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军工企业装备保障体系建设研究

2021-11-22闫雪强刘俊杰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1年14期
关键词:保障体系装备培训

闫雪强,刘俊杰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研究所,成都 202012)

0 引言

习主席指出:“军队是要准备打仗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坚持战斗力标准,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焦。”武器装备是军队战斗力的重要组成,装备的完好性和效能发挥是军队战斗力的重要基础。构建完善的装备综合保障体系既是军工企业的基本责任,也是军工企业在竞研竞采背景下实现市场开拓的有力抓手。

1 新体制下部队装备保障需求概述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更加注重聚焦实战,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更加注重体系建设,更加注重集约高效,更加注重军民融合,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的战略部署,明确提出了发展新型作战力量和保障力量,开展实战化军事训练,加强军事力量运用,加快军事智能化发展,提高基于网络信息体系的联合作战能力和全域作战能力等要求。为满足战争形态的发展变化,适应现代化作战装备保障新体制要求,提升保障效能,迫切需要建立军民融合装备综合保障体系。

2 装备保障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2.1 战争危险依然存在,对装备保障提出了实战化要求

我国当前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周边和国际安全形势。美国战略东移、重返亚太,采取遏制我国和平崛起的战略,纠集一些国家在我国周边试图实行月牙形的包围圈,加上近年来东海、南海和钓鱼岛事件,突显我国领海局势日益严峻,危及我国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威胁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朝鲜半岛局势变化给我国及周边地区甚至全球都带来了新的安全挑战。国际恐怖主义猖獗,热点地区冲突缓解迹象并不明显。

种种因素表明局部战争危险依然存在,对我国的新型国家安全观是严峻的考验。强大的军队是国家安全之本,而武器装备是军队战斗力的重要物质基础,装备保障必须满足实战化要求。

2.2 高新技术的大量使用,对装备保障提出了军民融合要求

高新技术武器装备陆续列装部队,极大提高了我军的战斗力,同时给部队装备保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高新技术装备量大、面广,更新换代快,使得高新技术条件下装备作战效能的发挥更加依赖于装备的保障性和技术保障能力。一方面,军队体制改革导致军队建制装备维修保障力量在数量、结构、布局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维修保障力量与部队实际需求差距进一步拉大,依靠军队力量独立完成装备保障任务变得越来越困难。随着高新技术不断发展,应用多样化、分工专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对部队维修保障人员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另一方面,地方承制单位专业维修保障力量因任务不明确,长期处于被动等待状态,专业优势、人才优势难以发挥,造成资源浪费。为此,需加快军民深度融合装备保障的推进,创新装备保障模式、体制机制,实现军民深度融合的装备综合保障。

2.3 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新军事变革对装备保障提出了信息系统建设要求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信息资源成为信息时代重要的资源之一,在军事领域强调的是信息对抗和信息化战争,军事信息资源是信息化战争的核心资源之一。

对信息化战争的保障包括对战争的信息保障和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现有装备保障能力。美军已将装备保障信息化建设视为提高保障效能的战略思维模式和核心驱动力,将信息资源视为保障能力的战略要素。对此,我国有必要实施“全过程全要素保障信息可视化”,通过“全球保障信息系统”,精细而准确地筹划和运用各种保障力量,对人员流、装备流和物资流等实施全程跟踪、指挥和控制。广泛运用装备状态监控等先进电子信息技术,通过内置式或外接式传感器、监控系统、自动检测系统、装备损伤评估系统等对装备的使用和故障状况进行实时监控。积极采用远程维修等网络信息技术,使武器装备修理和维护人员能迅速获得急需的维修技术建议与相关信息,大大提高战场修理能力。基于软件信息技术开展保障力量实战化训练,通过建立虚实结合的战场仿真环境,结合作战部队的训练和演习,开展保障力量实施战场装备维护保养、抢救抢修以及物资器材补给等演练行动。

2.4 信息安全是决定现代信息化战争胜负的核心要素

现代信息化战争中,装备的完好性与作战效能发挥已经成为决定胜负的核心要素。装备技术发展快,更新换代快,保障的目标不仅要求完好性,还要突出装备在对抗环境下的作战效能。面对装备特点以及保障技术的快速发展,需要建立以交付“战斗力”为目标的装备全生命周期综合保障体系,实现前端“好保障”和后端“保障好”,保证部队满足“能打仗、打胜仗”的实战化需求。

3 装备保障体系的整体构建分析

3.1 建设目标

为适应国防、军队改革和建设发展趋势,要以提高装备完好性为基础,以装备效能实现和提升为方向,发挥专业优势,建成装备综合保障体系,打造综合保障业态,为军队“能打仗、打胜仗”提供高效、经济的全域保障。

