指正,有效的改正了学生的错误也让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更进一步。
例如:在“跳绳”比赛中,为了学生的安全,班长自愿去检查体育设备。老师便应该对班长进行高度表扬并且一定要当着全班学生的面。由此可以让学生知道比赛的胜负不是最重要的,同学之间应该团结,互相帮助才是最重要的,所有学生都应该向班长学习,慢慢便形成了良好的班级作风。
(三)对体育教学体系进行有效完善,把握教材特色中渗透的时机
当代阶段,最主要的就是对小学体育教育课程进行完善,不仅能够对体育教育与德育教育融合的效果进行监督,还可以提高老师教育课堂上的教学效果,从而对学生进行道德培养方面的加强。这一过程中,也可以让学生依次对老师进行评价,让老师也可以看见自己教育上的不足,从侧面也增强了老师积极工作的态度。在课堂上老师也不单单带着孩子“玩耍”,而是能真正传授给学生知识,让学生不断增加自身的意志品质,不仅对学生的道德素养进行了提升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帮助。也为国家培养创新性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德育教育是让学生有爱国主义、集体意识。正确引导学生有现代体育中的现代精神,培养学生互帮互助的良好品质,可以正确处理个人及集体之间的关系。例如:在组织“跳马运动”时,要正确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养成不怕困难和失败的精神及勇敢的心理素质。就比如一些学生在自身的条件看是可以完成跳跃动作的,但是就是不敢起跳。在面临更高的杆时,连跑都无法完成。基于这些表现哇完全就是心理素质不过关,因此,老师应该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直面困难,勇敢面对的坚强品质,消除心理障碍,培养其强大的心理素质。
(四)利用课堂规则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在体育课程教学当中,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十分广泛。但是任何一项体育活动,都有着相对严格的标准要求,只有通过规范化要求让体育课程顺利进行,才能够在体育课程当中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性以及纪律性。其次,体育课程的课堂规则不仅仅约束了学生的行为规范,还让学生在体育课程活动中主动接受德育教育,并且将其完全应用在体育课程当中,与教师之间相互配合,共同锻炼身体。例如教师让学生练习集体队形的同时,必须结合体育课程的课堂规则,全部集中在大操场,在学生与教师集合完成之后,学生根据教师的指令完成所有动作,并且对其进行练习。所以学生在课程的活动中,已经逐步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与学习习惯,进而在最大程度上达到了德育教育的教学目标。
(五)利用体育课本中的德教因素
在开展体育课程应用体育教材的同时,教材中涉及了诸多德育方面的理论知识。比如体育教材中有关跑步的案例,这就说明了教师必须培养学生坚持不懈与毅力坚韧的精神;再比如教材中有关于各种各样球类的案例,这就引导学生必须有勇气与信心;又或者以集体活动为例,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并且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与小组合作精神。所以教师必须结合体育教材的理论知识,在活动中进行德育教育,并且将思想与实际有效结合,进而让学生有着良好的体育精神。除此之外,在学生练习不同体育项目的同时,学生接受技能必须有一个过渡期,就在这时,学生会因为无法达到体育标准而丧失信心,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当中对学生不断开导与引导,并告诉学生只有敢于面对困难,才能够不断突破自我,这就使学生有着勇于挑战的精神。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只有将体育课程与德育教育进行融合,才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组织能力以及引导能力。其次教师需要结合体育课程的实际教学情况,让学生不断实践体育技能。将体育教学当中的问题全部解决完成之后,再将德育教育的教学理念与体育课程进行结合。不仅提升学生优秀品质及思想品质,也能有效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