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排球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之体悟中国女排精神

2021-11-22周亚利郑州理工职业学院

灌篮 2021年20期
关键词:中国女排女排排球

周亚利 郑州理工职业学院

高校开展的思想政治工作直接影响着高校培养人才的质量,一切工作必须围绕着“立德树人”来进行,要将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在教学的各个环节,确保实现全程、全员、全方位育人,积极融入到各专业、各学科、各课程的教学工作中。这些重要精神都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摆在了突出位置。体育专业课程教学作为高校和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践中融入思政元素是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应有之义和必由之路。那么在体教融合背景下体育专业排球课程思政课应该做什么、如何做就成为了高校教师新的研究领域,需要不断地深入探讨与推进。

一、女排精神概述

(一)具有顽强拼搏的战斗精神

我国女排具有顽强拼搏的战斗精神,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女排在各大比赛中取得佳绩令国人自豪。这些傲人的佳绩都离不开女排队员不懈奋斗、顽强拼搏、艰苦训练的过程。女排以“为国争光”为信念,在夜以继日的训练中学习、成长,为国家赢取更多荣誉。因此,女排精神值得我们赞扬与学习。在开展高校排球教学的时候,也需要充分发挥女排的顽强拼搏精神,遇到困难和挫折,不放弃、不退缩、坚持信念、勇于奋斗。

(二)具有持之以恒的敬业精神

我国女排具有持之以恒的敬业精神和一丝不苟的训练态度,连续蝉联五次世界冠军之后,中国女排没有恃宠而骄、放弃训练,仍然选择再次出国深造,继续提升排球的专业技能。在长期的学习和刻苦的训练中,中国女排的敬业精神令国人动容。每场比赛,每一次扣球,中国女排都把坚忍不拔的敬业精神发挥的淋漓尽致,就算在比赛中受伤,也从未放弃。从女排精神中,我们可以看到,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就能获得成功。

(三)具有不畏艰难的挑战精神

其实,纵观我国女排发展史,蝉联五次世界冠军,每次冠军的背后都隐藏了不为人知的艰辛。对于女排的努力,我们是有目共睹的,她们充分发挥了不畏艰难的挑战精神,永不言败,在世界人们面前展示了中国女排的大将风范,也为女排迎来了较大的机遇和挑战。原中国女排总教练郎平女士,在《女排精神》的TED演讲中说道:“中国女排精神不是和输赢有关,不是赢了就有女排精神,输了就没有。”也就是说,我国的女排具有不畏艰难的精神,挑战自我,也激励着一代代运动员前仆后继,为国争光。

二、高校排球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之体悟中国女排精神

(一)优化教学目标

排球课程思政的改革应以弘扬中国女排精神为核心思想,将思政教育作为粘合剂、补充剂、强化剂,来解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联系不够紧密、情感教育缺乏、品德培养和素质教育较为浅层的问题,充分发挥排球“体育”与“德育”的双重育人价值。思政改革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认知、技能、情意、品格、方法五个方面。在认知目标上,应增加学生对我国排球发展历史及中国女排精神内涵等基础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在技能目标上,注重培养学生踏实勤奋、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大局意识,能够分析并认识到场上不同位置、不同角色所需要承担的责任和使命;在情意目标上,强化学生在排球运动过程中的共情能力,尝试去体悟中国女排队员训练时的奋斗精神和比赛时的拼搏精神,增强爱国主义情怀、集体主义精神和体育审美能力;在品格目标上,培养学生能吃苦抗压和负重前行的意志、踏实勤恳的品格、不卑不亢的气节、遵守法规的正义、追求卓越的志向等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格修养;在方法目标上,启发学生去主动挖掘和探析排球运动中蕴含着的思政资源,通过翻转课堂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学会学习。对于教学目标的考核,应通过学生能将知识点和价值观点说出来,将技战术本领做出来,将中国女排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正能量践行和传递出来的具体形式进行评价。即通过实践参与、成果展示、行为态度的表现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进行评价,进而实现强身健体、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

