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军事体育的发展历程与未来之路

2021-11-22安江宁

武术研究 2021年7期
关键词:军人国防军事

安江宁

广西民族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8

体育这一人类独有的社会形式,其重要的起源之一就是人类战争,而战争酝酿了体育的同时也催生了军事并助力其快速发展。由于体育与军事二者同根同源,军事体育的概念便油然而生,但是这一领域又是被边缘化的代表和被“冷落”到极致。至今仍听不到过多关于军事体育的声音,以至于军事学者刘德佩曾发出“军事体育——体育科学中一个亟待投入的研究领域”的感慨,甚至于自身学科建设长期迟滞,未来发展之路看不到光明。这需要学界持续努力和各方支持,不断拓宽军事体育的科学发展道路,寻求学科建设的新路径,以期服务国防军队现代化建设。

1 军事体育的概念辨析

国内对体育概念进行不同领域的划分,将其划分为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和群众体育,唯独军事体育没有自己的“合法地位”。[1]可以看出军事体育在国内的理论研究水平远远滞后于实战化训练水平。国内军事体育学界对于军事体育的概念问题形成了多种不同的观点,不断丰富了军事体育的内涵和拓宽其外延。直至当下的国内军事体育研究领域都并未形成统一定论,军事学界与体育学界对于这一交叉学科部分都不能给出明确的定义,学者大都各持己见,可见军事体育研究领域的特殊性和迟缓性。

1.1 对军事体育的理论认知

关于军事体育的概念有人解释为军事体育是我国体育的一部分,最早称为国防体育。军事体育,主要包括跳伞、滑翔、航模、射击、摩托车、无线电等体育项目。其主要任务是对广大群众进行军事知识教育和军事技术训练,以培养后备兵员,为国防建设和生产建设服务。[2]

《现代汉语词典》中表述的 “军事体育”也叫国防体育。与军事有关的体育运动项目。有滑翔、飞行、射击、摩托车、无线电、跳伞、潜水、航空模型、航海模型、摩托艇、航海多项、三防、野营拉练等。我国很多专业性的百科全书以及相应行业资料对于军事体育的概念少有涉及,亦或是都不能对军事体育概念做出准确的定义。

1.2 国内学者对军事体育概念分析

李明认为军事体育不是军事和体育的简单拼凑,也不是体育和军事的随意交叉重合,军事体育是军事和体育的有机结合,是为提高部队战斗力而服务的一切体育现象,包括部队所从事的竞技体育、大众体育和军事体育。[3]

马巍然认为军事体育的概念是:一种直接与军事技能相融合,为培养和掌握军事技能并为军事目的(武装斗争)服务的体育运动。[4]

刘德佩强调军事体育是为了国家安全和战争准备,提升军队战斗力而采取的一系列与作战技能相关的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一切体育形式。[5]

1.3 对已有研究的分析

从以上学者对于军事体育概念研究的结果可以看出,国内军事体育的概念研究的外延在不断被扩大,主要分两个方向。第一是军事体育概念是泛指军队(军营)或军人所从事的体育活动,被统称为军事体育的范畴。这一范围的划定是有具体的载体和服务对象的,也就是说,只要是在军队里,是军人从事的体育活动都称之为军事体育。这是广义的军事体育概念,诸如李明等学者的观点如是。第二是军事体育的概念是指从事的活动内容服务于军事斗争主体,也就是说是为提升战斗力的而服务的身体练习手段。这一主要观点还明确了军事体育概念旨在参与体育内容的规定性,无论任何社会人群,只要出于为了国防安全和战争准备,全面提高作战主体战斗力的目的,选取与战斗技能紧密相关的身体训练作为体育的主要内容,那么其所参与的就是军事体育。尽管军人是军事体育的主体,但军事体育绝不是军人的专利。这一观点所表达的就是军事体育的主体并不限定于军人本身,而是全民大众,只要你是服务于国防安全作战准备,从事提升军事技能的身体训练,都算作军事体育范围。这是特定意义的军事体育。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要明确概念不能混乱使用,在以往军事体育相近概念被频繁混乱使用,导致军事体育定位不清晰。诸如军队(军人)体育常被类比为军事体育,虽仅一字之差,但这是存在巨大差别的,军事体育旨在参与内容的规定性,军队(军人)体育旨在服务对象的规定性。因此,军事体育不能简单的划归军人体育或军队体育,这是从属关系的问题。军事体育亦不能堂而皇之的划定广义范围。军事体育绝不是军事和体育之间简单的词组拼凑,也不是两个领域的叠加组合,而是一个基于军事及体育本体而延伸的独立的一个范畴,其定义域在于体育,发展载体在于军事。本文认为,军事体育应该是服务于军事斗争主体,旨在全面提升军人战斗力的与军事直接关联的各种身心练习的手段。至于其他社会人员从事的军事体育项目练习,因其脱离了军事斗争主体,并不是为军事斗争而服务的,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军事体育,只能称之为军事体育项目社会化的现象,亦或是军事体育活动的社会商业化。

