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视频在西部职业院校护理英语教学中的制作及应用方式研究
2021-11-22杨双友铜仁职业技术学院
杨双友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
合理的课程开设对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所以在西部地区职业院校开设护理英语课程,将极大地提升西部地区护理人才的国际化视野,涉外接诊能力,为学生将来的职业发展提供更多的选择。作用显而易见,但是面对的问题也颇多,其中最根本的就是西部地区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薄弱,而职业院校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相对偏低。综合来看,在西部地区职业院校的护理英语教学中,面对兴趣偏低且基础又偏弱的学生,教师应借助以微课视频为代表的现代化信息手段和微课资源来提升学生的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教学效率,培养能学、乐学、善学,明理、技精、全面的高素质综合性护理人才是本文要探讨和尝试要解决的 问题。
一、现状分析
从数据上来看,以笔者所在院校为例,2020年护理专业学生报考全国医护英语水平考试的人数为146人,通过人数为49人,通过率为33.56%;通过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课堂表现来看,教师花费心思设计的教学活动在课堂上因为学生基础和兴趣的原因,导致缺乏必要的氛围而难以有效地开展。除此以外,在进行线讨论环节,参与的学生人数难以达到40%。从课后提交的作业来看,学生在语言应用上掌握欠佳,多为机械的模仿,不善于独立自主地遣词造句,涉外医患情境交流模拟时,句子的使用缺乏灵活性。总之,基础薄弱和缺乏兴趣使得学生难以在护理英语课堂上找到成就感。教与学的分离,师生缺乏互动和交流,原定的教学目标难以达成。
在西部地区医学院校要想很好地开展ESP教学,解决教师问题是重中之重[1]。因此,护理英语课程组全体教师尝试恰当地利用微课视频资源辅助教学,让学生可以在课上课下、教室内外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得以拓展,以期改变现状,具体来说,有如下办法:
二、解决办法
(一)用好微课视频资源夯实学生的基础——注重基础
在西部地区职业院校学生英语学习的诸多问题中,基础薄弱是最主要的问题,只有将基础不好的问题解决了,才能够进行后续阶段的学习。否则,后续教学环节的开展都将沦为空谈,教学效果也难以保证。
对学生基础最为了解的就是任课教师,因此,夯实学生的基础,微课视频要以任课教师录制为主。具体做法如下:首先,开展细致的学情了解和分析,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学生英语的学情和学习习惯以及护理英语的学习困难。问卷调查是一种很高效的方式,教师可以通过利用自己设计的问卷去开展有针对性分析和调查,但是这样的了解多是从教师的视角出发,不能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为了弥补问卷调查的不足,又能听到学生真实的声音,还可以采用“匿名信”的方式让学生将自己英语学习存在的问题和想法无所顾忌的表达出来,为什么采用“匿名”,原因在与基础薄弱的学生对该课程是不自信甚至是充斥着畏惧感,不敢直接向教师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其次,教师还可以利用课间、课前或者课后,随机选取部分学生代表进行座谈会,在座谈会上学生们在表达的意见的时候可以相互补充,从而使得教师收到的学生反馈的意见比较系统化、全面化。从多个角度得来的学生学情就能相对完整,为下一步教学视频的制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和开端。再次,微课视频的录制的筹划阶段既要邀请专家和同行指导,也要让基础良好、中等以及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代表参与进来,微课视频资源能很好地兼顾学生的基础和需求,防止教师录制的微课视频难度偏大,不能为夯实学生的基础而服务。从次,在视频推送给学生学习之后要积极搜集不同基础的学生意见,尤其是基础薄弱的学生,听听他们的意见,是否能从微课视频中学到词汇和句型的基本用法,是否对自己的基础夯实有所帮助,教师得到意见后要及时整理,在后期微课视频资源中及时地调整和修改。在西部地区职业院校的护理英语教学中,让所有的微课视频能从基础出发,注重基础性。最后,在视频录制过程中,为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录制教学小视频的时候可以拉进镜头。在视频中,只看到老师的手。通过不断书写,将知识填充满整个屏幕,拉近了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距离,就和相互探讨学习一样[2]。通过基础的夯实,让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达到我“能学”的目标。
(二)用好微课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趣味
兴趣是最好的动力。在完成夯实学生基础之后,第二阶段就是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就是要在视频录制的创意上花心思,不仅要将知识点讲明白,更是要富有一定趣味性。比如,在录制生命体征相关教学视频的时候,关于测量体温、脉搏、心跳和呼吸频率的相关词汇和句型,可以使用“水果杀”“消消乐”等常见的游戏形式寓教于乐,在视频中,出现的单词、句型与生命体征测量相关的词汇时需要及时被选中进行“消”和“杀”,完成之后就会获得鼓励性声像和色彩,利用声像和色彩这些显性元素激发学生去学习的兴趣。其次,教师除利用自己录制的微课视频资源之外,“要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实现资源共享,从而全面提高ESP教学的效率和质量。[3]”最后,教师可以搜寻筛选中国大学慕课等在线资源平台,中国外语微课网里面的一些富有趣味性的微课资源恰当地应用到教学过程之中,让教师个人录制的资源和网络在线资源相得益彰,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乐趣之后达到我“想学”的目标。
