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高校基层工会组织作用发挥的因素及对策分析
2021-11-22淮阴师范学院董伟
文/淮阴师范学院 董伟
高校基层工会组织是我国高校治理的重要组织之一,在发扬教职工民主权利、维护教职工权益和强化高校校园治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步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高校教职工所处的环境发生了改变,因此对基层工会工作也提出了挑战。如何挖掘工会潜力、增强工会活力、提高工会能力是新形势下高校基层工会亟待解决的难题。
一、现阶段高校基层工会工作面临的困境
目前,我国已经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全面改革攻坚进入深水区;高等教育逐步步入大众化发展的快速轨道,教育改革逐步深入推进,易引发各种矛盾和问题,致使高校基层工会工作不易开展。
(一)工会工作日益边缘化,高校党政对基层工会组织建设不够重视。由于高校的办学实力和整体排名基本上是由学科实力和科研成果来彰显的,因此多数高校都很重视“学科建设”与“科研发展”而容易忽视学校的发展、教师的成长,从而使工会工作处于边缘化。
(二)基层工会参与决策不充分,发挥作用不明显。基层工会的基本职责包含参与制定学校的规章制度以维护教职工的切身权益,但由于多种现实原因,许多高校基层工会仅被视为学校党群工作中组织教职工文娱活动的一个部门,基层工会职能被局限于丰富教职工业余生活,院系基层工会对院系党政工作参与度不高,参与决策的效果不显著,这对于基层工会工作的持续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三)基层工会活动任务不明确,缺乏强有力的机制。目前,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高校基层工会干部需要面对更加复杂的情况,化解多方面的矛盾,兼顾多方面的利益,处理好上级工会组织、本单位党政领导、本单位教职工三方面之间的关系。然而,目前多数高校基层工会因为投入不够充足、机制不够完善,多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开展活动,不能够充分满足广大教职工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工会组织发挥思想政治引领作用的特色要求、针对性要求更是相距甚远。
二、制约基层工会组织作用发挥的因素分析
高校基层工会组织是我国高校治理的重要组织之一,发挥着发扬教职工民主权利、维护教职工权益和强化高校校园治理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但是有一些历史和现实因素总是影响制约着基层工会组织在高校治理工作的地位与作用发挥,深究起来,有外在因素,也有深层的内在因素。
(一)外在因素。高校基层工会自身建设中存在的短板制约其作用发挥。第一,工会干部队伍人员有限,服务态度不到位。除了学校工会干部,院系基层工会工作人员基本都是兼职的,首先要做好本职工作,然后还要花费额外的精力和时间承担院系工会工作,但是他们得到的与其付出总是不成正比,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兼职工会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导致基层工会整体凝聚力不足。第二,工会干部思想认识不足,工会工作缺乏活力。部分高校基层工会干部缺乏工会工作的专业知识,对基层工会的性质和作用没有深入了解和研究,导致对基层工会的工作方法和特点认识不到位,基层工会工作因此得不到充分重视,相应地也无法调动相关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如此循环往复,导致工会干部对基层工会工作缺乏活力和激情,教职工的相关权益也无法得到很好的保障。第三,基层工会组织管理不当,制度落实不到位。高校基层工会干部由于思想认识不同,素质也参差不齐,教职工的权益得不到保障;有些工会干部工作方法还严重滞后,工作理念不够创新,严重影响工会作用的发挥。第四,基层工会经费不足,活动开展不到位。由于现实原因导致党政领导对工会工作不够重视,经费不足导致工会开展活动的频率和质量。此外,宣传力度不足,准备时间仓促;福利不够丰富,吸引力小;这些都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工会作用的发挥。
