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职数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的策略探究
2021-11-22徐训霞
徐训霞
(江苏省如东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 如东 226400)
1.情境教学法的内涵以应用意义
情境教学法是教师通过情境的构建,进而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知识理解的一种方式。情境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化抽象为形象,并激发起学生对知识探究的欲望,使学生在情境中积极主动的发散思维,展开思考和探究。在中职数学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法,从而促使学生在情境中建立起心理认知环境,使学生在兴趣和求知欲的驱使下全身心的投入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中,使学生轻松理解知识内容,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中职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原则
2.1 简明易懂原则。在老师进行情境创设时既要符合学生的实际认知规律,同时也要具有条理性和启发性,使学生能够在情境中思维活跃起来并轻松找到思维方向,为学生开展数学知识的深入探究做好引导和铺垫。
2.2 目的明确原则。在中职数学教学中进行情景创设时需要老师立足教学内容,以教学目标为着眼点拉进行情景创设,避免出现情景创设与实际教学相脱离的情况。同时情景创设的目的性要明确,要能够启发学生思维,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确保情景教学促进学生学习效率和质量的提高。
3.中职数学情景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3.1 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知识来源于生活,最终也要服务于生活,生活化教学是拉近数学知识与学生心灵距离的有效手段,因此在中职数学教学中,老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和心理特点来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用亲切的生活情境来激发起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积极的投入到情境中展开数学知识学习。比如学习“集合与元素”这课时,老师以本班级为例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将每一个学生比作集合中的元素,激发起学生对“集合”和“元素”的学习兴趣。比如,班级上戴眼镜的学生组成一组,这个组就可以看作是集合,又比如同姓氏的学生也可以组成集合,而组成集合的学生则代表集合中的元素,使学生在生活情境中轻松理解了集合是指由某些特定对象组成的整体,而组成集合的对象则是这个集合的元素,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生活中形象的事物联系起来,使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取得了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1]
3.2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欲望。学起于思,而思则源于疑,在中职数学教学中,老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来开展教学设计。老师可以通过精心创设的问题情境来快速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积极的围绕问题展开数学知识的深入思考和探究。老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然后为利用问题情境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并展开组间竞争,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合作探究中,在互动交流、思维碰撞中积极寻找问题的答案。以“函数的实际应用”这课学习为例,需要学生学会建立函数模型,并能够选择适当的方案和函数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老师结合教学目标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一种新型的电子产品开始投产,预计两年后生产成本能够降低36%,那么平均每年应该降低的成本比例为多少?商店销售电子产品当进价为8元按10元/个进行销售,每天能销售100个,如果想将利润提高,售价每增加1元则销量减少10个,那么当把这款电子商品的售价制定为多少元时,收获的利润是最大的?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激发起好奇心和求胜心,积极的结合题目信息尝试建立函数模型,并体会到函数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
3.3 创设动态情境,突破教学难点。中职数学是一门知识点庞杂且抽象性强的学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为了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老师可以利用生动、直观的动态视频画面,帮助学生化抽象为直观,化繁为简,使学生理解起来更简单,同时也增强了数学课堂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以“正弦函数的图像与性质”这课为例,为了使学生对正弦函数的图像理解起来更简单,老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动画模拟演示利用单位圆中的正弦线画出正弦函数的图像过程,使知识内容变得更加形象直观,使学生在动态情境中突破重难点,建构起知识体系,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总结
在中职数学课堂采用情境教学法,不仅使数学知识变得直观、具体,增加了教学的灵活性和趣味性,同时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使学生化被动为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数学知识的思考和探究中,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和丰富的学习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