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提升信息应用水平 精心打造数字校园

2021-11-22太原市万柏林区公园路小学郭文亮

山西电教 2021年4期
关键词:校园数字学校

太原市万柏林区公园路小学 郭文亮

太原市万柏林区公园路小学创建于1964年,现有教学班46 个,教职员工150 人,学生2600 余名。建校以来,在区委、区政府和区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和关怀下,经过几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学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先后获得国家、省、市、区级荣誉300 余项。2017年,被评为首届全国文明校园;2018年获得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示范点称号;2019年获评山西省中小学党建示范校培育单位;2020年被确定为山西省中小学数字校园示范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文明创建”“感悟教育”“数字融合”“家校共育”“研学实践”五大办学特色。

一、充分认识数字校园建设工作在学校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众所周知,进入21世纪以来,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以及区块链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同时也对教育的变革与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必将重塑教育的理念、文化和生态。教育部2018年发布的《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和2019年印发的《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 的意见》,就是从国家战略层面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变量,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的中国方案。

在这样的社会历史背景下,数字校园走进中小学校势在必行。学校作为一所省会城市学校,开展数字校园建设的实践和探索,必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带动意义。

二、数字校园建设的设施环境情况

学校于2016年就编制了信息化五年发展规划,每年从公用经费节约100 万元用于信息化建设,2019年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山西省数字校园试点学校。区委区政府给予高度重视,于2019年投入1509万,按照数字校园建设指标体系,改善和提升公园路集团校数字校园支撑环境。经专家组验收,基本达到山西省数字校园建设标准。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实践,公园路集团校三个校区之间实现1G 专线互联,全校实现支持IPV6 协议下的有线、无线网络全覆盖。拥有精品智慧录播教室有1 个,移动录播3 套,常态录播教室99 个,智慧黑板全覆盖。建设了1 套教学AI 分析系统,1 套巡课系统,2 套物联管控系统和3 套校园安防系统,基本实现了以万柏林智慧教育云平台为依托,数字校园从硬件建设到软件配套,从教学教研常态应用到行政物品管理的整体应用体系。

学校云平台可用一朵基础云、两类智慧环境(基础网络环境和支持教学的空间环境)、三种资源库(8.9 万条的公共资源库、体系化的优质课件、2300余篇教案与550G 的优质视频组成的校本资源库、个人资源库)、四套智慧应用服务(智慧教学应用、智慧管理应用、智慧评价应用和智慧服务应用)来概括。学校在现有信息技术应用基础上,积极探索,与第三方合作,量身制定适合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模块和功能,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随着学校数字校园建设的不断发展,在实现信息化常态应用的基础下,我们组建数字校园建设领导组,强化顶层设计和教育教学融合创新,设立数字环境下的教育管理、教学管理、学生创新创造、德育工作等四个小组。以管理团队建设和制度建设为保障,将信息化应用纳入教师日常考核体系中,与年度评优、评先、绩效挂钩,推进学校数字校园建设的健康发展。

三、学校数字校园的应用实践

学校紧紧围绕“以爱育爱,让每一个孩子都成长为最好的自己”的办学理念,始终坚持“深化应用,融合创新”的基本思想,以万柏林智慧教育云平台为基础,通过多类应用的使用,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实践和探索。

1.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方面

行政管理方面,在校园空间中完成行政通知公告、办公用品申请审批、师生档案管理等多部门、多维度的过程性记录,实现办公管理数据化,为数字校园行政管理资料延续性提供保障。

教学管理方面,通过智慧录播系统完成日常巡课、课程存放,校领导可随时查看了解教师教学状态,督促教师认真上课,提高课堂效率,减轻管理者、教研主任听课负担。

后勤管理方面,建设故障上报系统应用,教师通过APP 上报问题,信息会自动分发给不同类型的专业维修人员进行维修,管理人员可在任何地点通过手机对维护过程进行跟踪与督促。

校园安全方面,一键报警终端、视频监控统一接入平台,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对接公安110 接警平台,地震、消防演练等应急事件实现平台和手机端联动,安全数据互联互动,为校园安全保驾护航。

