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思考
2021-11-22陈斌
文/陈斌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党中央和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多次强调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据教育部统计,全国2021届高校毕业生总人数达909万人,高校毕业生规模再创历史新高,毕业生就业压力只增不减。所以,做好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一、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的形势
(一)疫情等影响仍有许多不确定性
由于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不断蔓延,国际形势中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素增多,世界经济形势复杂严峻,这些都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整体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国内随着常态化疫情防控的持续实施,社会生产生活快速恢复运行,但疫情防控工作依然严峻,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稳固,居民消费仍受制约,投资增长后劲需要加强,中小微企业困难较多,稳就业压力依然较大。
(二)“高期望”“慢就业”现象更加突出
毕业生们比较普遍希望能到大城市、大机关、大企业等大单位工作。希望能去的单位名声好、工作环境好、福利待遇好,甚至离家比较近等,导致有许多边远地区、中小城市、艰苦行业的基层一线中小型单位急需人才,但又招聘不到毕业生或毕业生容易流失,“高期望”使相当一部分毕业生“有业不就”“无业可就”。还有部分毕业生为了谋求一个更稳定的工作而选择继续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等,或者为了逃避就业压力而选择继续准备考研,毕业生的“慢就业”“不就业”现象更加突出。
(三)新领域新业态吸纳就业人数增多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2020年开始,线上培训机构业务火爆,培训教师招聘力度迅速增长,毕业生从事线上教育的人数增幅较大。另外,在疫情暴发期间,电子商务行业表现出了较强的韧性,同时也产生了更多的新模式,如社群电商、直播带货、自媒体电商等吸引毕业生就业。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共享经济的发达,产生了很多新的就业形态,如自由撰稿人、艺术工作者、互联网营销工作者、公众号博主等自由职业者,为了追求工作时间自由而选择从事自由职业的毕业生也越来越多。
(四)“互联网+就业”工作模式广泛运用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减少了人员流动,特别是对线下招聘会人员聚集实施严格把控,改变了传统的校园招聘模式,“互联网+就业”工作模式被深入推广,网络(视频)双选、线上宣讲会、线上就业创业直播课程等方式广受毕业生欢迎。当然,网络招聘也还存在一些陷阱和局限,虚假信息容易导致毕业生在求职时上当受骗,也有些第三方网络招聘平台泄露毕业生个人信息,这些对毕业生求职都将产生负面影响[1]。
二、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毕业生自身就业创业能力不足
当前毕业生自身就业创业能力不足体现在:一是毕业生职业规划意识不强,没有很明确的职业目标,经常在多种选择中徘徊,耽误了一些求职的黄金时期;二是毕业生没有熟练掌握相关的求职技能,如求职简历制作、借助互联网精准搜索岗位等;三是毕业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不够重视,专业知识掌握不扎实,没有将知识转化为自身的能力;四是毕业生在校期间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少,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毕业生综合素质不高,毕业生在岗位上表现出的心理承受、自我适应、自我调节能力等方面较弱,影响毕业生职业晋升与长远发展[2]。
(二)高校就业创业指导实效性有待加强
如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工作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工作实效性也还有待加强。第一,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实效性有待提高。当前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的课程设置、教材、教学方法等条件滞后于社会发展,无法根据学生的差异定制课程,尤其是大一的职业生涯规划与指导课程内容单一,指导流于形式,不能真正地指导整个大学的职业生涯规划。第二,就业创业指导教师水平有待提高。该课程师资绝大部分都是校内教师,没有企业实际工作经验和创业经验。第三,就业创业指导的针对性不强。学校教师对毕业生个体的信息掌握不够全面,很难根据个体差异和个性需求开展职业规划和就业创业指导。
(三)家长对毕业生的期望值太高
当毕业生即将离开学校时,一些家长对毕业生提出了各种期望,而这些期望往往并不能得到毕业生的认同。他们之间的不同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孩子想参加社会招聘,家长却希望可以考取公务员、事业单位;二是孩子向往大城市,而家长却不愿孩子漂泊在外;三是孩子看重职业发展,而家长关注的却是工资;四是孩子想尝试挑战,但家长却比较喜欢稳定。总体来说,部分家长不愿让孩子到中小企业就业,而实际上中小企业仍然是当前最主要的就业市场,不愿到中小企业就业,无疑又缩小了他们的就业范围[3]。
三、新形势下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对策探索
(一)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要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把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在课程设置上,加大实践教学或实习实训的比重,加快课程考核方式改革;进一步加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力度,推动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充分共享企业资源,加强校企合作,实现校企合作共赢;拓展人才培养新模式,强化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与创业能力的培养,进而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重视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建设,提高课程教学实效
高校应注重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建设,科学、系统地给予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高校要应以课程教育为主线,进一步充实课程教学内容,突出内容实用化和辅导工具化,按照“理论加实践、四年不断线”的原则,构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社会实践“三位一体”的全程化、建立全方位职业发展教育、就业指导、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的课程体系[4]。高校应加强就业创业指导课程教师队伍建设,通过“选派培训+企业挂职锻炼+投身教研教改”的模式,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同时遴选一批实际工作经验丰富的企业兼职教师队伍,弥补授课教师无企业实际工作经验或创业经验的不足,切实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
(三)强化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促进毕业生充分高质量就业
1.加强就业观教育
目前,普遍存在“高期望”“慢就业”“不就业”等现象,加强就业观教育迫在眉睫。加强就业观教育就是要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认真对待就业,理性地选择就业。高校应增强毕业生的职业认知,引导毕业生认识就业形势,合理调整就业期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使就业观教育更加接地气;也要将职业生涯辅导与就业观教育相结合,引导毕业生明确自身职业生涯目标,做好职业路径规划。
2.引导到基层、新领域、新业态就业创业
当前,中小企业仍是吸纳毕业生就业的最大市场,高校需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就业,先积累工作经验再谋求进一步发展。同时,高校在开展就业创业指导时,应紧密结合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发展趋势和热门政策,特别是随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号角的吹响,可引导毕业生到乡镇基层、边远地区就业创业。此外,也可引导毕业生前往线上教育、新电商等就业新领域以及自由职业新业态方向就业创业。
3.提供多样化就业创业指导
高校要全面掌握毕业生的就业状态、就业心理、就业意向,摸清底数,实施分类指导与“一生一策”动态管理台账,提供诸如求职简历制作、求职面试技巧、社交礼仪、办公软件培训、事业单位招考、教师招聘、基层就业、就业创业政策宣讲等线上线下多样化就业创业指导,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规避创业风险[5]。
4.提供精准化就业服务
高校需采取“互联网+就业”新思路,依托教育部、省、校三级线上就业服务平台,创新就业服务新模式,开展精准推荐就业岗位服务工作,提高毕业生求职的成功率。
(四)加强家校互动,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
家长对毕业生的期望值较高,阻碍了毕业生顺利就业,高校应加强与毕业生家长的联系和沟通,首先,引导家长分析当前就业形势,耐心讲解就业创业相关政策,从心理上打动家长;其次,学校教师要在对毕业生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根据毕业生的个体特性提出职业发展建议,与家长共同探讨实现路径,从而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
四、结语
针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新形势和存在的困境,高校需要加强统筹规划,协调校内各部门共同发力,争取政府、社会、企业等多方面的力量支持,以更实的举措和更优的质量打造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的新内涵,并实施全面服务、精细指导,为毕业生提供更加充分、更优质的就业而不断探索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