(三)用好微课视频满足学生的成就感——注重参与
在完成基础夯实,兴趣引导之后,要让学生能在微课视频资源的制作和学习中感受到成就感。要达到这一目标,微课视频资源从录制到使用再到后期反馈就需要完成三个步骤。首先,在前期架构阶段,微课视频的拍摄,不应该只是教师根据个人想法使用手机进行录制,在筹划阶段要征集学生的意见和创意,因为学生能从学生视角来思考问题,他们有时候比教师更清楚自己更需要什么样类型的微课资源,教师此时根据学生意见做好调整,后期应用这些微课视频资源到教学之中的时候,不仅仅能更好地契合学生的需求,提升学习效率和针对性,更是因为有了学生自己的参与,让学生内心具有一种参与感和成就感。其次,在发布学习微课视频资源的时候,要求学生代表利用手机及时地录制一些配套微课视频发布到班级学习群内。配套视频的主要目的是用来阐述、解读或者归纳总结教师之前发布的微课视频。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其中来,使得基础薄弱的学生能从班上其他同学的配套视频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更是让录制配套视频的学生通过帮助别人获得一种成就感,让他们愿意去深入地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录制接下来的视频。最后,在学习完成之后让学生对教师进行在线公开点评,之前的教学模式包含师生评价、生生评价等,但都是对学生的评价,从学生的层面极少公开地对教师进行评价。这样的具有众多聆听者的“评论员”的角色会极大地激发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意识,也是学生对微课视频学习的一个很好的反思和总结,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升。通过上述举措,让学生感受到“善学”的目标。
(四)用好微课视频实现思政育人——注重德育
护理英语课程,是为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而开设的一门文化基础课程,但是作为文化基础课程,也要发挥其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功效,实现其德育的功能,就是培养护理专业技能扎实,又具有仁爱之心和高度责任意识的护理人员。首先,在护理英语课程的微课视频教学资源中,教师所采用的各类平台的资源,要目的性明确,在完成了语言知识教学的同时,要让学生能从微课视频中感受到视频资源里护理人员对病人的仁爱之心和高度的责任意识,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感染学生,而无须去说教,这样收效甚微。其次,在学生录制配套微课视频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将思政元素纳入评价体系之中,在润物细无声之中去引导学生。总之,通过上述举措,让学生感受成就感之后达到我“明理”的目标。
(五)用好微课视频培养实践应用能力——注重实效
微课视频,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或者资源,要培育的就是学生的技能。护理英语课程的微课视频,更是要培养学生将来在职场中的涉外接诊能力。因此,在微课视频的选材上,就是要注意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涉外医疗场景中语言应用技能。首先在线资源的选取要注重实效。其次,不要将语言点全部呈现出来,要恰当地设问,或者隐去部分答案,启发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甚至在视频中恰当地留白,实现线下人物(学生)既能在课堂上,也能在课下自学的时候与视频中的人物(教师)进行不受时空限制的对话交流。最后,可以让学生提交自己的微课视频作为作业。在提交的微课视频作业里,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学生可以二人一组完成对话交流,让第三位学生出镜点评,也可以点评自己搜索的在线微课资源,找到其中的足与不足,甚至可以使用配音秀、反串秀的方式制作具有趣味性和个性化的视频微课,让学生的应用能力得到全方位的锻炼,这些都有助于提升学生语言应用能力。总之,通过上述举措,让学生感受成就感之后达到我“会用”的目标。
(六)用好微课视频实现“三全育人”——注重全面
“三全育人”就是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教师要利用微课视频,在学生有需要的时候,教师能借助微课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学生身边为学生的全程学习提供帮助。在视频录制的时候,可以邀请专家、经验丰富的同行或者学习优秀的学长出镜,从多方面实现微课视频资源服务护理英语学习的目的。全面培养学生的语言知识和综合技能。
三、结语
总之,在护理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应用微课视频资源服务教学。用好微课视频资源夯实学生的基础;用好微课视频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好微课视频资源满足学生的学习成就感;用好微课视频资源实现思政育人;用好微课视频资源实现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用好微课视频资源实现“三全育人”。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既能在涉外情境下与病患完成交流又富有仁爱之心和责任意识的高素质护理专业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增砖添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