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质量提升的理论逻辑与实施路径
2021-11-22付玉
付 玉
(西安石油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西安 710065)
0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各行各业的企业发展都面临着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态势,更为复杂的宏微观环境,更为迅速的技术变革与迭代,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具备核心竞争力。市场、制度及技术的迭代要求现代企业必须有较强的竞争力、号召力、影响力,因而企业的决策需更科学,管理需更完善,创新需更高效,而要实现这些目标,离不开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不断提升。因此,聚焦内部控制质量的提升,逐步成为现代企业提高内部管理效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与手段。
当前学术界和实务界对内部控制的定义并未形成统一标准。从狭义的角度讲,内部控制是企业为实现经营目标,而对财务信息进行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及控制的各类方法与手段的总称。从广义的角度讲,内部控制是企业对内部管理效率与效能的整合与完善。但无论从哪个维度来说,内部控制的核心仍是依托多元化、综合性、科学化的管理手段与方法来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实效。本文首先对内部控制质量提升的理论逻辑进行论述,继而结合现代企业的经营特征,重点探究提高内部控制质量的具体路径,以期对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有所裨益。
1 企业内部控制质量提升的理论逻辑
1.1 完善企业会计信息管理,提升企业科学决策水平
提升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必将推动企业会计信息管理的不断完善,从而助推企业经营决策更加科学化,这是企业内部控制质量提升的首要逻辑。在信息化时代,企业想要在信息瞬息万变的环境下获得较好的经营实效就必须要对各类市场信息进行精准、高效、实时的把握,这是对内部信息的有效控制(特别是财务信息)。同时,也必须确保企业对外部产品、技术、营销、运输、运营、供求等相关信息的充分了解,知己知彼,有效施策。通过提升内部控制质量,可以进一步提高企业对信息的掌握能力,具体包括对信息量可以掌握更多、对信息精度可以把握更准、掌握信息的时效性更强。更全面、更精准、更及时的信息获取、挖掘、分析及预测能力是支撑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从而使得企业的经营决策建立在高度科学的信息基础之上,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出现错误决策的风险和概率,避免企业因错误决策而造成的不必要风险与问题。
1.2 优化企业内部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经营绩效实效
提升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必将实现企业内部资源配置的持续优化,从而助推企业业务经营更加高效化,这是企业内部控制质量提升的核心逻辑。优化企业内部各要素资源的配置是真正挖掘和激发企业内在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性举措。从企业管理的维度来说,要真正实现企业内部资源要素的有效组合,必须立足于提升企业内部控制质量。一方面,通过提升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可以进一步推动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从而实现企业的稳健经营。例如,提升内控质量的背景下,财务部门对于资金链的保障、财产物资的保护、财务流程的规范等方面更加注重合规,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另一方面,提升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可以进一步使得企业的管理视野更广、经营思路更宽,继而使得企业对国家政策、市场变化、技术趋势等内容实现精准的洞察,进而为企业的业务布局、技术研发、产品迭代形成更科学、更有效、更可持续的规划,真正实现对企业的高效赋能,推动企业业绩的发展。除此之外,通过提升企业内部控制质量还可以增强企业内部各部门和业务条线之间的沟通效能,提高企业内部机构协作的效率,使得企业内部发展形成合力,助推企业业务高效发展。
1.3 强化企业运营风险防控,提振企业持续发展信心
