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蓝诗玲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2021-11-22谢佳
谢 佳
(湖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7)
一、《孔乙己》与译者蓝诗玲
孙伏园在《鲁迅先生二三事》中记载:“我曾问过鲁迅先生,其中(指《呐喊》),哪一篇最好。他说他最喜欢《孔乙己》,所以译了外国文。我问他的好处,他说能于寥寥数页之中,将社会对于苦人的冷淡,不慌不忙地描写出来,讽刺又不很显露,有大家风度。”(孙伏园,1980)代表了“20世纪短篇小说艺术最高水平之一”的《孔乙己》(钱理群,2003),全文用词十分精简,只用了两千余字,就将孔乙己的迂腐书生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
1956年,外文社首次出版了《孔乙己》的英译本,译者为杨宪益夫妇。2009年,由英国翻译家、汉学家蓝诗玲(Julia Lovell)所译的《鲁迅小说全集》出版,《孔乙己》收录其中。在谈到自己的翻译理念时,蓝诗玲认为,对于译者来说,忠实于原著与忠实于目标读者同样重要。如果要忠实于原著,译者的翻译应该尽可能地认真及准确;然而,译者在翻译时,对原著必定有自己的解读,译者要通过目标语言,传递给目标读者该作品的文学精髓。因此,忠实于原著与忠实于目标读者,这两种不同的要求很难同时满足,这也是蓝诗玲在翻译《孔乙己》时遇到的最大挑战。(张汨,2019)
二、《孔乙己》蓝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廖七一教授曾指出,文化负载词是指各民族文化中所特有事物的词语,由历史积累而来,具有民族性、独特性(廖七一,2000)。中西方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此,对于文化负载词,译者很难在目标语言中找到完全对应的表达方式。文章以《孔乙己》蓝诗玲译本为例,重点研究文中物质、社会和语言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一)物质文化负载词
物质文化负载词,是各种物品的指代词语,这些词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相关,具有民族独特性。文中出现的主要物质文化负载词有: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a substantial bar,squared off at the corners)、四文铜钱(four coppers)、盐煮笋(salted bamboo shoots)、短衣帮(short-jacketed manual labourers)、长衫(long scholar's gowns)、咸亨酒店(the Universal Prosperity)、伙计(assistant-barman)、掌柜(the manager)、黄酒(yellow liquor)、蒲包(a rush sack)、书籍纸张笔砚(the books,paper,brush and ink)、粉板(the credit slate)。
对于以上物质文化负载词,为了便于西方读者的阅读和接受,译者大多采取了意译,必要时进行了补充说明。如: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曲尺,一般是直角尺,一边长一边短。译者用“squared off at the corners”来解释曲尺的形态,采用了西方读者更容易接受的文化意向。又如,译者用“brush”来译“笔”,符合古代人用毛笔书写的事实。粉板,是旧时店铺常用以记事的小板子,可用粉笔写字,能随写随擦。译者用了“credit”这个词形象地说明了这块板的功能。
(二)社会文化负载词
社会文化负载词,是有关人们社会生活的词语,具有很深的时代性和民族性。文中出现的主要社会文化负载词有:服辩(a confession)、端午(the Dragon Boat Festival)、中秋(the Mid-Autumn Festival)、年关(the end of the year)、不会营生(had no head for any other kind of business)、讨饭(beg for food)、替人家抄抄书,换一碗饭吃(he could have scraped by,copying out books)、荐头(the connection who had wangled me the position)、进学(past even the lowest grade of the imperial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How come you never managed to pass an exam?)、丁举人(Mr Ding,the magistrate)。
以上例子中,“进学”“秀才”“举人”都属于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专有词汇。“进学”是指考入府、州、县学,做了生员,也叫“中秀才”。译者用“past even the lowest grade of the imperial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准确地译出了“进学”的含义。明、清时,“举人”是指中了乡试的人,有当官的资格。译者用“the magistrate”(牛津词典:an official who acts as a judge in the lowest courts of law)来翻译“举人”,基本对等。
(三)语言文化负载词
语言文化负载词,是有关各民族语言的词语,因为各民族语言具有不同的语法、语音、语义等,形成了不同的表达方式。如汉语中与各种政治历史典故相关的词语、各种方言中的固定表达、俗语、成语、歇后语、双关语及叠词等。(张健壮,2019)请看以下几句话:
例1:
原文: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
译文:His speech was so dusty with classical constructions you could barely understand him.
例2:
原文: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
译文:“poverty and learning,oft twixt by jowl”,etcetera,etcetera.
例3:
原文: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
译文:incomprehensibly classical splutter
例4:
原文:多乎哉?不多也。
译文:Are the beans multitudinous in abundance?Multitudinous in abundance they are not.
之乎者也,是汉语文言文中常见的助词,是中国古代社会的读书人常见的说话方式,目的是彰显其学识与修养。现在多用这个词来讽刺别人说话喜欢咬文嚼字,或者说话写文章半文半白。鲁迅在文中多处描写孔乙己说话习惯满口之乎者也,用以讽刺孔乙己迂腐的书生习气。译者用“classical constructions”“oft twixt by jowl”“classical splutter”分别翻译原文的“之乎者也”“者乎”“之乎者也”,基本上译出了孔乙己的学究气息。然而,译者用“Are the beans multitudinous in abundance?Multitudinous in abundance they are not.”来译“多乎哉?不多也。”形式上不够简洁,没有体现文言文的特征,也不能充分体现孔乙己说话喜欢用“之乎者也”的酸儒和卖弄。
此外,文中同音异形异义字“茴”和“回”的翻译也是一个难点。
例5:
原文:茴香豆的茴字,怎样写的?
译文:How do you write“aniseed”?
例6:
原文:谁要你教,不是草头底下一个来回的回字么?
译文:Anyway,it's just茴 hui,the hui for“return”,with the grass radical on top,isn't it?
例7:
原文:回字有四样写法
译文:all four ways of writing hui
例5中,因为中英文的差异以及汉字特殊的结构,“茴字”难以翻译。译者没有译出“茴字”,只用“aniseed”译出了“茴香豆”。例6中,译者不仅用“with the grass radical on top”译出了“草字头”,还用“the hui for‘return’”译出了“来回的回字”,另外,译者增译了一个“it's just茴hui”,用以补充上一句中省译的“茴字”。例7中,因为上文中出现了“the hui for‘return’”,因此译者直接用“hui”来译“回字”。
三、结语
蓝诗玲在《鲁迅小说全集》的《译者注》中写道:为了提高文本的流畅性,我尽量减少脚注和尾注的使用。我觉得,在不影响整体语言准确性的前提下,没有大量脚注和尾注干扰的译文,比逐字逐句的翻译,读者需要频繁查看注解受其干扰的译文,更能忠实地再现原文的阅读体验(Julia Lovell,2009)。蓝诗玲“遵从西方诗学观、关照普通英语读者阅读习惯和审美情趣”,对《孔乙己》中出现的文化负载词采取归化的翻译策略,使译文符合目的语的表达方式,“非常重视译文的可读性”(王洪涛,王海珠,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