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构建研究
2021-11-22王影
王 影
(黑龙江省绥化市中望奎惠七满族镇中心小学 黑龙江 绥化 152186)
引言
小学语文的学习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小学生学好语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小学语文的学习不仅是学习文字等基础知识的过程,更是培养学生良好品格的重要途径,同时语文也是语言的学习,是人与人交流的必须工具,所以说语文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学科。而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和写作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教师往往将阅读与写作分开教学,这是教学中的失误;小学语文学习中的阅读和写作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同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率与质量。
1.以教材为依托,开展读写结合训练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以教材为依托,教材也是学生学习的基础资料。因而,在进行阅读与写相结合时,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好教材,并在此基础上,教师也可以将教材课本的某些内容进行创新设计,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教材内容来进行相关的写作练习。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还可以提升学生对课文内容更深层次的理解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基于教材为根本,来开展小学语文阅读和写作相结合的教学模式[1]。例如,教师在讲解《触摸春天》这篇文章时,文章中“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这一句话深刻体现出盲童安静却能够“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这与她“整天在花香中流连”“在花丛中穿梭”有很重要的关系。这句话不仅与前文相呼应,表现出安静的活泼聪慧及对春天的热爱,更为后来描写她神奇地捕捉到蝴蝶做好了铺垫。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人物的细腻描写来表现人物内心丰富的情感,学生进行写作练习。通过这一实践练习,可以有效的引导学生将读与写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2.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文章中优美的语句
小学语文教学写作练习过程中,学生们运用好词汇,才能够使所写文章的内容更加生动,情感更加饱满真实;学生们运用好词汇,才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们的语文写作水平和培养学生们语文综合素养。因此,在阅读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引导学生们对生动优美词汇的认识,并指导学生们灵活使用这些好词好句,让读和写进行有机的结合,由此共同促进学生们对语文学习更加全面的发展。例如,学生在学习《桂林山水》这篇文章时,该篇文章对于景色的描写非常生动形象,语言十分优美而富有生命力。学生在阅读度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文章中一些优美的语句进行斟酌,学生要能灵活运用。如“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这一形象的排比句加比喻句,更加形象生动的描绘了漓江的美,也能深深触动阅读者的心灵。通过教师的详细讲解,学生要深刻理解这些好句子的句型的结构,并且引导学生们依照这个句子进行仿写。通过这样的形式可以有效的加强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并且灵活的运用阅读中的好词好句,从而有效的提升学生们的写作水平[2]。
3.教师科学的创建情境教学,有效活跃学生的思维
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语文教师可以营造一种适宜的读写相结合的教学情景,通过这种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想象与构思,使学生思维活跃、有话可写、有话可说。通过这样情境教学,一方面活跃了课堂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进一步触发学生构思与想象能力,已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例如,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时,为充分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教师可以科学的为学生创建情境教学,从而活跃学生的思维。比如“我爱我的家”为主题进行写作时,学生可以自己真实的家进行创作,也可以以祖国为家进行创作。教师可以借助网络资源搜集一些祖国的发展与进步的视频或图片,学生通过观看这些视频与图片,更加能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发散自己的写作思维,为更好的写作奠定基础。
结束语
为培养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教师科学的将阅读与写作进行结合,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寻找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在写作中促进学生深度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及时关注学生的阅读与写作,一旦发现问题,带领学生进行针对性训练。这样才能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学习,最终达到提高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