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开展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优势分析

2021-11-22何佳简伟峰胡明珠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19期
关键词:体育项目俱乐部体育课

何佳 简伟峰 胡明珠

(广州华南商贸职业学院 广东广州 510000)

随着我国的快速发展,学校体育的发展也来到了瓶颈期。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下社会的发展需要了,需要对过去的模式进行更新,甚至是改革。早在2002年,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就标志着新一轮的课改开始。根据《纲要》精神,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条件和教学目标,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课,以满足不同层次和水平学生的需要,同时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学生自主选择权增大,包括课程内容、课程时间等[1]。到2016年5月,在中央人民政府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进一步明确学校培养学生,不单纯是传统体育教学的技能传授,还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带着熟练掌握的1~2项运动技能走出校门,走进社会[2]。高校作为人才的聚集地,大学生体质下降已成为教育部门十分关注的问题[3]。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体育在社会上的受重视程度前所未有,但当前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运动但不喜欢上体育课,表明高校体育课程的教学组织形式已不能适应学生对体育多元化的需求,发展合理的教学模式是体育工作者亟待研究的问题。

1 研究目的

高职院校作为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制比大学本科少,学生在校时间短,学习时间少,而且培养人才方向主要为专门性、针对性、单一性较强的应用型人才,突出专业特点和特色,并非复合型人才。学校积极配合学生对体育项目的需求,而不是填充式、发展式的体育教学,这也是高职体育课顺应其培养人才方向,符合学生的兴趣与体育需求,更符合文件精神和当代大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和身心健康,及养成终身体育的需要。该研究在国家大力推行的“体育俱乐部教学”理念下,深入挖掘开展体育俱乐部教学优势,为公共体育课改革提供坚实理论基础。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大量搜索、阅读与该课题相关的、质量较高的文献资料并着重深入研读,尤其是相关文件精神等。在他人的研究和符合当下社会需求的基础上,对开展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思考。为研究工作能顺利展开,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2 专家访谈法

针对高职体育俱乐部教学的未来发展方向,以及高职体育俱乐部改革与专业特色的内在联系,多次与体育专业的专家进行深入访谈和咨询;与广东省高职学校一线体育教师和各专业主任共同探讨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优越性及可行性,为研究提供有力支撑。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简析

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实际上是一种“教师提供,学生选择”的体育课。也就是学校根据体育教师的意愿和现有的体育场地设施资源、体育教师资源预设若干门体育课程,以及公布课程对应的学习内容、上课教师、上课地点、考试内容等信息。当然课程内容以及授课教师都是经过严格的筛选,并且所有体育课程都必须遵循教学的一般规律。学生通过较为详细的信息,对自己的未来学习的体育项目有一定的了解,继而根据自身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意愿,在开学后的一段时间内通过网络平台或者线下集中进行预选择,学校根据学生的意愿进行班级分配安排。最后学校公布班级分配情况,学生根据公布情况来进行接下来一学期的体育课程学习。学校开展这种体育教学模式,学生能够自主选择上课内容、上课教师、上课时间等,同时这种体育教学模式能够打破全校学生原来的班级和系别的限制。学生在选择体育课时,具有高度的自主选择权,上课积极性得到加强,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都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

3.2 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优势分析

3.2.1 能满足高职院校学生对体育需求

《纲要》规定了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程(4个学期共计144学时)。修满规定学分、达到基本要求是学生毕业、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之一[4]。由于高职院校学制的原因,一般是对学生设置2年的体育课,也就是说高职学生有且只有2年的体育学习时间。对于学生而言,自身到了一定的年纪,对体育运动兴趣的可塑性较弱,而要在2年的时间内,培养一项新的体育兴趣,是相当困难、相当不现实的一件事情。高职院校要做的并不是开发学生新的体育兴趣,而是遵循、迎合和支持学生的体育兴趣。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更加开放自由,不受传统课时的约束,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进行充分的互动和交流,并且学生之间具有较强的竞争性,他们能够进行选择的空间也更大[5]。这是传统的体育教学无法满足大部分学生对体育需求的重要原因,也是传统体育教学最大的弊端。而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却能够很好地打破这样的限制,满足高职院校学生对体育需求。