(二)深层因素。高校治理观念和治理体系存在的不足严重制约高校基层工会组织功能作用的发挥。第一,高校传统治理观念的影响。我国高校以公办学校为主,一般易受传统治理理念的影响。学校管理层习惯将师生员工作为管理对象,而不是视为共同治理学校的平等主体,致使包括基层工会组织在内的群团组织也缺乏主动要求平等参与学校校务治理的民主治理意识。习总书记在党中央的群团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群众组织要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挖掘服务资源,坚持从群众需要出发开展工作,更多把注意力放在困难群众身上,努力为群众排忧解难,成为群众信得过、靠得住、离不开的知心人、贴心人。”从习总书记讲话中可以看出,群团工作服务的关键在于满足“群众需要”,要弄清群众的需求,才能更好地提供服务。基层工会应该立足本职工作,坚持从群众的需要出发,“强化服务意识”“努力为群众排忧解难”才能成为群众“信得过、靠得住、离不开的知心人、贴心人。”第二,高校传统治理体系的影响。原则上来说,我国高校的民主治理体系应该是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治理主体平等广泛参与的体系结构,但一直以来受“行政化”思维和行政主导的模式的影响,导致校内民主监督体系不够完善、民主评价体系不够健全,各民主治理主体难以有效地参与到治理学校各项事务中去。
三、新形势下促进高校基层工会组织作用发挥的对策
新形势下高校基层工会工作日益呈现复杂化、多样化的态势,促进高校基层工会组织作用发挥的对策除了加大工会经费投入、工作人员投入等基本办法外,关键还是要从工会自身建设着手,改变传统观念,科学化、制度化地打造工会特色品牌。
(一)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落实和保障高校基层工会在学校中的民主治理地位。高校基层工会是学校民主治理工作体系的重要主体,要不断提升自身理念,对自身的民主政治职能正确定位,才能真正推进基层工会组织参与到高校治理工作中去。有学者提出,“首要的治理问题便是动员这些主体彼此解决共同面对的难题。”这也就是说,学校治理工作不仅是党政领导的事,也是全体师生员工的事。每个组织、每个个人都是利益共同体,都是学校工作治理者,也都有权利与义务参与到学校治理工作中。作为高校治理工作的重要主体,基层工会组织有权利、也有义务参与学校治理工作的全过程。
(二)建立健全高校基层工会的工作机制,实现基层工会组织制度化、科学化和现代化。首先,基层工会可切合实际建立适合校情的工作机制。为有助于校院党政领导及时准确地掌握学院教职工的信息,为基层工会及时提供人力、财力与物力等多方面的现实保障,可尝试建立校院党政领导与教代会代表、教职工代表定期或不定期协商的工作制度。其次,建立完善基层工会干部选拔晋升机制,保证其相对独立性。选拔一些讲奉献有思想有能力的教职工从事高校基层工会工作,探索工会干部工资收入多元化,切实维护工会干部的合法权益,这样也能有助于基层工会组织全力维护全体教职工的合法权益。最后,加强基层工会组织、人员的考核机制。明确考核指标,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指导基层工会组织转变工作思路,转变工作方法,更符合现实工作实际需要。
(三)结合高校特色和工会自身实际,全方位、多层次地打造高校基层工会特色品牌。“当前,高校中不同的基层工会,代表着不同的知识背景,工会成员也有着不同的知识结构,基层工会与基层工会具体情况也不尽相同。”也就是说,高校基层工会组织开展工作要充分了解教师个人特点,充分了解本单位的学科特点,将单位发展与教师个人发展紧密结合,形成优势互补的良性循环。时代在变迁,互联网已经完全融入高校师生学习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基层工会要真切认识到工会所开展的活动不能仅局限于竞赛等形式,而是要及时调整创新工作方式,打造适合单位学科特点的特色品牌活动。
四、结语
高校基层工会工作基于身处高校的原因,有其独特的工作规律。因此,基层工会和工会干部要进一步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从高校基层工会自身建设着手,结合建设和谐校园与服务人才发展的长远战略目标,整合资源壮大力量,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使工会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服务于教职工的真正需要,服务于高校的工作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