提升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必将有利于企业强化运营风险防控,从而使企业运营管理更加精细化,这是企业内部控制质量提升的重要逻辑。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强化风险防控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根本。众所周知,风险防控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通过提升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可以确保企业的经营决策科学执行,企业的业务行为稳健落地,有效实现对企业风险的防范,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因各类风险造成的财产损失和业务下滑。从整体上来说,提高内控质量之所以能强化企业的风险防控,本质上是因为提升内部控制质量加强了企业管理的内在监督效能。内部控制通过科学的机制设计对企业的人、财、物形成了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真正推动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的提高,实现内控对业务发展的高效赋能,也将不断地提高企业发展的自信心和凝聚力,为企业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和业务氛围奠定扎实的基础。
2 企业内部控制质量提升的实施路径
2.1 凝聚内控共识与强化顶层设计并重,优化内控环境
凝聚内控共识与强化顶层设计并重是企业内部控制质量提升的基础性策略,聚焦内部控制环境的优化,推动企业科学管理。一方面,要真正实现企业内部控制值的提升,必须要在企业内部不断提升各层级员工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要强化企业全体员工对于内部控制制度的敬畏,要提高业务各环节人员对于内控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水平,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内部控制制度科学、高效地执行与落地。具体措施包括:首先,加大对企业全体员工执行内部控制要求的考核,通过制度设计来实现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提升;其次,多措并举来加快内控共识的形成,立足于培训、宣讲、交流等各类形式,真正地改善管理层及员工不重视内部控制的被动现状;再次,快速营造企业内部控制的环境氛围,推动企业内部控制要素融入企业文化,实现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稳步提升。另一方面,要将企业制度顶层设计与内部控制有效融合,立足于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与完善,保障内部控制措施的顺利落地,推动企业内部人员、部门、机构及业务条线之间的内控约束与协同,真正做到相互赋能、相互协作、相互监督,最终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2 注重权责匹配与优化岗位设置兼顾,提高内控质量
注重权责匹配与优化岗位设置兼顾是企业内部控制质量提升的关键性策略,关注内部控制执行的落地,助力企业高效运营。第一,要想真正实现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快速提升,企业在内部控制的各个环节和岗位上,要坚决执行权责匹配的基本原则,既要基于各岗位基本职责来划分责任和权利,同时也要兼顾各岗位的协同责任与义务,明确内部协作的责任与权力,真正使权责精细化匹配,避免企业发展过程中“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的被动局面,这样不仅能强化全体员工的责任意识,也能提升各部门及员工之间的合作水平,真正使得企业内部发展要素形成凝聚力、向心力、竞争力,推动企业内部运营更高效。第二,要进一步优化企业内部的岗位设置,既要通过提升人力资源的综合素质来提高企业内部控制质量,也要通过改革不断优化企业内部组织机构设计来优化内部控制质量,要立足岗位设置的优化,真正实现对企业资源的高效利用,避免冗员情况出现。第三,要进一步注重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监督与考核,真正使激励约束制度的效能得以充分发挥。
2.3 推动信息建设与完善审计监督并行,降低内控风险
推动信息建设与完善审计监督并行是企业内部控制质量提升的重要补充策略,着眼内部控制风险防控,保障企业稳健发展。在现代化信息社会,信息海量化、信息更新高频化等特征要求企业信息的传递必须更加高效、精准、科学。因而加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成为内部控制的重要手段与技术支撑。强化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不仅仅是企业硬件设施的改善,更要注重企业信息建设人员素养的持续提升,不断地改善企业的信息建设视角与思路,真正地确保各类新信息技术能转化为企业的业务发展动能,实现技术对企业管理的支持与赋能。与此同时,在企业内部信息化建设的环境下,为避免内部控制制度失效,企业还需要加强对企业内部工作的审计监督,既要采取外部审计的形式提高审计工作质量,也要注重内部监督的完善,做到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真正地从多维度角度来提升企业的监督力度,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3 总结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国内、国外经济形势都发生许多变化,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发展氛围、行业技术趋势都大有不同,要想获得高效、稳健、可持续的发展,企业必须注重内部控制质量的提升,不断强化内部资源的有效配置,持续聚焦内部制度的持续完善,快速实现内部风险管理的高效强化,通过内控质量的提升来改善企业内部运营环境,提高内部协作的质量,最终实现制度、科技、人力等要素对企业业务发展的赋能,助推企业实现跨越式、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