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商行普惠小微金融SWOT分析及发展策略

2021-11-22刘春梅遂宁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现代经济信息 2021年19期
关键词:惠小微普惠小微

刘春梅 遂宁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普惠小微金融指单户授信总额1 000万元以下(含)小微企业生产经营贷款,小微企业包括小型微型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其中小微企业主包括小微企业法定代表人及其配偶、企业主要股东、实际控制人。普惠小微金融是国民经济的发展重点,疫情冲击后小微企业群体普遍暴露出现金流紧张、订单锐减等突出问题。针对此类情况,我国积极应对,制定有效措施并多次印发政策文件,引导金融机构积极增加信贷支持,促进小微企业获得有效融资。纾困普惠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第一要务。而城商行作为支持普惠小微发展的重要生力军,在其中必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城商行普惠小微金融的发展现状

截至2020年末,我国约有9 000万家(含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小微企业为国民经济贡献50%以上税收、60%以上GDP,带动了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为小微企业提供有效信贷支持意义不言而喻。根据中央银行发布的《2020年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统计数据报告》初步统计,2020年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84.83万亿元,同比增长13.3%。其中,支持实体经济贷款余额为171.6万亿元,同比增长13.2%,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长30.9%。具体到城商行,2020年城商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逐步平稳增长,到四季度末贷款余额达到2.21万亿元,占银行业金融机构的14.52%,城商行对普惠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显著加强,但远不及大型商业银行和农村金融机构。

二、城商行普惠小微金融发展的SWOT分析

(一)城商行普惠小微金融发展的优势

1.本土化经营的区域优势

城商行具有“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城乡居民”的功能定位,与地方经济及地方政府关系密不可分,在贯彻落实扎根本地、融入本地以及在触及本地用户、了解和识别本地经济脉搏方面有独特地域优势。能够充分调动当地金融发展力量来源,深耕当地金融服务市场,为当地市民百姓、小微企业等经济主体提供高效、便利的金融信息功能服务,让普惠金融实现其应有之义。

2.客户基础稳定

立足本地的经营模式使城商行在本土市场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更容易受当地老百姓信任和认可。一般而言,城商行在当地市场拥有庞大的客户群体,客户基础比较稳定,同时也由当地政府控股,能够获得大量政府性存款,存款基础好,可为信贷投放丰富资金来源。

3.网点覆盖面广

城商行在本土市场网点设置较多、覆盖面广,向下能够渗透到乡镇市场,营业网点、自助服务设备设置数量多于其他类型银行金融机构,能够充分运用网点优势开展普惠小微金融服务,能够将金融服务惠及到真正需要的小微群体。

4.内部管理优势

城商行运行机制相对灵活、更能与地方实际情况匹配,决策链条短,信息的传达和反馈较为快捷,与普惠小微金融资金需求短、频、快的特点高度契合。

(二)城商行普惠小微金融发展的劣势

1.资金成本较高

城商行资金综合成本高于国有大行、农商行及股份行。为了更好的支持实体经济,加大普惠小微金融投入力度,城商行势必要让利于实体经济,降低贷款利率,进而降低商业银行利润率,与城商行的创利指标追求和资本金补充需要产生较大矛盾。

2.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不足

城商行专业人才缺乏,人才队伍偏年轻化,且迫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工作压力从业人员流动性较大,产品研发、风险管理、资产管理、金融科技等领域缺乏专业人才。人才的缺乏导致城商行长期以传统存贷款产品为主,无法满足客户日趋多元的金融服务需求。创新能力弱,无法针对普惠小微金融的特点开发出相应的产品。风控能力弱,特别是小微企业财务体系不完善,对从业人员的风险识别和防控能力提出较高要求。科研能力弱,科技创新成果转换不足,信息系统建设滞后。