2.教师教学与专业发展方面

(1)实现了教师备、授课方式的转变。在网络环境支撑下,教师遵循学校提出的“感悟教育‘六二六’课堂教学”模式,通过云平台完成资源查找、筛选、备课等课前准备,形成体系化的校本资源库。上课时,教师“赤手空拳”走进教室,进入空间便可开始课程讲授,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转变。

(2)主动开展“三个课堂”实践。“三个课堂”是运用现代网络技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重要举措。公园路集团校在三个集团校、其他市县之间开展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和名校网络课堂实践。2019年学校为省电教馆(山西省教育技术与评估监测中心)录制音乐、美术扶贫课12 节,同时邀请万柏林区教研室协助从同区其它学校调用12名教师参与录制共计24 节,帮扶开不全开不齐音美学科的农村学校,受到一致好评。

疫情期间,我们在全校各个年级和各个班级开展了线上教学,录制精品课260 余节,参加比赛的精品课70 节,上传优质资源100 余节。

(3)助力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打破时空限制,实现无界限网络教研。在网络环境下,所有教师的教学资源、教案、微课、学习笔记、心得体会、案例反思均可共享,提供给教研组开展教学研讨,有效实现同伴互助。同时也使得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三位一体的教师专业发展之路走得更加坚实、平稳。

教师和学科组及时在平台上发布教学中遇到问题,或寻求帮助或分享教学收获,全体教师随时参与讨论解决问题,或学习他人的成功做法,这样的“小教研”及时、有效,直接助力一线教师。

教研室定期发布有价值的话题供老师们研讨,分享教学智慧;发布精品课、优秀教学设计,引导教师观课议课,开展“大教研”。本学期,举办了微课大赛,共收到精品微课100 余件。评选其中有代表性的课例上传平台,供教师学习、研讨。今年正值中国共产党建党100 周年,我们在平台展播“党史学习与思政课融合”录播课例,教师利用平台自主学习、发言、交流、记录心得。网络教研活动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的教研工作常态。

现在教师们的常态课可以通过回看教学实况录播进行反思,还可以参考AI 分析数据评估课堂效果,分析学情,掌握班级教学具体情况,开展差异性和个性化教学,实现师生共同成长。常态录播系统的应用,改变了原有的师带徒听课模式,在巡课平台直接观课议课,了解青年教师常态课实情,及时指导,促进快速成长。

为了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加强应用培训,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坚持每周进行一项应用培训或者考核。先后请运营讲师入校为教师做了36 场多层次应用培训,参训教师累计达到2000多人次,通过线上完成作业任务,对教师的操作能力进行考核。同时,我们还组织全体教师参加了教育部信息技术2.0 能力提升能培训,参训136 人全部合格。学校已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特别是融合创新能力,纳入每月的绩效考核,以此激励促进教师信息素养提高。

学校教师和三年级以上学生“人人有空间”。我们建立各种形式的“班级空间”“创客空间”、社团活动空间等。这些空间,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4)守护教师身心健康,减轻教师工作强度。2019年,万柏林区云平台在原有的功能基础上增加了心理服务板块,学校安排专职心理教师每学期对全校在岗教师进行一次线上传统心理量表和线下心理健康测评,进行潜在心理健康状况筛查工作,及时预警干预,保证教师心理健康。

学校为每个教室安装了IP 广播,教师耳麦可以通过蓝牙自动连接,教师的讲课声音便会经由教室IP 广播定向广播出来,音质和音效都能得到保障,从而减轻教师的工作强度。

3.学生学习与素质培养方面

(1)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学校依据教育部对学校的教学行为规范要求,运用网络技术,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师生互动交流方式以及探究问题的途径,许多问题当堂便可解决,课后作业相对减少,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自主、协作和探究性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减轻学生负担。

(2)开展智慧课堂实践。校园数字环境提升后,学校在一年级开设了四个平板电脑实验班。主要做法是:课前发送微课和预习内容,课中实现互动和当堂检测,课后布置适量的读写作业。语文学科通过开展八岁能读会写实验,提高学生识字数量,实现提前读写。英语教学中实现了人机对话和发音纠正,加强了口语练习。平板电脑的应用助力互动、统计和当堂快速检测,提升数学教学质量。目前这些实验正处在总结测试阶段,我们将利用实验数据从中总结、探索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的做法和规律。

