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武术运动在民间推广的思考

2021-11-22

武术研究 2021年11期
关键词:武术队拳种竞技

邓 雷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体育系,江苏 南京 211168

1 武术运动发展现状

衡量一个运动项目是否成功的指标,往往是参与人数的多少。武术近年来在国内的发展不尽如人意,竞技武术遭遇到后备人才选材的危机;而民间武术发展情况也不理想,各大城市武术班招生人数直线滑坡;而处在城乡的武术学校纷纷转型或倒闭,给武术运动发展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竞技武术是武术运动的金字塔尖,代表着武术的最高水准,其组织框架是国家武术队、各省专业武术队、各市县体校武术队及少年宫武术队,竞技武术后备人才的缺乏,预示着各基层武术队在招生上吃紧,都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不和谐因素,而广泛存在于社会群体的城市武术班,在一定程度上支撑着各半专业性质的武术运动队的生源,其中一部分优质生源充实到了各体校武术队,因此,城市武术班生源的下滑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各体校武术队生源。而作为各体育学院武术系招生来源大户的武术馆校,近年来陷入倒闭潮,也使得部分体育院校武术系纷纷与其他系部合并,其根源正是体育院校武术生直线减少所致。

民间武术看似与竞技武术之间联系不大,但其实正是民间武术构成了竞技武术的基础和基石。竞技武术不景气的背后,实际上源于民间武术学习群体的大幅萎缩。要改变竞技武术的现状,唯有大力发展民间的武术活动,使民间武术学习的人数能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然后才可能从中选优。竞技武术与民间武术除了选材上的因果关系外,还有一个就是竞技水平因素,竞技武术过高的难度使之与民间武术相脱离,民间大多是希望通过武术来健身的群体,但竞技武术过高的入门门槛使得民间普通仅想以健身为目的的习武者望而却步,从而影响整个武术运动的群众基础。

2 民间武术发展形态

民间武术从发展形态上看主要分为以下三种:(1)是以传统武术拳种流派的传承形式;(2)各大城市开设的武术学习班;(3)各地武术学校的教学。首先,传统武术拳种流派在武术学界存在一定的争议,有拳种流派的正规和不正规之争;有传统拳种流派对礼仪使用过度化之争;有竞技武术与传统武术之争等。但传统武术拳种流派在民间有着一定的市场,也有一定的群众认可度。虽然由于各种原因,传统武术拳种流派不能够量产化教学,但其小作坊式的传承方式获得了一定的生存空间。各大城市近年来涌现出许多培训机构,武术培训也是其中之一。随着越来越多的体育健身项目的纷纷登陆城市的健身市场,入门时间较长而门槛较高的武术渐渐在城市健身市场门可罗雀,无人问津。相比同类健身项目,如跆拳道等在招生时都维持一个较高的水平,城市武术班招生出现了严重的生源危机,很多城市的少年宫,索性取消了武术班以维持其正常的经营和发展。城市武术班的缺失,预示着武术在民间的大众健身市场的失利,也同时使习武群体大幅度减少。正如前所言,城市武术班的没落给竞技武术的后备选材带来了一定的危机,而曾经在上世纪八十至九十年代创下过招生辉煌纪录的各地武术学校,近年来也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败落,很多武校纷纷转型或陷入倒闭的风潮。一时间,武术学校的上游链、各大体育院校武术专业也陷入招不满生的窘境。因此,可以说,民间武术的生态链的好坏,不仅影响到其自身的发展,还直接和间接地对整个武术界的生态状况影响很大。因此,可以说民间武术的生态状况决定和制约着竞技武术的发展。