3.2 总体构思

要通过系统规划装备综合保障体系,完成军工企业从传统售后服务向装备全生命周期保障转变;从装备完好性保障向作战效能型转变;从部队自主保障向军民融合保障转变。要实现企业装备保障效率的明显提升,实现装备效能的明显提升,实现装备保障质量的明显提升,实现装备保障效益的明显提升,最终实现武器装备全寿命、全过程、全要素的保障能力提升。

3.3 体系设计

为适应装备保障形势,全面提升装备的综合保障能力,要对保障体系进行顶层系统设计。企业需建成3 支专业队伍(管理专业队伍、技术专家队伍、实施专业队伍),同各级部队实现多层面的融合;打通企业与部队信息系统,实现一体化的保障信息网络平台;做强做大做优装备维修与保障、信息系统运维、维修器材筹供、培训与训练4 项业务;形成综合系统、设备工具、训练装备、技术资料、保障设施、储运器材6 类保障产品,最终推动装备综合保障军民深度融合,形成武器装备全寿命、全过程、全要素的保障能力。

4 装备保障体系建设重点

4.1 组织机构建设

建立装备综合保障专职管理机构,对企业的军工产品售后服务与保障工作进行全过程管理,专职负责装备综合保障的策划、组织、协调、执行等工作。市场、科研生产、质量和物资供应等工作的业务主管部门具体负责各自领域内项目的服务保障落实管理工作。研制、生产部门作为具体开展售后服务工作的责任主体。

4.2 人员队伍建设

专业的人才队伍是做好装备综合保障工作、满足当前需要、适应未来发展的根本保障。需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对重点岗位提出激励机制,通过组织常态化培训,结合工作实践,建立起一支一流的保障队伍。保障队伍从保障专业管理、保障技术专家、保障专业实施3 个方面协同工作,确保装备保障任务优质、高效地完成。

4.3 体系制度建设

对标国标及先进企业的企业标准,按体系文件要求,针对装备保障工作特点,制定管理文件,完善规章制度,明确工作程序。通过质量手册、质量体系文件、管理制度、作业文件的制定,做到“凡事有流程、事事有标准”,并严格按照制度规范开展装备保障工作,确保体系规范化运行。

4.4 保障网点建设

结合部队区域化保障需求,在重点方向关键点位设置保障分中心,贴近一线使用部队作为保障,通过保障分中心的设立,提高响应速度,提升用户满意度,降低差旅成本。

4.5 信息系统建设

信息系统建设是收集处理信息资源、实现网络化管理、提高效率和服务能力的重要基础。信息系统需具备如下能力。①具有对内、对外的信息沟通接口;②实现信息收集、传递、处理、利用;③具备各类信息库,如产品信息库(含产品生产信息、技术资料信息、产品分布信息、故障维修信息、技术质量问题处理信息等)、用户信息库、专家信息库、备件信息库等。

4.6 培训体系建设

培训是提升人员专业技能和保持装备效能发挥的有效途径,主要开展用户培训和专业化队伍培训工作,并建立培训体系。

4.6.1 对用户的培训

在装备寿命的不同阶段开展交装培训、跟研跟产培训、技术交流培训、现场带教培训等。综合提升教材质量和教员水平,探索开展多媒体教学(视频)、综合模拟训练,建设专业的培训基地。

4.6.2 对专业化队伍的培训

建立内部培训机制,纳入人力资源处的培训计划和考核。定期开展专业技能、行为规范、沟通艺术与礼仪等专项业务培训,培养高素养的一专多能人才队伍。

4.7 监督评价体系建设

监督评价体系建设是强化服务保障工作执行力、保障服务保障工作体系正常运行的有效手段。可以顾客满意度、资料完备率、响应时间达标率、维修周期、质量问题闭环率等为指标,明确考核办法及内容,考核结果和绩效挂钩,推动服务保障工作持续发展;依托信息平台,用数据说话,量化透明评价,强化责任落实,保障体系可持续运行。

4.8 品牌及服务保障文化建设

要通过服务保障文化建设和宣传,持续增强企业服务保障团队的凝聚力、创新力和竞争力,着力打造“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提升服务保障工作软实力。同时通过高质量的服务保障工作,塑造尽职、负责、有担当的企业形象。

5 结语

军工企业通过系统构建装备综合保障体系,形成专业专职化的装备保障团队,可形成较强的装备保障能力,打造企业品牌及“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文化,为企业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石。

猜你喜欢

保障体系装备培训
好装备这样造
港警新装备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防晒装备折起来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ETC关键设备准入标准及运行保障体系构建
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
构建更安全可靠的机房电源保障体系
健全大数据安全保障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