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校师资队伍建设路径探究
2021-11-22中共内蒙古兴安盟突泉县委党校徐红梅
文/中共内蒙古兴安盟突泉县委党校 徐红梅
党校(行政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对党员和党员干部进行培训、教育的学校,各级党校承担着9000多万名党员和党员干部的培训任务,是新时期党员和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主渠道。按照《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的界定,基层党校是培训乡科级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领导人员、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和基层党员的县(市、区、旗)委党校,据2019年12月统计,全国共有县级市374个,1636个县(自治县、旗、自治旗、特区和林区),852个市辖区,共有基层党校2862所。由于党校系统培训干部的层次性,村级干部和乡镇干部接受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培训的主渠道就是基层党校,村级干部和乡镇干部能不能及时准确的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贯彻落实到基层,关键在于基层党校有没有一支过硬的师资队伍。进入新时期以来,我们党对于干部培训工作高度重视,从培训内容到培训方式、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等都做了制度安排,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又把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上升到国家根本制度的高度,但目前作为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理论宣传和开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为主要力量之一,基层党校的师资队伍现状和完成高质量的培训任务之间还存在很大差距,深入挖掘基层党校师资队伍建设当中存在的问题,探究基层党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制度路径,这对于解决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讲“最后一公里”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新时代基层党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自从1924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所党校——安源党校诞生以来,我们党就高度重视党校师资力量的建设,当时在安源党校担任老师的是中共安源地委书记兼宣传部长汪泽楷、地委组织部长任岳、新任青年团安源地委书记袁达时等,刘少奇也曾到党校授课。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际国内形势和党员干部结构的变化,我们党对党校师资力量的建设也越来越重视。2008年10月,中央颁布《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其中对党校的队伍建设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条例》指出:“队伍建设是党校事业发展的关键,队伍建设的重点是教师队伍建设”。2019年,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条例中对党校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专职为主、专兼结合”的要求。2015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意见》出台,其中对党校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拓宽教师来源渠道”的要求,伴随着党校条例和规章制度的出台,党校事业的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进入新时期以来,随着党的伟大工程建设的不断推进,党校的培训主渠道作用的日益突出,也暴露出了基层党校在师资队伍方面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师资队伍来源渠道单一,对高层次人才没有吸引力。作为培养基层党员干部的学校,党校教师的平均学历在理论上应该高于当地干部的平均学历,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基层党校的作用。目前基层党校师资队伍的来源主要有事业编公开招录、在当地教育系统当中公开遴选、从其他单位调入几种方式,对于公开招录的人员,由于党校教师对专业要求比较严格,如果对学历要求太高,必然导致报考人数达不到开考要求,所以基层党校教师公考招录的学历要求只能放宽。对于从当地教育系统当中公开遴选和从其他单位调入两种方式,由于基层党校所在的旗县市对于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高层次人才本身就缺乏吸引力,很多高层次人才都流向了待遇优厚、发展空间更广阔的发达城市和地区,所以通过这两种渠道也达不到选拔高层次人才的目的,导致基层党校师资水平“先天不足”。