(二)建立案例库,讲好女排精神的故事

通过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深挖排球课程中的女排精神,确定课程的思政元素,根据思政内容进行归类,做出女排精神的案例库。女排精神案例库反映了女排精神的内涵、核心、实质、精髓、基石以及新时代的价值。案例可以通过网上收集相关故事、视频等素材;也可以通过参观漳州、苏州排球博物馆和天津排球学院的历史展馆扫码听故事;同时也可以通过采访的形式记录老前辈口述的排球故事;最终,把这些故事收集成册,作为排球课程思政的案例库。每一个精神背后都应该有几个故事素材备用,当教师准备教案时,应根据本节课教案中情感价值观目标的内容自主设计融入女排精神的素材进行备课,使传统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转变成实践课中显性的教育模式,更好的帮助教师在课堂中落实排球课程思政部分的教学,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课程除了做好案例库,还要讲好女排精神的故事,同时要把控好故事融入的时间。实践课与理论课融入的故事时间不同,理论课可以通过长时间的观看视频、听老师讲述女排精神的故事,让学生完成本节课的思政目标与任务;而实践课以技术实践为重点,思政部分应强调融入讲述短而精的故事为思政目标,故事重点突出,便于学生理解。

(三)合理构建“学生-教师-教学效果”综合评价机制

较为健全的教学评价机制主要由学生学习情况评价、教师教学情况评价、教学效果评价三个方面构成。学生评价的内容应与教学目标相互呼应,主要是通过问答、考试、作业、调查问卷的形式,让学生说出来、做出来、写出来、传递出来的方式来进行评价。考虑到排球是集体运动项目和学习过程评价的重要性,因此,还应将整个排球班级的集体表现、出勤状况、课堂氛围、精神态度作为学生评价的重要部分。对教师的教学评价主要来自学生、教学督导组、同行专家、家长及社会方面,对教师的师德师风、教学行为表现、教学能力、课程思政能力等进行评价。对排球课程德育效果的评价应以学生评价、教师评价作为重要参考,并加以学生的人格完善、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因素为检验指标,通过学生一整个学期的体育课表现甚至是几个学年的体育课表现来对学生的思政教育效果进行持续性的调查和评估,从而得出更为客观系统的评价。“学生-教师-教学效果”综合评价机制,在结构上以学习情况、教学情况、教学效果为支柱,三者互为支撑构筑起了课程思政教学评价的基本维度,反映出了求学者、施学者、办学者三方的教育目标和价值实现;在内容上,建立了个体学习情况与整体教学效果的对比评价、教师教学情况与目标教学效果的对照评价、教与学的双向评价,形成了三方评价的互联互补,具有能较为全面且综合的评价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活动的优势。

(四)设计教学情境,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教师和学生等行为主体,在特定的情境下,围绕学习任务,通过多样化的互动促进学生形成深度理解的过程。其中,教学情境的背景、主体、知识、过程(学习活动)为核心要素。排球课程思政教学情境设计是根据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而确定,它是将隐性女排精神的思政元素显性化,帮助学生完成思政教学任务。排球普修课是以实践课为主的课程,其思政内容可以通过每节课的教学情境设计达到精神引领。如:在普修课教学比赛中,由教师为学生主动设计矛盾或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斗志,完成目标任务,体现团结协作、永不言败的女排精神。期间教师应实时观察受挫学生思想上的变化,及时干预,融入女排精神的故事进行案例教育,提高课堂中思政育人的教学效果。

(五)以体育学院为教学主体,多部门协同育人

排球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要始终以排球教学的学理性和体育特色为主,中国女排精神作为政治教育和价值引导的支撑点,应适时适当地贯穿和融入课程之中。排球课程需要进行思政化教学改革,但并不是在每一个时段、每一个知识点都要强调或附上思政教育的内容,要注意避免生搬硬凑、高密度和填鸭式的思政教育灌输,应积极运用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的方式,争取将排球课程思政讲得更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强化排球课程的德育功能,应当在党组织对课程思政建设的领导下,充分调动和协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相关主体,如学校、党委宣传部、体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务处、科研处、校园信息化网络管理中心、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学生、家庭、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协同合作,推动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方位的多元协同育人体系,建立常态化管理及长效保障等配套机制,才能促进体育课程思政的改革创新与发展。

三、结语

现如今,中国女排精神已经和我国的体育文化融为一体,并在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中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而随着女排精神的发展,它早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体育本身,而是已经广泛的渗透在我国的各个领域中,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接受着滋润和洗礼。在新时代体教融合新模式的背景下,把女排精神思政元素融入到高校“排球”普修课程中,是对高校开展“排球”课程思政建设的初探,通过弘扬女排精神来践行中华体育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达到实现体育育人价值最大化。

猜你喜欢

中国女排女排排球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教案
中国女排《夺冠》之路
女排精神,历久弥新
女排世界杯夺冠电视观后作(外四首)
中国女排:争夺奖牌往上冲
永远拼搏的女排精神
事件
王者归来
最复杂的迷宫
郎平,永远花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