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跨文化视角下英语电影名汉译方法
2021-11-22黄鐘霈彭莹
黄鐘霈 彭莹
(成都理工大学,四川 成都 610051)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市场引入大量外国电影。电影是文化的载体,电影翻译是跨文化交际活动的重要形式,而电影名作为电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翻译尤为关键。不同的电影译名会导致不同的效果,电影名应采取最为合适的翻译方法,旨在产出质量上乘的译名,推动实现跨文化交际,进一步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
二、电影名汉译现状
(一)译法多样化
地区文化背景差异导致不同地区对同一电影名采用的汉译方法存在差异。通常电影在大陆的译名多为直译,比较严肃,同时包含一定的文化内涵;粤语偏爱在译名中融入当地方言,较为随意,商业性更强。但由于普通话与语音语义的差异,粤语的译名与普通话的译名依然存在区别,如Lady bird的普通话译名为«伯德小姐»,粤语译名为«不得鸟小姐»。
(二)译名质量不齐
尽管译名版本多样,但其翻译质量参差不齐。英文电影译名问题一直受到译界关注,何跃敏(1997)在其文章指出:“西片译名眼下最突出的问题是混乱、不统一、不到‘位’。同一影片有多种译名的现象屡见不鲜,常令圈内外人士感到无所适从。”例如,电影La La Land质量最高的译名当属«爱乐之城»,而«星乐梦里人»和«乐来越爱你»则显得较为庸俗。
三、电影名汉译影响因素
(一)文化因素
翻译是涉及文化交流的过程,电影名翻译亦是如此,电影名不可避免地体现其所属地区的文化特点,译名需要体现其承载的文化特点,电影Waterloo Bridge若直译为«滑铁卢桥»,很容易让中国观众联想到拿破仑打败仗的滑铁卢战役,误解电影原意。其实,电影讲述男女主角相爱却未能终成眷属,最终双双在滑铁卢桥殉情的故事。«魂断蓝桥»“魂断”一词在中国文化中是“死亡”的委婉说辞,首先点明主角的悲剧结局;其次“蓝桥”借用唐朝裴航与云英的文化典故,“蓝桥”有殉情地之意,与滑铁卢桥之意高度一致,同时保留“bridge”原意。«魂断蓝桥»译名将西方文化中国本土化,用中国文化词汇表达英语原名含义,是跨文化交际翻译的完美体现,至今仍被作为电影译名的典范。
(二)审美因素
郑玉琪和王晓冬(2006)在文章中指出,出色的电影名还能让其在同类电影或同档期的电影中脱颖而出。这就是电影译名的美学欣赏价值。中国传统的美学中“意境美”始终是核心;相反,西方美学的最高境界则是追求“写实”。大陆译者偏向于将电影名译为四字结构或优美的字词来提高译名的美学价值。例如,电影Up in the Air最广为人知的译名«在云端»,与其他两个译名——«寡佬飞行日记»及«型男飞行日志»相比更具审美价值。
此外还有许多富含审美价值的电影汉译名,如«爱在黎明破晓前»(Before Sunrise),«她比烟花寂寞»(Hilary and Jackie),«美国心·玫瑰情»(American Beauty),«浮生若梦»(You Can't Take It with You),«蝴蝶梦»(Rebecca)等。
(三)商业因素
李群(2002)指出,电影名的翻译不是文本翻译,而是广告翻译。当今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出色的广告可以令产品出类拔萃,脱颖而出;相反,劣质的广告则会令产品黯然失色,无人问津。2003年的电影The Cold Mountain获金球奖8项提名,海外票房颇高,引入中国时直译为«冷山»,票房爆冷,被调侃票房如译名一般“冷”。因此,电影名翻译要把商业因素考虑在内,充分发挥电影名的宣传效果,推动实现电影的商业价值。
四、跨文化视角下电影名汉译方法
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与人之间的交际,也就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所发生的相互作用(史晶,2011)。电影名大多简短、直接,通常是全片内容的总结。基于上文影响因素,考虑跨文化交际效果,电影名翻译应尽量传达电影原片传达的文化信息,保证其商业性与艺术性,最大限度地促进国家之间文化的交流与传播。电影名汉译常见的翻译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直译
