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生活化的实施探讨

2021-11-22周腾骏

小学生 2021年4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生活化数学

⦿周腾骏

小学生觉得数学难,除了自身的原因,与教师的课堂教学也存在一定的影响。大多数教师都采用传统的课堂模式,让学生反复的练习同类题目,不仅阻碍了学生的学习空间,还不利于教师教育模式的开展,数学教学水平也得不到提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注重生活化的教学理念,将生活化理念融入教学中,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当他们意识到自身学习的主体性,就能配合教师的管理教学,享受数学的整体学习效果。

一、注意生活题材的引入,丰富学生的数学学习生活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中,小学生学习效能不够高,没有设置明确的生活化思维,教师的教学实施也不够到位,过程较为缓慢。这些都是导致数学课堂效率不够高的原因。为了更好地实施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教师要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从教学源头出发,积极地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每个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体,都是数学知识的主动倡导者,教师有必要让孩子们了解数学课堂教学现状,让其参与到课堂活动的策划过程中。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扩展,利用大量题型重复单一的训练,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相反,教师应该将各种各样的数学知识传授给学生,引导学生全方位思考,激发他们的创新活力。如果学生对相关的数学知识掌握不到位,在懵懂的状态下学习新知识,这会加大学习的难度,产生厌学心理,甚至失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教学问题,我们可以多从生活化的题材出发,给孩子们呈现各种生活化的素材,加深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印象。

二、完善生活元素的实例,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数学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艺术,但如果课堂的教学方法不对,很容易使学生被迫的接受知识内容,使教学过程变得单一化。这种传统的课堂模式,限制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不利于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影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新时代的数学教师,我们要做好每一次的教学方案设计,引入生活化教学资源,培养全方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加之数学是一门较为抽象的学科,我们要避免过多的题海战术,多给孩子们自行选择的空间和机会,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比如在超市购物时,经常要用到“总价=数量×单价、售价=标价×利润率”等这些计算公式,教师可以给出实际的数值,引导学生计算。“小华去超市购物,买了10元一本的笔记本3本和单价为5元的自动铅笔3支,请利用数学知识计算,他一共花费多少钱”,这是一道典型的生活应用题,考察了学生对公式的运用和计算能力。首先,我们要分别计算出笔记本和自动铅笔的总价钱,再相加得到总消费额。根据数学公式,可以有10×3+5×3=45的结果,即小华一共要付45元。

三、开展数学课堂的活动,建立生活和数学的联系

“引入生活化教学资源”是新时期的教学要求,也是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渠道。生活化的题材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主要资源,我们要引入各种与时代相融合的问题,让学生可以真实地接触到生活,使学习数学知识变得形象化和具体化。在《图形空间》这章节的知识点讲解时,我们可以先组织学生交流讨论,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正方形、长方形的物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小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教师也可以提前设置一个好的课堂教学情境,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课堂游戏活动,构建一个小型的模拟市场,“一个橡皮两元,一副手套八元,买一副手套和两个橡皮是多少钱?”同学之间可以相互交流,互相扮演角色,促进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活动。在给学生布置课外作业的时候,我们也可以让学生回到家里实地测量一些长方体的长、宽、高,计算长方体的体积。训练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当学生在自己动手的同时,能思考问题,减少对计算器、手机等电子产品的依赖性,积极主动的学习。教师也能避免学生与课堂脱离的现象出现,不断探索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改革方式。

总而言之,数学是一门建立在生活基础之上的学科,为了促进小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提高,教师要引入生活化的教学理念,给学生提供生活中的一些具体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营造浓厚的生活教学氛围,才能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在了解生活中的实际事物的同时,注重生活,注重实际,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当前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生活化数学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中班幼儿生活化美术活动的实践探索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