3.2.2 具有以学生为主,教师配合的特点

传统的体育教学,一般以行政班作为授课班级,学生在体育课学习的项目上并非自己所能决定,而是根据体育教师的上课意愿和能力对学生学习内容的划分,所以学生传统体育课的上课内容是被安排好的。这样导致学生未能做到自主选择学习内容,部分学生也未能学习到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项目,导致学生对体育学习缺乏原动力,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应坚持“健康第一、兴趣引导”的原则,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6]。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学生对自己感兴趣课程内容、授课教师等方面具有拥有较大选择权,并且不受系别和班级的限制。学生每学期开学前登录教学选课系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自由选择要加入的体育俱乐部,并选择相应的教学指导教师[7]。相比起传统的体育教学,体育俱乐部教学注重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和运动技能的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占据主体地位,可以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能够使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快乐和成就感,养成终身锻炼习惯[8]。从学生选课,到学生学习,再到学生课后锻炼,都体现出以学生为主的特点,而体育教师则全力配合学生进行课堂教学,迎合学生对体育运动的需要。

3.2.3 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体育教师项目优势

在过去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容易出现一种“怪象”,即“学生喜欢运动,但不喜欢体育课”。这是由于在他们的体育课学习过程中,没有学习到自己心仪的体育项目,在体育课中缺乏参与感。体育教师也可能迫于教学项目种类或者学校对体育课程安排的限制,进行自己并不是最擅长的项目的教学,这些都是导致上述“怪象”出现的原因。俱乐部教学模式倡导“自我管理、自主学习、自发探究”理念[9]。在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下,学生能够自主选择到自己擅长的或者是愿意学习的项目,所以体育俱乐部模式下的体育课堂上聚集着各班各级具有相同爱好的学生,学习氛围浓厚,能够为学生在体育课的学习中提供原动力,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学校开展的、提供学生自己选择的体育项目,都是各位体育教师在自己领域相对擅长的体育项目。体育教师开展自己擅长的体育项目,无疑最大限度地发挥体育教师的项目优势,能够更好地把握体育课堂,更好地设计体育课堂的内容,更好地传授技术技能。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体育教师也能发挥自己体育项目的优势。

3.2.4 有利于课后体育活动、社团活动开展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与课后体育活动没有有机联系起来。譬如,虽然有的学生篮球水平比较高,但在体育课的学习中,并没有获得更多的机会来学习和锻炼,只在课后的体育活动中才得到锻炼和展示。因此,不利于学生运动水平的提高,也容易打击学生在体育课中的学习动力。

体育俱乐部作为国家体育发展的基石,既是校内开展体育教育的一种组织形式,也是课外体育教育的一部分[10]。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课堂聚集着该项目的爱好者,他们都是对该项目具有一定的兴趣或有着一定的基础,都对于该项目具有一定的运动水平,再加上打破了年级的限制,这样有利于学生对体育项目的交流,有利于学生运动水平的提高,同时也有利于体育社团的组织,也为他们在课后参加体育活动提供基础。在课余时间,这种教学模式一方面使各个体育俱乐部可以自行组织交流学习、竞赛等活动,另一方面也是对体育课堂教学的补充。

4 结语

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实施,更能够体现出新型体育教学模式的优势,充分引领和培养学生发展体育兴趣,养成终身锻炼的好习惯,也迎合高职院校培养专业性、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也满足对学生体育发展的个性化需求。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能够体现出以学生为主,教师配合的特点,也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体育教师项目优势,更有利于课后体育活动、社团活动开展。在国家政策、社会需求或学校学制等因素的推动下,开展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也是大势所趋,符合当代学生对学校体育课堂的需求,其也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一种体育教学模式。

猜你喜欢

体育项目俱乐部体育课
我校被评为“河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地
体育课
初中体育项目练习中培养学生责任心的策略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侦探俱乐部
体育项目的生态因子研究
桂东南民族体育项目的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