2 我国军事体育的发展历程

由于战争的发端是体育的重要来源之一,所以不得不重视军事战争对于体育发展的作用。由古代战争演变而来的体育项目中,诸如射箭、骑马等项目如今已形成了新的文化内涵,发展成了近似绅士运动的“高端”运动产业,显然不再是传统的军事体育项目。随着时代的发展更替,战争形态由“冷兵器时代—火器时代—机械化时代—信息化时代”的转变而发生了一系列的巨变,[6]也大大丰富了军事体育的项目和领域的发展。

2.1 军事体育发展的前期积淀

就概念来说,军事体育本身是一个现代新兴词汇,所以述及其范围的时候宜从现代社会的角度展开。在井冈山时期,“红色体育训练”成为适应游击作战需要、提高官兵作战能力的主要手段;抗日战争时期,“边区体育”广泛开展,军事体育训练与全民抗战紧密结合;解放战争时期,“大练兵体育”蓬勃发展,极大提高了官兵体能水平和军事技能。[7]通过多年战争历程的打磨,部队官兵已经形成了一种重体能、强军事的自我战斗能力养成的良好意识,这是我军部队在一次次战役中取得胜利的重要保障。这为军事体育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群体基础,为后期的军事体育理论构建、军事体育训练开展指明了前进的道路。正是有了多年的战争经验和军事斗争基础,军人这个军事体育的最大载体在长期的作战经历中获得了军事体育训练的最早经验值。这一时期,由于我国军事水平的相对落后,机械化水平的普及率极低,在军事斗争中还是以身体素质及体力对抗为主,在军队中大兴体育训练往往对促进军事素质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抗美援朝时期,我志愿军部队与美军部队军事实力的对比,实在相形见绌,在这艰难的时刻,装备落后实力悬殊的志愿军凭着坚韧的意志、顽强的精神和铁打的身躯赢得了家门口的胜利,并创造了多个军事奇迹。这就是军事体育作用主导下的光荣战例。

2.2 国防体育阶段(1952-1978)

军事体育概念最早初见于新中国成立后,体育作为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事业被真正纳入国家管理的系统。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对体育事业进行统筹管理。鉴于当时的国际政治形势,在对国家体育事业规划时,明确地将体育的这一分支,即与战争和军事训练结合紧密的若干运动项目,如射击、摩托车运动、无线电运动、摩托艇运动、跳伞、滑翔、航模、航海多项、军事航海、军事野营等命名为国防体育,由军队领导的专门机构进行管理。此后,在国内一系列大、中城市纷纷成立了国防体育俱乐部和青少年国防体育学校,并组织训练和参加比赛,取得了很多令人振奋的成绩。由于历史原因,这一阶段的军事体育主要是以国防体育的称谓和形式来实现领导和管理的,并为国家国防力量储备而服务,这一历史状态延续到改革开放前夕。

2.3 军事体育成形与发展阶段(1978-2014)

到了改革开放的初期,我国取消了国防体育的组织建制,国防体育这一称谓的使用频率越来越低,以致逐渐被人们遗忘了。与此同时,特指体育中这一分支的另一词汇“军事体育”却运用得越来越多,因此军事体育的叫法一直沿用至今。从社会形态方面来看,“军事体育”由国防体育转变的过程亦是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直观体现。时代在变更,社会在进步,相较于军事体育的新称谓,国防体育显然已不能满足当时社会的认知和时代发展的需要,军事体育在学术领域更为接近学科开发和创造力的发挥。也是在这一阶段,国内关于军事体育的学术研究得以起步发展,学科建设有了初步方向和定位。特别在新世纪以后,军事体育的研究与社会活动广泛开展更加拓宽了人们对其的认知和了解,但是军事体育学科属性的尴尬地位仍旧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

2.4 军事体育发展新时代(2014至今)

