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家国情怀的高中历史项目化教学的实践研究
——以部编教材“改革开放的进程”一课为例

2021-11-22张晶晶

名师在线 2021年12期
关键词:子项目家国宁波

张晶晶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明港高级中学,浙江宁波 315000)

引 言

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在历史进程中积累的强大能量的充分爆发,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势不可挡的磅礴力量。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一代代有家国情怀及使命感的中华儿女接力实现,尤其是有使命感的年青一代。

一、基于家国情怀的项目化教学的意义

“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指明了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社会责任与人文追求,是“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体现。

关于家国情怀的涵养策略与方法,专家学者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然而高中课堂关于家国情怀的实践多数流于浅表化:多说教少体验,有体验无思考,有伟人无凡人,有历史无现实。这样,学生很难将家国情怀从“感知”走向“自觉”,更别说体现在自己的人生规划和行为实践中[1]。

现代项目化教学法为家国情怀的涵养提供了新思路,是一种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小组合作方式进行项目规划及解决项目任务的学习方式,其最大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引导”,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旨在使学生在深层次投入项目研究的过程中,在习得技能的同时培养核心素养。这种深度参与为家国情怀的涵养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二、基于家国情怀的项目化教学的策略

以部编教材人教2019年版《中外历史纲要(上)》中的第28 课“改革开放的进程”的教学为例,教师对宁波在改革开放中的历程和发展展开项目化教学,以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并涵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其具体策略和步骤如下。

(一)研读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标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这一课的教学目标:认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成就、综合国力及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高。根据这一标准,教师可以将目标细化为:(1)通过对国家政策措施的梳理,了解改革开放进程的基本线索及各阶段的基本特征;(2)通过对乡土案例的考察与整理,了解并理解国家的宏观政策,体会在决策和执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各行各业各层次的中国人民克服困难的智慧与担当;(3)通过对大数据分析和真实生活案例的考察,认识改革开放以来各个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感受对家乡、对祖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4)通过对当下发展新挑战的了解和探究,结合所学与生涯规划,主动承担起家国责任。

(二)分析教材内容,确定项目主题

依据教学目标,确立项目研究的主题并设计核心驱动问题,是项目化学习的起点,也是项目活动走向深入的关键。项目的主题必须以《课程标准》为核心内容,依据教材、学情和可行性条件制订,使学生在掌握课程内容的同时,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以及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项目。

教材中关于改革开放进程这一宏大的历史命题叙述,高度精简和概括,导致学生难以窥其全貌与逻辑,难以深刻体会改革开放的探索历程,也难以感知改革开放深化过程中年青一代肩负的使命与责任。那么,如何将宏大的历史变得亲切可见?如何将深奥的理论变得清晰易懂?如何将家国振兴从“伟人专利”变成“我辈责任”?

将“改革开放”落地在宁波,确定项目的主题为“从宁波发展看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围绕“困顿——脱困”这一核心驱动问题展开实践。利用真实的乡土资源,“重访”真实的历史情境,帮助学生在乡土资源的挖掘中形成对历史的理解、体会与感悟;增强对家乡的认同、热爱与维护,进而上升为更深层次的对国家的认同、热爱与维护之情。

(三)开展项目实践,体验家国奋斗历程

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强调学生的自主式、建构式学习。项目教学法在实践过程中,让学生“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身感悟”, 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其感受到历史的亲近与真实,更为适合学生进行自主建构。

依据“从宁波发展看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这一项目主题,师生共同探讨项目内涵,分组进行子项目的探究实践,具体实施如下。

项目名称:从宁波发展看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

子项目1:港口城市——宁波的开发开放

研究问题:(1)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步骤与格局的形成;(2)了解各类开放措施的不同内涵;(3)中国深层次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参与国际规则的制订。

宁波的困顿与脱困:(1)放眼看世界的胸怀与眼界;(2)“宁波帮”和“帮宁波”等力量对宁波建设的支持与回馈;(3)“经世致用”的传统家国情怀。

子项目2:别样农村——中国花木之乡的蜕变

研究问题:(1)人民公社体制下农村的困境;(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过程中的困难与突破;(3)改革后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4)现代农民与现代农业的魅力。

宁波的困顿与脱困:(1)柴桥在改变农村经济困境中的探索;(2)基层领导对农村发展途径的探索;(3)农民之间的“授人以渔”与“回馈桑梓”的爱家、爱乡情怀;(4)现代农业与现代农民的魅力。

子项目3:国企翘楚——国企镇海炼化的艰难转型

研究问题:(1)国有企业艰难建立;(2)国企的困境与脱困;(3)现代企业制度的尝试。

宁波的困顿与脱困:(1)“铁人们”在滩涂地上建造的小炼油厂;(2)国企改革,企业上下在三年脱困中的艰辛摸索与社会担当;(3)股份制改造、香港上市、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4)从滩涂地上的小炼油厂到“亚太第一”的飞跃,四十余年来镇海炼化人的担当、坚守与传承。

子项目4:民营之光——申洲集团的异军突起

研究问题:(1)党的“十五大”之后,中国经济制度的改革: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民营企业崛起的内外环境。

宁波的困顿与脱困:(1)民营企业的崛起与融入世界;(2)民族代加工产业的崛起及面临的新挑战。

子项目5:沧桑巨变——改革开放的成果

研究问题:(1)通过数据对比和两代人生活变化感知改革开放的成就;(2)梳理发展中的新问题、新挑战。

宁波的困境与脱困:(1)从宏观到微观体会家国成就,增强对家国的认同感与自豪感;(2)结合自己的生涯规划,主动承担起家国责任。

(四)展示项目成果,接棒家国责任

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智力强项和优势。对于项目研究成果,教师可结合学生的特长,以多种方式展示,如文字报告、数字分析、图说改革开放、剧说改革开放等。

在项目成果的交流中,学生对改革开放的认识突破了原有的生硬且极简的文字印象,在厘清了宏观的脉络线索的基础上,对社会现象进行了探究和解释,深刻体会到了改革与开放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

结 语

通过项目化教学来涵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这一实践,不仅让学生对课本的知识点有了更清晰、深刻的理解,也让他们认识到历史与我们现在的生活息息相关。改革开放在继续深化中,学生认识到,历史的重任不能仅靠国家领导人来承担,它是亿万人民共同的责任,需要许许多多伟大而又平凡的人接力去突破,在任何一个岗位都可以大有作为。

猜你喜欢

子项目家国宁波
服务进程中消费者对子项目顺序的遵从性研究
一图读懂宁波
诗人心底的家国情怀
筑梦家国的最美姿态
诗人的家国情怀
拖起明天的希望
聚焦·宁波
访问系统设置 要更快更精准
创新供电企业农网改造项目预算管理方式的探究
基于案例的电子技术实践教学内容与教学设备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