3 竞技武术对民间武术的影响

竞技武术作为武术运动的金字塔尖,引领着武术运动的技术发展。自从竞技武术提出“高、难、美、新”四大技术元素作为竞技武术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其技术难度不断攀升,逐渐拉开与民间武术在技术上的差距。武术运动员通过数年或十几年的专业训练,才有可能在竞技武术赛场上立足;对于民间武术来讲,普通群体没有这么多时间用于专业的武术训练,因此,在技术上也不可能企及竞技武术的水准,而从事竞技武术的目的就是培养专业的武术运动员,各级武术运动队的工作目标,也围绕着争金夺银进行各项准备和服务。竞技武术运动队为竞技而竞技的目标,与民间武术为健身而运动的目的大相径庭,由此也产生了一定的冲突和矛盾。民间武术群体通过武术来健身的目的被竞技武术为竞赛的目标所左右,竞技武术的“高、难、美、新”成为民间武术无法企及的高峰,可以说,竞技武术与民间武术在技术层面出现了一道技术鸿沟,长此以往,彼此在技术上的距离也逐渐拉大。一方面,竞赛需要竞技武术不断地加大难度;另一方面,为满足民间群体的健身需要,又要求将武术尽量简化,由此产生两者在技术发展思路上的对立。竞技武术如果不能成为民间武术的未来,那它的“高、难、美、新”又有何意义?反观民间武术,如果民间武术不能支撑竞技武术的全面发展,它在市场上存在的意义又为何?因此,对于引领整个武术运动技术发展的竞技武术,作为一种行业技术的风向标,应当寻求与民间武术的契合点,以找到竞技武术与民间武术共同发展的平衡点,由此创造竞技武术与民间武术在技术上共同交融、共同发展的崭新模式。

4 竞技武术与民间武术的融合与发展

离开民间武术而一味发展竞技武术,无疑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竞技武术虽然引领着武术运动技术的风向标,但其基础仍是广大的民间武术群体。因此,竞技武术是在技术上一骑绝尘于民间武术,还是与民间武术进行融合而获得共同发展,是当下值得探索的一个现实问题。对于竞技武术与民间武术未来的发展,双方的相互融合以及在武术技术上的衔接是一个符合逻辑的基本思路,但同时也是当下困扰竞技武术与民间武术实际操作上的一个难题。有观点认为:可以整合民间武术技术资源服务于竞技武术,但已经进入竞赛系统内量化的竞技武术,面对中国民间繁杂的武术拳种和流派,在选择上似乎更力不从心,无从下手。通俗地讲,竞技武术随着竞赛公平的需要,更着力在简化技术动作,提高动作难度上入手;而民间武术的介入,不仅降低了动作难度,同时也增加了技术动作的复杂性,给竞赛评判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实质上增大了评判的工作量和降低了评分的准确性。可以说,竞技武术与民间武术不仅分属两个训练体系,其鸿沟更在于其分属于两个不同的竞赛评价系统。武术段位制的出现似乎想弥合竞技武术与民间武术两者在技术上的较大差异,将两者的技术都尽可能的纳入到武术段位制的考核体系当中。但遗憾的是,武术段位制的推广一直不温不火,段位制也没有对民间武术起到极大的指引和推动作用。而武术段位制,则像“第三种形态”存在于竞技武术与民间武术之间。

竞技武术与民间武术仍然要积极地探索融合与发展之路,竞技武术引领武术运动技术的领袖地位不可动摇,而民间武术作为竞技武术的基石仍不可小视。竞技武术为了适应竞赛的需要,不断将技术动作进行统一和量化,为武术作为体育项目的公平竞赛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同时我们也要深刻地认识到,武术作为中国传统的体育项目,其本身所具有的文化性和技术上带有的一定复杂性还值得我们去挖掘。因此,适当降低竞技武术的难度,增加一些民间武术的技术内容仍有可取之处。只有将民间武术与竞技武术在技术层面成功榢接,相互连通,才有可能使民间武术人才为竞技武术后备人选之用,而竞技武术的覆盖面会更大、更广,民间武术的基础才会越来越实。

5 结语

近年来,竞技武术与民间武术发展不相适应,在技术上相互脱节等问题引发各方的热议。竞技武术作为武术运动技术上的领头羊,地位无可动摇,但民间武术却陷入了生源危机。因此,有必要对竞技武术与民间武术的形态进行一次深入全面的梳理,找到竞技武术与民间武术的矛盾症结所在。民间武术的出口,应该就是竞技武术的入口。如果两者毫无关联,可想而知,竞技武术的引领地位则无从谈起,而民间武术的基础作用也是一句空话。只有将竞技武术与民间武术在技术上进行有机的衔接,才会为民间武术带来美好的未来,也为竞技武术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猜你喜欢

武术队拳种竞技
竞技精神
对普通高校武术队训练方法的探讨
弃粗制滥造错误百出 扬泱泱中华拳种雄风①
花与竞技少女
太极,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殊载体①
——以烟台大学文经学院武术队为例
竞技体育
传统武术桩功的概念界定以及不同拳种桩功的区别和联系
论武术拳种的文化特征及其生存发展问题
同台竞技
高校高水平武术队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