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排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应用研究

2021-11-22刘桓宇天津体育学院

灌篮 2021年25期
关键词:扣球耐力排球

刘桓宇 天津体育学院

一、青少年排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现存的问题分析

运动员对排球体能训练的参与意识比较薄弱。针对性体能训练能够提高排球运动技能,对于需要改进现有排球运动体能训练等方面绝大多数同学都持有肯定态度。运动员对针对性体能训练能够提高排球运动技能非常重视,有的同学很同意针对性体能训练能够提高排球运动技能。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这个问题,使针对性体能训练受益于每位学生,进一步提高排球运动技能。

(一)对体能训练重视程度不够

传统训练模式是影响体能训练的最主要因素,长期使用单一的体能训练手段,会使学生兴趣低下。应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改变传统训练模式,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训练的有效性、趣味性。

(二)缺乏专项的体能训练

体能训练主要是为增强身体健康,提高运动技能。但排球课注重技能训练,对体能训练的专项研究较少,所以导致缺少体能训练,使得学生出现基本技术动作掌握较慢,容易出现错误动作。应该加强体能练习,采取适合排球专项的体能训练,丰富训练内容,使运动员尽快掌握基础的技能和体能。

(三)增强身体健康,有效降低伤病

排球运动中会经常出现受伤情况,其主要损伤情况以脚踝扭伤、肩膀拉伤、膝关节挫伤、手指挫伤等最为普遍。通过身体素质训练,并针对身体较弱部位的训练,可有效增强运动能力,提升技能技巧。根据多种体能训练技巧可以提高不同部位身体素质,只有身体素质达到能承受一定负荷,才能使技能和体能达到教学要求,从而降低运动损伤。

二、影响青少年排球运动员体能训练因素分析

通过研究,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弹跳扣球能力较差,学生对移动能力掌握较好,对于专项耐力和平衡能力掌握情况一般。对男女生的体能训练进行比较,发现女生的合格率明显低于男生,也就是说对于排球的体能训练,男生比女生掌握全面。

(一)弹跳力

弹跳力在排球扣球、跳发球和拦网技能中运用较为普遍。通过调查垂直起跳能力发现,运动员的弹跳能力较差。主要原因是体能训练中缺乏对下肢力量的训练。弹跳力的好坏还受到速度、柔韧性和灵活性的影响,运动员对于弹跳力的训练应结合各项身体素质进行练习。

(二)摆臂挥击能力

摆臂挥击能力在排球扣球、发球的击球动作运用普遍。通过调查挥臂击球能力发现,运动员击球位置不准确,挥臂动作僵硬,动作连贯性不足。主要原因是对于上肢力量缺乏专门性训练,排球挥臂能力训练不单单要提高肌肉力量,对肩关节柔韧性和协调性也有严格要求,增强肩关节柔韧性可以提高击球准确性,通过上肢协调性练习可以使挥臂动作更加连贯,提高击球力度。

(三)移动能力

移动能力是排球运动基础部分之一。良好的移动能力不仅可以使各项技能掌握迅速,而且可以更好的适应比赛节奏。在排球运动中,移动能力可以大幅提升排球运动的灵敏性和协调性,达到各项体能训练的基础,适应各项体能训练的负荷,从而增强各项运动技能。

(四)专项耐力

通过对运动员的专项耐力调查发现,运动员的专项耐力成绩并不理想,主要是因为在田径专项的运动员中,长跑耐力虽然可以提高身体耐力,但排球运动属于综合性运动,对练习者的综合耐力要求较高。包括连续起跳、灵活性、协调性等能力与耐力结合程度严谨。在排球比赛中,拥有良好的综合性耐力是取得比赛胜利因素之一。

(五)平衡力

通过对运动员的平衡能力调查发现,近半数学生在排球运动中平衡能力掌握较差,由于上下肢配合不协调、核心力量训练欠缺。排球运动存在空中击球、拦网等技巧,平衡能力不足会导致上步扣球起跳点的偏差,起跳后挥臂击球力度不足,身体控制能力较差,严重者可能会有受伤的风险,所以,平衡能力在排球运动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三、青少年排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方法

(一)力量训练的方法

排球运动需要腰腹力、下肢力和爆发力的核心力量能力,在排球各个专项中核心力量最为重要,无论是进攻扣球还是接球防守,都需要练习者有充分的核心力量。通过分析运动员体能时不难发现,非排球专项学生起跳注重起跳远度,而排球扣球注重的是起跳高度。在垫球技术中,运动员存在肌肉僵硬,垫球缓冲能力较差。这取决于缺少核心力量的训练,大臂带动小臂缓冲能力不足。在排球扣球时,运动员背弓动作要求腹背部的肌肉有力量,因此要训练腰腹部的力量,运用背起训练可以有效提升背部肌肉力量和腰腹肌爆发力。扣球起跳可以采用原地提踵训练方法来提高小腿力量的爆发力,同时结合原地深蹲起跳来提高股四头肌和臀大肌的爆发力,但在深蹲起跳动作上对膝盖有损伤的风险,建议深蹲起跳分为第一组10次,第二组15次,第三组10次规律完成五组为一个周期,并且在第二个周期采用半蹲起跳来加强下肢力量的稳定性训练按照以上规律完成五组为一个周期。在肌肉较为疲劳的状态下或完成两个周期的状态下,建议通过弹力带进行上肢拉伸训练,手抓住弹力一端另一端固定,做徒手挥臂击球动作,强度应安排适中,能有效改善扣球手击球动作,并且可以避免扣球发力不均而产生的运动损伤。肌肉力量的训练是通过循环往复的练习来提高,而不是短时间就可以提升,要通过每天坚持训练。