(二)工作任务繁重。全能型的基层党校教师缺乏做好工作的必要资金保障,影响了基层党校教师自身理论素养提升。近年来,基层党校承担的培训任务越来越繁重,有限的师资力量除了要完成培训任务外,还要承担当地政府部门分配的例如脱贫攻坚、党建等其他任务,这就要求基层党校教师个个都是全能型教师,既要完成授课任务,又要完成其他工作;既要宣讲自己擅长领域的专题,又要随时准备接受自己不熟悉、甚至一无所知的新专题的备课任务;既要完成既定的常规班次的授课任务,又要及时完成临时分配的时限性非常短的专题,造成教师疲于应付,讲课质量不高。基层党校的培训经费有限,资料严重不足,日常的理论积累远远不够,时限性要求高的专题大多时候都是靠从网上找资料,备课时间充足的专题购买资料的资金也非常有限,根本满足不了备课需求。教师每年出去培训的人数不多,一般不超过教师总人数的30%,且大多是不超过一周的短期培训,有些骨干教师因为授课任务多,根本没有机会出去培训,这就导致了基层党校教师理论素养跟不上培训要求,大多时候都是照本宣科,只求不走样,不奢求弄通讲透。
(三)发展空间狭小,造成人才严重流失。干部的发展空间无疑要从个人自身价值的实现和待遇的提升两个方面来考虑,基层党校教师职务晋升机会较小,按照《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的规定,党校主管业务的副校长原则上要从党校教师当中产生,主管业务校长由于专业限制,基本上提拔起来就一直在党校工作到退休,导致党校教师基本上提拔无望。从工资待遇上来看,基层党校教师的高、中、低级职称比例一般为1:2:2,高级职称的比例最高为20%,有的基层党校还达不到这个比例,职称到副教授就没有晋升正教授的机会,原因有两个:一是基层党校没有正高指标。二是晋升正高的条件对于基层党校教师来说,过于严苛,脱离基层党校的实际情况,导致基层党校教师感觉前途无望,纷纷参加国考或调离党校,造成党校教师严重流失。
(四)缺乏必要的教学科研激励机制,教师积极性和竞争意识不强。基层党校资金紧张,教学科研物质激励机制没有明确的文件规定支撑,党校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跟提拔晋升没有必然的联系,基层党校教师在教学科研方面干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教师工作没有积极性,创先争优的意识缺乏,导致基层党校整体教学科研能力不高。
二、新时代加强基层党校教师队伍建设的路径思考
加强党校工作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建设过硬的基层党校教师队伍,探索用制度建设来保障党校事业发展,从而打造一支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基层党校教师队伍。
(一)规范基层党校教师的引进渠道,及时补充基层党校师资力量。基层党校教师的引进途径没有规范的文件规定,有很大的随意性,要建立通过绿色通道引进硕士研究生加强基层党校师资力量的制度安排,并从留住人才的角度探索制度设计。完善公开招录基层党校教师的条件要求,抬高报考门槛,保证考录教师的基本素质符合党校的教学要求。健全从学校或其他单位遴选党校教师的制度,探索建立业务能力考评组制度,考评组的考评要有权威性,并发挥实效,把真正适合党校教学工作的人才选拔到党校。要建立基层党校教师及时补充制度,从根本上改变以往基层党校进教师难、现有教师工作压力过大的问题。
(二)完善基层党校教师理论素养提升的制度保障。提高基层党校教师的理论素养是更好地完成培训任务的根本要求,要建立党校教师理论素养提升的制度路径,把教师的培训经费列入财政保障范畴,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改变以往基层党校的学员培训经费和教师培训经费捆绑的方式,而且要从培训层次、培训时间上给予制度设计,让基层党校教师能够走出去开阔视野。要建立基层党校年轻教师到基层挂职制度,提高党校教师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和对理论的理解能力,使专题内容不脱离实际,增加吸引力,提高教学质量。
(三)改革现有基层党校教师职称评聘办法,增加晋升渠道,提高基层党校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要改变基层党校高、中、低职称比例跟当地教育系统保持一致的做法,提高基层党校高、中级职称比例,按基层党校实际设置正高职称岗位,党校系统要按照基层党校教师教学工作实际,制定合理可行的基层党校教师评聘正高职称标准,不能搞一刀切。要加强基层党校教师队伍的人员流动机制,使那些兢兢业业工作、表现突出的教师有晋升空间,提升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四)建立从上而下的党校系统考核机制。将基层党校教师培养、职称评聘以及提拔重用等情况纳入考评范围,加强地方政府对基层党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视。基层党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成效直接取决于当地政府对党校的重视程度,要建立系统内科学完善的考核制度,用统一的标准对基层党校进行考核,并把考核结果纳入到对地方政府的评价范畴,以此推动基层党校师资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