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情感化个性作文的实践研究
2021-11-22徐苏琪
⦿徐苏琪
当学生们能够以个人情感为基点来观察万事万物,那么学生们的眼中所见都能够成为写作时的素材。作为小学语文老师,我们需要系统性地研究不同场景下的情感解读与表达,让学生们尽可能地掌握情感化个性作文的写作方式,从而写出优质的、富有个人情感内容的个性化作文,切实提升自我的写作水平。
一、什么是情感化个性作文
通过学生们对于事物的情感来引导学生们解读写作素材、组织写作思维、优化写作内容,形成以我手写我心的写作模式则是情感化的写作表达。而每一个学生们对于同一事物、同一情感都会有不同的解读,这种个性化的差异也会使每一位学生的作文都各不相同,能够摆脱千篇一律的作文论调。
二、情感化个性作文的优势
(一)充分发挥学生们的学习自主性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革新,学生们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也越来越得到重视。而情感化个性作文是基于学生们自我情感的表达下进行写作的,学生们就可以依据自己的想法选择想要的写作内容、表达方式和作文文体,因而学生们有了更多的自我选择、自我发挥的空间。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了教师为学生们限定的写作框架,学生们更容易发挥自己的学习自主性,使更多富有创意的文章诞生。
例如,在教学统编版五年级下册《他________了》这篇习作时,学生们就可以根据自己对情绪变化的联想、自己对心情产生的情感诱因进行展开式写作。和传统写作教学中教师限定的情感表达的框架不同,学生们在个体情感自主的情况下,会写出引发心情的起因、心理活动之类的多样化角度,甚至会出现关于情绪变化的深度思考与总结。在以上案例中,情感化个性为学生们留下了更多学习自主性的发挥空间,学生们通过个人情感能够自主选择展现出不同的文章内涵。
(二)深度挖掘学生们的思维个性 情感化个性作文是基于学生们对于熟悉事物的情感而展开的,这就要求学生们在写作时要对自己的生活实际相关经验进行反思和整理,深度挖掘自己的写作材料,思考自己的情感输出。小学生们的生活往往是丰富多彩的,只是学生们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当学生们有机会去认真整理时,不同的经历就会变成学生们个人独有的个性化写作材料,思维的个性就使得学生们能够写出多样化的有意思的文章。
(三)切实保证学生们的写作真实性 在传统写作教学中常常会出现有学生们的作文模仿、编造、虚构,又或者是文章记流水账、缺乏实际、内容空洞的问题。究其原因,都是因为学生们找不到东西可以写,而情感化个性作文“以我手写我心”的特点使学生们遵从自己的内心来描写事件的发展、叙述自己的感悟。真正的心里话也就使得文章读起来具有真情实感。有利于学生们克服畏惧写作的心理难题。
三、情感化个性作文的研究实践
情感化个性作文最注重情感的表达与传递。老师要将写作激情传递给学生们,调动学生们的写作积极性。我们在教学时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对情感化个性作文进行系统的区分。
(一)一种情感,多种事件多种人物 写作的重点在于一种情感时,文章围绕这一情感进行展开。因此文章的主角多样,可以是自己、是他人、是某一物品。确定完文章主角之后再筛选能够表达出情感的相关事件。
例如,在写“自豪”这一种情感时,就可以写学生自己自豪的事情,又或者是身边人自豪的事情,还可以将动植物等拟人化,记叙他们的自豪。文章重点在于情感的把握,除了像自豪、烦恼、喜爱等直接点名的情感的写作题目,像等待、守护、向往等某一行为的题目我们也可以挖掘行为背后的情感,以情感为基点展开。
(二)一个人物,多种情感多种事件 当文章的记叙对象已经明确时,环境的变化、多种事件的不断发展都会使得记叙对象的情感产生变化,这样一来,一篇文章中事件与情感的转折变化就会使得文章一波三折、生动形象。
例如,在统编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写《那一刻,我长大了》这篇习作时,就需要引导学生对自己选择写的事件进行梳理,思考事件发展中自己不同的心理变化,情感上是如何一步步被引导,从而经历这件事获得成长。
(三)一个场景,多种情感多种事件 文章由一个场景为记叙起点延伸开来,对于这一场景的后续发展每一个学生都会有其自己的想象,由此引导出各种事件的发展,又或者是对于这一场景的思考、情感。例如,由春日之景引出对美景的赞叹、对时光飞逝的感叹等。关键是要抓住情感脉络,进行思考感悟。
总的来说,情感化个性作文是一种很好的写作教学方式,首先解决了学生们写作言之无物的问题,为学生们提供更多的写作可能性,同时也能够利用情感捕捉写作的各种细节,激发写作新意、不断优化学生们的写作表达,提升学生们的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