(三)城商行普惠金融发展的机遇

近年来,政府及监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小微企业的货币信贷、风险补偿、差异化监管、税收减免、财政贴息等政策,从顶层设计到实践操作层面助推普惠小微金融发展,确保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力度不减。在“十三五”期间,普惠金融发展取得长足进步,“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具体表现在普惠金融服务体系更加完善,金融服务覆盖面持续扩大、便利性明显提高,金融产品和服务手段更加多样化,金融消费者素养明显提升。2020年11月3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正式公布,其中明确提出“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提升金融科技水平,增强金融普惠性”,意味着普惠金融仍然是“十四五”期间金融工作的重点内容。

(四)城商行普惠金融发展的挑战

1.市场竞争形势严峻

城商行经营模式较为传统,主要收入仍然来源于存贷业务,市场和监管环境的变化给城商行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面对不断收窄的市场利差空间,城商行缺乏主动调整能力,无法通过及时创新业务品种、应用风险定价来提升资产价格、降低负债成本等有效举措应对经营压力。此外,存贷产品种类单一,还要面临来自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村镇银行等的同业竞争,普惠小微金融发展面临巨大挑战。

2.风险防控难度加大

普惠小微信贷业务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给商业银行风险识别带来极大的挑战。城商行天然植根于地方经济,其主要服务的中小微企业本身抗风险能力较差,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信用风险进一步凸显。普惠金融的主要服务对象通常缺乏有效的抵质押物,担保形式主要为保证和信用,违约风险较高,风险控制较为困难。大部分小微企业的资产规模小,发展基础薄弱,产品单一,技术水平较低,缺乏品牌效应,财务制度不健全,导致银行的信用风险防控难度大、风险管理成本高。

三、城商行普惠小微金融发展策略

(一)坚守市场定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

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坚持将自身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坚决为普惠小微企业发展提供金融信贷支持,专注修炼服务地方经济能力,凭借“本乡本土”“地缘人缘”优势,坚守“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城乡居民”的市场定位,实现自身经营效益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良性共生。

(二)发展金融科技,开展数字化变革

充分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新技术,发展金融科技,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强化科技对业务和内控的有力支撑,通过发展数字技术推进普惠金融。运用金融科技开展数字化变革,构建数字化核心资产,设置数字化目标为重要发展战略,推进金融科技赋能经营管理、运营管理、业务发展及风险管理。通过金融科技的开展将服务做好做细,将产品做优做精,完善普惠小微金融风险管理体系,坚持底线思维,在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基础上实现高质量发展。

(三)重视人才技术储备,加强业务团队建设

建立创新人才和科技人才动态培养机制。一是要把好人才入口关,招聘既懂理论知识又懂金融业务的高素质人才,重视信息技术与营销能力强的市场开发人才。二是要实行银行从业人员常态化学习培训机制,保持人才队伍对市场的敏感性,打造和培养数字化、复合型人才队伍,释放人力资源价值。三是可建立专职普惠小微营销团队,完善尽职免责制度与考核激励问责机制,加强团队协作,维护授信工作人员积极性,确保普惠小微业务团队有的放矢且无后顾之忧,从人员上保障普惠金融支持力度。

(四)紧跟市场,研发普惠小微产品

城商行一是要在业务上紧贴地区经济发展特色,深耕本地区域市场,围绕本地用户和小微企业提供差异化、特色化的服务。二是应当根据小微企业的经营特点和资金需求特点积极改进现有信贷产品,创新开发信贷产品,增加信用贷款产品种类,灵活设置贷款条件,扩大可接受的抵质押担保财产范畴,重视对其经营情况及未来还款能力的调查分析,弱化担保措施。■

猜你喜欢

惠小微普惠小微
我国普惠小微贷款发展研究
普惠小微信贷模式比较
探索节能家电碳普惠机制 激发市民低碳生活新动力
2019年我国普惠小微贷款增2.09万亿元
央行:确保普惠小微贷款“应延尽延”
小微企业借款人
小微企业经营者思想动态调查
解决小微金融机构的风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