直译是实现跨文化交际最直接的翻译方法。所谓直译,就是“在词汇意义及修辞的处理上,不采用转义的手法;在语言形式的处理上,允许适当的变化或转换,以使译文符合目的语词汇-句法规范”(熊兵,2014)。电影名的直译法,就是不改变原名的词汇意义和结构,保留其原本风貌,符合电影的原本内容情节。
电影名大多清晰简明,可以直接保留原意译出,不必转义。一部分英语电影名在汉译时可完全按照原来语序翻译,比如The Green Book直译为«绿皮书»,The Hunger Game直译为«饥饿游戏»,Roman Holiday直译为«罗马假日»,Manchester by the Sea直译为«海边的曼彻斯特»,The Grand Budapest Hotel直译为«布达佩斯大饭店»等。直译法直接推动了中西方文化交流,达到了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二)意译
由于文化差异,有些电影名采用直译法翻译会让中国观众产生误解,无法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而意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好方法。“意译的主要特点,是在词汇意义及修辞的处理上,采用转义的手法,以便较为流畅、地道地再现原文的意义”。译者需要充分理解电影情节背后蕴含的具体文化,对电影名进行意译,使电影名本土化,易于当地观影群体理解与欣赏,再现原片的风貌。
电影名意译的例子很常见,比如Spider-Man(«蜘蛛侠»),若直译为«蜘蛛人»略显平淡,稍加意译将其改为«蜘蛛侠»不仅点明原片主角的英雄气概,而且“侠”字符合中国文化深受青睐的“大侠文化”;再如电影Bathing Beauty若是直接译为«沐浴的美人»,很容易误导观众,以为这是一部情色电影,事实上这是一部音乐爱情电影,译为«出水芙蓉»不仅含蓄委婉,而且也贴合原意。意译法极大程度上体现文化内涵,从将西方文化中国本土化的角度推动实现跨文化交际。
(三)音译
音译是电影名翻译最简单的方法。可采取音译法的电影大部分以人名、地名或者某一具体事物的名称作为电影名。对于大众熟知的文学作品的同名电影,如Lolita和David Copperfield等,直接音译为«洛丽塔»«大卫·科波菲尔»即可。若电影名按照英语发音音译不产生歧义,不影响原片内容,可采用音译法译出,如Kongfu Panda«功夫熊猫»。但多数情况下,国内观众对国外人名、地名少有听闻,更不必说深入了解其内涵,因此纯音译的例子不算多。
(四)多种译法相结合
在对某些外来电影名进行转换时,使用一种翻译方法往往无法达到理想的跨文化交际效果。这就要求译者根据电影内容,结合多种翻译方法,以产出最佳译名为最终目的。其中较为常见的结合方法有两种:①直译与意译结合;②音译与意译结合。
电影Scent of a Woman译为«闻香识女人»就是直译和意译结合的例子。该电影名直译是«女人的香味»,略显俗气,直译加意译之后译为«闻香识女人»,不仅符合原片内容,同时提升了审美价值。励志电影Forrest Gump是意译与音译结合的典型例子。该电影名如果按照英语发音译为«福雷斯特·甘普»,会让电影的宣发大打折扣,译者把意译与音译相结合,译为«阿甘正传»,机智巧妙。“甘”是“Gump”的音译名,加上“阿”字组成“阿甘”,独具中国生活化气息,贴合中国文化。同时,译者借鲁迅所著«阿Q正传»之名,把“阿Q”改为“阿甘”,直截了当地告诉观众这是一部人物传记题材的电影。可以说«阿甘正传»这一译名实现了文化、审美以及商业价值的完美融合,至今仍为人所乐道。中西方文化存在差异,多种译法结合使用通常能更好地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五、结语
电影是带有娱乐性质的大众文化交流形式,电影名作为电影的第一形象,起着传达主题信息、吸引观众的作用。电影名的汉译有所讲究,质量上乘的译名可以提高收益,实现跨文化交流传播目的;反之,质量低劣的译名会带来不可估量的后果。为做好电影名的汉译,译者必须在了解电影名特点、考虑影响因素的情况下,选取合适的翻译方法对电影名进行处理。译者若是硬译、胡译,无视电影名汉译的重要性,不仅未能发挥电影应有的作用,也不能实现电影名汉译的跨文化交际效果。做好电影名汉译工作,既是对跨文化交流传播的贡献,也是对翻译事业的尊重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