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做深做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2021-11-22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石油分公司王瑞琼

办公室业务 2021年13期
关键词:关怀政治思想

文/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石油分公司 王瑞琼

一、正确认识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重要意义

(一)落实中央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坚持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坚持为了人民幸福而出发。而人民的幸福感与心理健康息息相关,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大实施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力度,通过充分体现对于“人”的尊重,解决人民的困难,有效应对社会快速变革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升人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在新形势下,对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思考和新挑战,同时为下一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

(二)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从发展形势看,中国石化秉承“站排头争第一”的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定走在国有企业改革前列,坚持“摸着石头过河”,积极探索具有创新性,且能推广的先进经验,目前已步入了改革“深水区”。特别是××公司,近年来一方面受经济低迷资源过剩的影响,另一方面,大规模的城改路改,严重制约了零售线正常经营,部分加油站甚至因此被拆除。公司增量、保利、提效等各项工作阻力加剧,经历了极为复杂严峻的考验,急需加快体制机制改革步伐,同时,组织机构、岗位薪酬等一系列的变化使部分员工产生焦虑情绪,个别员工出现了“难理解”“难适应”甚至“凭什么”的负面情绪,对企业认同感和归属感大幅降低。企业只有重视员工感受、满足员工需求、激发员工热情,才有可能实现可持续的健康发展。因此在改革转型的关键时期,急需对员工进行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建立一支充满正能量和战斗力的员工队伍,使企业快速扭转被动局面,保持健康持续发展。

(三)提升员工内生动力。现阶段,丰富的物质生活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大家更关注精神享受和文化生活,更追求自身价值的实现。企业加快改革调整步伐,员工不再吃“大锅饭”,收入的差距让部分员工有了失衡、失落的感觉;加之通货膨胀持续严重等问题,也让员工有了越来越多的急躁、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这些问题对员工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产生了巨大的威胁。因此,有效对员工开展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显得尤为紧迫,帮助员工解决思想困惑、撇清外界杂音、释放心理压力,从而保持内心和谐,成了新时代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

二、当前企业员工思想状况分析

为了解职工的思想动态与发展趋势,摸清脉搏、正确引导,××公司进行了专题员工思想状况调研。通过采取问卷调查(发放345份,收回331份,收回率95.83%)、个别谈话等形式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从不同政治面貌(党员占调查总数的28.7%,团员占调查总数的46%)、不同学历(中专或高中学历占调查总数的54.37%,大学以上学历占调查总数的29.13%)、不同从业时间(从业10年以上占调查总数的53.47%,从业3年以下占调查总数的19.13%)等几个层面的问卷调查统计,从中发现员工思想状况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高度关注企业发展。据统计,81%的被调查员工对现岗位是满意或较满意的;69%的员工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或较有信心。调查结果显示,员工已将企业未来的改革发展与自身的前途利益紧密结合,与以前相比,现在员工更加关心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经济效益,也更加关心企业的发展前景。

二是广泛认同改革成果。据统计,68%的被调查员工为自己是中石化员工而感到自豪;77%的被调查员工对企业改革变化比较满意,认为近年来集团公司的深化改革,具有非常深刻的作用和影响,有效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凝聚力。

三是积极要求学习进步。据统计,73.33%的被调查员工希望公司为其创造学习培训条件,69.72%的被调查员工认为岗位实践培训是最有效的自我提升方式,68.41%的被调查员工认为目前最迫切的需求是提高学习技能。调查结果显示,随着企业技能竞赛和技能鉴定工作的开展,广大员工深切感受到了企业对人才培养的重视,因此对提升综合素质、钻研业务技术的热情不断高涨。

但同时,调查结果也显示了当前员工队伍的思想状态有以下问题:

一是信念弱化,认识错位。调查结果显示,少部分职工存在着理想信念弱化、政治意识淡化的倾向,认为搞好经营管理,靠的是业务技能,而不是靠理想信念;也有部分员工缺乏主人翁意识,主观能动性慢慢退化,遇事很少有独立思考,没有正确的评判标准,甚至被错误思想所左右,一些有悖于企业价值观的作风已经对员工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消极影响。

二是观念陈旧,被动应付。中国石化作为特大型石油石化央企,虽然优良的企业文化夯实了改革发展的根基,但与此同时,传统的经营方式也固化了员工的思维方式。尽管当前社会已步入信息化时代,但部分员工依然抱有陈旧的思想观念,只求稳、求守,拒绝变化和创新,对企业各项改革举措只是被动应付,缺乏激情和进取心,在企业改革遭遇逆境时容易产生动摇。

三是利字挂帅,当下为上。随着资本主义思潮来袭,部分员工的价值取向也被严重动摇,逐步由政治理想化转向经济利益化。从经济学观点来看,这虽然对促进生产力发展意义重大,也会使部分员工走上片面追求物质和利益的歧路,出现了“工作不看成绩讲条件,任务不看成果讲价钱”的不良倾向,极大危害了员工自身的身心成长,也严重羁绊了企业的发展步伐。

三、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具体措施

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可以有效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效能,从死搬硬套的“说服教育”向基于沟通、理解的“疏导情绪”转变,构成新形势、新阶段、新格局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模式。

(一)围绕“一个中心”,建立一个体系。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围绕改革发展这个中心,只有创新工作机制,找到思想政治工作的合理切入点,使其与企业经营管理有机融合,才能取得良好的工作成效。要建立一支新型数字化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宣传队伍,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渠道,将形势任务教育政策制度进行宣贯,知识技能培训、企业文化建设等有机结合统筹开展;围绕企业改革发展员工关注的热点问题,弘扬正能量,占领宣传舆论主阵地。同时要构建一个平台,广泛聆听员工心声,畅通职工意见反映渠道。

(二)坚持“以人为本”,搭建一个平台。“以人为本”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守的原则,必须充分尊重、理解、关心员工。只有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员工的心里去,坚持把员工的幸福、尊严、理想联系起来,坚持尊重每名员工的各方面需求,让每名员工都感受到企业的关怀,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有效开展。在日常工作中,不仅要考虑员工专业技能的提升,更要关注员工的心理感受,关注员工的个人价值是否得到体现。只有在企业内部营造公平公正氛围,才能让员工释放更大潜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才能让员工为企业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三)注重“渗透传递”,实现一个融合。企业文化往往是运用特有的价值观、信念、理想来引导熏陶激励员工,将个人追求与企业发展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它与思想政治工作具有目标一致、核心相同内容交叉的特点,能有效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因此要将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相互渗透传递、有机融合,才能有效增强工作效果。要健全制度体系,立足员工角度,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各项规章制度的科学合理性;要强化政治理论武装,持续跟进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增强爱党爱国,爱企敬业意识;要创新工作方法,通过开展领导干部挂点联系基层、党员挂点联系空白站点等工作,加强与一线员工的深入交流,切实解决他们遇到的困难;要丰富工作载体,通过组织书画、摄影、篮球赛等员工群众能够广泛参与,反响热烈的文化活动,来密切联系、增进团结。这样才能让企业与员工的发展融合为一体,形成命运共同体,有效推动企业改革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关怀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古今一脉相承,兼顾现实关怀
关怀理论视角下教师关怀关系的构建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