2014年,国内开启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部队体制改革热点尤为突出。从领导机制、军兵种属性划分、区域职能明确化等方面逐一展开。从上至下,由内到外,可谓是历次军改以来前所未有的“大手笔”。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军事体育的发展必然开启新的局面,军事体育不断得到重视和发展,习主席向全军号召,要加强军事体育的训练,提高军事训练水平,提高部队战斗力。那么就极大催生了对军事体育的研究与发展,从理论到实践,都有质的飞跃。在军事训练水平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更严格的标准,剔除固有诟病,削减和清理闲置岗位,使得军人职业化道路不断夯实。以后的军事体育学科发展将依赖于此次改革的基础,不断推进学科专业化建设,更加紧密结合军事体育训练,服务于军事活动,同时也会加快军事体育学科独立化发展建设进程。变革就是机遇,变革就是转折。

3 军事体育的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几个阶段的发展历程和趋势可以看出,军事体育未来的发展必将走向更专业化更国际化的道路。结合国内国际形式分析,我国军事体育的未来之路将是多样化的。国内军事体育的发展趋向多样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顺应时代变迁的正确导向。

3.1 军事体育社会化

长期以来,军事体育由于其定位的不明晰、地位的不明确、学科发展的不成熟,导致很多社会行业冒用乱用,打着“军事”的名号来开展一系列诸如夏令营、冬令营、团建、童子军、野营拉练、野外生存、户外探险等有着军事体育色彩的各种活动。这些活动的来源范本就是军营开展的相关军事训练内容,一方面,在新时代背景下,人民群众物质生活的相对充裕,进而追求精神生活和不同的身体体验,以丰富业余文化生活,提升刺激体验感、新鲜感,因此这类活动得以牢固生存。另一方面,在不少退役士兵群体中,由于学历不高,缺乏一技之长,在军事体育活动社会化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退役人员加入到组织和开展一技培训的行列中来,不仅解决了部分人员的就业问题,也为开展这类活动提供了组织人员的专业化保障,使得军事体育社会化这一进程将稳步推进。这一趋势在近年来的社会行业中异军突起,开展得热火朝天,军事体育在当前社会环境下的大面普及现象不仅不会短期消亡,还会形成长期发展的态势,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军事体育社会化必须要形成促进拉动就业、服务大众、文化传播的良性发展机制,方能长期维持下去。

3.2 军事体育专业化

中国社会步入新时期以来,军队内部掀起了改革的新的热潮不断将军事体育地位和定位进行明确。关于军事体育专业化(职业化),军队前期改革中的士官长制度改革就是对军事体育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初步探究。在军队院校,逐步形成了以专业的军事体育教官组训,以军事体育学科构建发展模式来推动军事体育专业化发展,从学科建设方向培养专业人才,引领军事体育专业化道路的发展。另外,从服兵役的组成结构来看,我国现有的兵役结构中,现役人员以义务兵和志愿兵两种不同兵役制度相结合的情况,正逐步改革优化。以减少义务兵员额,增加志愿兵员额的方式,逐步调整服役员额配置,减少短期服役造成的人员流动和人才流失,优化兵役员额组成结构,不断提升服役士兵的军事素质,使得军人职业化水平得到提升和巩固。同时优化晋升制度,拓宽军人职业道路,提升军人地位和社会认同感,使军人成为社会尊崇的职业,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军事训练水平的提升和军事体育的综合发展。

3.3 军事体育竞技化

2019年10月18日,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在武汉拉开帷幕,这是国际综合性军事体育赛事首次在中国举办,也是史上规模最大、参赛人员最多、影响最广泛的一次军运会。除了承办大型国际军事体育赛事之外,我军每年还派出代表队到世界各国参加各类型的国际军事比武。由于时代发展需要以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需求,现代战争对军人的军事素质要求只会越来越高。在常态化备战训练的前提下,军队内部愈加崇尚通过举办比武竞赛来选拔高素质军事人才。正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通过军事比武不仅能够突出军事拔尖人才的标杆作用,更能通过备战比武的过程激发全体将士的斗志。据公开资料显示,我军开展的各级常态化军事比武频率逐年上升,大到全军、军兵种战区,小到旅团级单位,各式各样的军事体育比武开展得络绎不绝。在风云激荡的国际背景下,军事体育竞技化的趋势和浪潮只会不断向前推进,并积极作用于部队的常规性训练备战。

4 结语

到目前为止,军事体育都不是一个热门的话题。作为边缘化学科领域,作为保密化独特发展模式下的偏远学科,军事体育其实还拥有众多的社会发展功能。在和平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除了军队职业化专业化对军事体育的独特需求之外,开辟一条科学的军事体育社会化发展道路,意义深远。未来的军事体育发展不仅要积极作用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及强军兴军战略,更要有效服务于社会大众和人们日常生活。

猜你喜欢

军人国防军事
全民国防 筑梦国防
国防小课堂
国防小课堂
军人就该这个样
知国防 爱国防 等
四有军人歌
军人的自信
军人“四有”歌
军事幽默:局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