(3)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从去年9月开始,利用万柏林智慧教育云平台每学期一次对四--六年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评,根据量表测评排查结果,结合学生平时表现,我们建立了问题学生档案并进行跟踪关注。对心理有困扰的学生,学校在每周二下午对这些学生进行线下心理健康个体辅导,家长也可直接在云平台上进行预约心理咨询服务。线上线下相结合有效地提升了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建立了学校家庭系统的心理支持体系。

(4)探索家校共育新途径。家校共育是多年来学校的优良传统,随着数字校园的建设,特别是针对疫情后环境条件制约,我们努力探索家校共育的更有效机制和方法。为了保证学校的健康安全,我们学校将每周五定期开展的家长读书会从线下转到了线上。读书会形式的改变并没有减少家长学习的热情,相反参与的家长更多了,学习更便捷了。利用平台,本学期家长读书会《七个好习惯教出优秀学生》已进行了8 次,受益家长共计1027 人,帮助家长解决了家庭教育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受到了广大家长的充分肯定。学校家校共育工作也多次被新闻媒体报道,为学校发挥教育的社会功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5)培养科学创造精神。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学校建立的创客教室和3D 打印室,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构想和设计,制作出自己想要的产品,享受创造成功后的喜悦。

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合作精神,学校创建了一个可以通过物联网进行远程管控的无土栽培空间,选拔部分热爱科学探究的学生组成无土栽培小组。小组同学对此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亲自动手在园区内播种、施肥,通过物联网管控平台掌握植物生长的温度、湿度等因素,现场观察植物发芽、生长过程,开展探究性学习,撰写科学小论文。

学校还为学生开辟了一方感受宇宙星空的穹隆,可以仰观灿烂的星空,感受宇宙的浩瀚无垠,获得对有关星体的认知,从小培养少年儿童热爱天文的浓厚兴趣。

(6)涵养学生爱国情怀。为了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宗旨,我们充分利用学校的有限空间,运用灯光和声控技术建成“一带一路景观区”。在这个区域里,同学们可以对“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和风土人情进行深入的细致的了解,借以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全球思维。学生也可以通过脚下的玻璃橱窗看到中欧班列的模型,感受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从小树立起为中华民族崛起和腾飞而努力学习的远大理想。

我们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学校的每一面墙壁,每一处花木都变成育人的元素,使其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一代新人服务。上文提到的无土栽培实验室、宇宙星空穹顶、“一带一路”景观模型,均可通过物联网管理系统在手机端统一管控。

4.教育教学评价方面

学校目前尝试通过AI 分析系统对学生行为习惯和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进行数据采集分析,依据学生课堂注意力持续时间长短的数据来分析教师的知识讲授是否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依据学生的面部表情分析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依据学生对有关作业的解答结果判定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而帮助教师调整教学策略等。

5.守护校园安全方面

校园安全是学校的头等大事,必须放在学校一切工作的首位。学校的数字校园安全系统通过遍布于学校各个角落的摄像镜头和物联管控设备全方位、无死角、全天候地守护全校师生的安全。学校里各个教室、楼道、楼梯、过道的人员进出和拥堵情况都能在相应部门看到,并能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广播和手机端做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与此同时,数字校园本身的安全问题也是我们丝毫不能马虎和掉以轻心的事情。有责任、有义务做好校园网络的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确保校园网络平稳、顺畅运行。

四、设想与愿景

学校将以本次现场会为起点,认真贯彻落实省教育厅有关数字校园建设的精神,结合学校具体实际,以提高全体师生教育信息化素养和能力为抓手,以教育信息资源建设和开发应用为重点,努力打造数据化、网络化、物联化、移动化的优美智慧校园: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为载体,全面提升五个办学特色;努力探索“三个课堂”,促进教育均衡发展;逐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数字校园模式;探索智慧校园的发展路径,构建融合创新的教育体系。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公园路小学将在数字校园建设的道路上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校园数字学校
答数字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数字看G20
学校推介
成双成对
数字变变变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