(二)速度训练的方法

在排球专项运动中,速度训练能有效提升运动员移动能力、手臂挥击球的速度和进攻防守转换能力。速度训练要在力量训练达到一定基础之上进行。在移动过程中,大腿的股四头肌和小腿肌群充分发挥力量可带动身体移动。当结束原地提踵与原地深蹲训练时,增加加速跑项目可以完善速度训练。排球场地的折返跑练习也是对下肢速度能力提升的一种基本训练方法,但此训练方法,会加剧运动员疲劳,根据运动员体能分析,应尽量减少持续折返跑训练,将折返跑与横向移动相结合,可以降低肌肉同一部位发力,不仅能提高运动员移动冲刺能力,而且还可以提高运动员横向移动能力,在排球运动中,横向移动在垫球、传球和跑位中要求严格,所以,将折返跑和横向移动相结合的训练,可以有效提高运动员各项速度训练能力。例如开始进行3次折返跑后紧接着进行3次横向移动为一组,连续进行3组。为了增强运动员速度与技能结合的能力,应结合球性训练来提升运动员速度,虽然运动员基本功较差,但是可以提高运动员各个方位移动能力,使运动员在体能提升的基础上,不断建立移动垫球能力,使负荷达到要求,适应运动员的自身情况。

(三)耐力训练的方法

排球比赛规则采用五局三胜制,对耐力要求非常高,这就要求运动员不仅拥有力量和速度的良好体能状况,而且要求运动员有良好的持续攻防能力,在课上注重的基本功练习和力量训练,往往会忽视耐力训练。没有良好的耐力水平,在拦网和持续攻防技术上会出现失误,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肌肉拉伤和脱水等严重情况。加强耐力训练主要以有氧运动为主,在平时训练中可以采用连续扣球(一人抛球,一人在4号位连续扣球,10个为一组,连续进行3组)和十字摸线跑(从排球场一端点开始,通过移动跑到对角摸地再移动到另一端点出发移动到对角摸地,连续进行3次为一组,通过运动员各人情况制定周期)如此一来,通过观察运动员练习负荷,制定训练计划,耐力训练不仅改善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能力,而且能很好的控制身体素质,适应训练负荷,有效降低运动损伤。

(四)柔韧性训练的方法

柔韧性训练是指人体运动能力和不同部位关节的灵活性以及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的伸展能力。在排球项目中,柔韧性练习能提高身体机能和技术塑形,有效改正错误动作,使力量、速度、耐力训练达到人体极限。柔韧性练习比较辛苦但也是最为危险的训练,训练强度过大会损伤韧带、肌肉,训练强度过小则效果不明显,所以要提高柔韧性水平需要经常性反复拉伸训练,使关节提高活动幅度,例如柔韧性练习可以通过坐式拉伸韧带,前胸向膝盖靠拢,注意膝关节不要弯曲。

四、青少年排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特点

(一)体能训练的有效性

体能训练有效性是指现有的体能训练是否能够提高身体素质与改进技术水平,是否能够增强运动员各项综合素质,通过有效的体能训练来适应运动员的体能情况,使运动员与体能训练方法相适应。从调查情况来看,大部分运动员认为技能提高和有效的体能训练关系不大,从而忽视体能训练对提高技术的重要性,所以在体能训练时出现态度不积极等情况。另外一部分运动员认为体能训练比较枯燥,训练不但累,而且提高身体能力也不够显著。据研究发现,有效的训练不但能够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而且能够使训练者在不知不觉的练习中提高技术能力和体能的结合能力,大大提高了体能训练与专项训练的积极性。

(二)体能训练的针对性

体能训练的针对性是指根据不同运动员体能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制定相关的训练计划,旨在提高运动员某一项体能的方法。加强体能训练的针对性能够弥补运动员现如今身体素质的不足,在提升运动员综合素质有重要作用。加强针对性训练,能够充分挖掘运动员的运动潜质。专门的体能训练和专门的技能结合训练,让训练能够最大限度的提升综合能力和技术能力。

五、结语

根据对排球运动员技能掌握情况分析可知体能的差异较为明显,运动员在进行技能测试时,动作出现变形,僵硬,并且因为身体柔韧性、平衡力和协调性的不足,对技能掌握情况通常较为复杂,还有大多数的学生没有达到学校教育的要求,应引起重视。加强体能素质水平能不断提高综合素质的能力,强化体能训练,是提高青少年排球运动员适应技能学习的基础。在各大高校体能训练也被广泛认可,教练员对体能训练的认识可以加大体能训练的重要性,通过制定训练计划和方案,开展适合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能力的专项体能训练,是提高运动员对专项技能掌握和认识的基础。全身心的投入体能训练,使运动员增强学习兴趣,提高满意度。

猜你喜欢

扣球耐力排球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教案
2019年亚洲男排锦标赛四强一攻战术运用效果分析
《老人与海》读后感
影响排球扣球技术动作的生物力学因素
影响排球扣球技术动作的生物力学因素
自制扣球器的制作与使用
游戏《穿越小树林》耐力跑教学设计
2017倍耐力年历由彼得·林德伯格掌镜
倍耐力亚太赛车产品销量六年内增幅达四倍
最复杂的迷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