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先进典型宣传在高校思政工作中的重要性
2021-11-22江苏省南通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张昕月
文/江苏省南通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张昕月
一、先进典型宣传在高校思政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一)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是规范学生行为、体现学生基本素质的重要因素。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并不是遗传的,一般都是在后天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不同的教育而形成的。传统的高校教育模式中并没有重视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培养,只是一味提高学生的成绩来提升高校学生的就业率。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也成为高校教学目标的一部分。在思政工作中,依靠先进典型宣传方法能够让学生形成较好的思想道德素养,也能够为学生创造具有教育意义的思政环境。通过先进典型的宣传方法,学生一方面可以模仿先进典型模范的事迹,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另一方面,为了达到靠拢的目标,学生会不断参与到能够提高自身思想道德水平的实践活动中来,获得被关注感和认可感,同时也会获得很大的成就感。
(二)对思政教育工作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有着促进作用。1.增强思政教育工作的针对性。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在理解力和接受能力上也都不尽相同。如果仅仅依靠理论说教,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那么学生的理解或掌握程度会存在很大的不同。而先进典型宣传方法中的具体案例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不同的学生可能会接受不一样的教育启发点。另外,教师在选取先进典型案例时,也要结合学生的差异性,选取合适的案例,确保思政工作的有效开展。2.增强思政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先进典型案例宣传,能够让学生学习案例中蕴含的价值观及其他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思想道德的素材。这种方法会熏陶和感染学生,并且起到示范作用,能够让学生快速消化其中的理论,使学生能够从根本上提高思想道德的认识。3.增强思政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思政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学生能够具备良好的道德水平,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先进典型宣传教育能够有效影响学生的行为,使学生的行为真正发生积极的变化,即使没有外力的监督,也能严格要求自己。
(三)能够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与社会实践水平。先进的典型案例宣传可以让学生通过案例的前因后果明确清楚社会道德以及个人的价值观取向。先进典型宣传方法中经常涉及优秀的个人、集体等,学生会通过这些人物的具体事迹形成靠拢和模仿的心理,最后内化成自身的认同感。先进典型宣传案例基本上来源于生活,有的甚至发生在学生的周边。教师可以根据案例中的环境为学生提供类似的社会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对先进典型案例的认识。比如有的先进典型会教会学生如何尊重他人,乐于助人;有的先进典型案例能够教会学生维护公共利益;有的案例则教育学生积极刻苦、追求上进等。学生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能够优化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还能增强自身的社会实践水平。
二、先进典型宣传在高校思政工作中的问题
(一)缺乏对先进典型的认同。先进典型宣传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手段,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曾存在一个学习的榜样,梦想有一天能够成为那样的人。在高校思政工作中,就是将学生心中较为抽象的榜样人物具体化为身边的某一个人,选取的某一个人就是先进典型。高职院校的学生是具有多样性的,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只选取一人作为先进典型无法获得所有学生的认同。要想获得学生的认同,需要先进典型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的价值取向。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某些学生的价值观念已经偏离正确的轨道,无法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关联,游离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之外,先进典型的行为对他们而言毫无意义,甚至他们认为先进典型的行为和他们的价值理念是相背驰的,因此,对先进典型缺乏认同。当他们内心判定先进典型的行为不符合自身期望时,先进典型将无法为他们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无法对他们起到积极的影响。先进典型无法带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无法将这部分学生内心的斗志激发出来,甚至有可能会对先进典型的宣传活动产生不利的影响,破坏学习先进典型的氛围,不利于思政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二)缺乏适宜的先进典型对象。先进典型对象的存在,是为了使学生拥有具象化的学习对象,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指南针,先进典型的选择对后续思政工作的有序开展至关重要。在实际的思政工作中,先进典型对象缺乏适宜性,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原因是挑选的先进典型对象不具备真实性,高校为了获得良好的教育宣传效果,往往会青睐于为他人或者社会奉献自我的人,这些人往往辛勤劳动、乐于助人,具有舍己为人的牺牲精神。尽管社会上对于这一类事情和人的宣传较多,但是宣传人员在实际的宣传过程中还会对此进行渲染加工,将先进典型描绘成只应天上有的“圣人”形象,而忽略了先进典型作为人这一主体存在的人性化特征,隐藏了先进典型人物属于自己的情感体验。这些过度的渲染导致先进典型脱离了实际生活,学生无法通过阅读和学习先进典型的事迹获得相应的感染和共鸣,学生无法和先进典型人物实现同频共振,以至于降低了先进典型的宣传效果。另一个原因是先进典型的选择拘泥于以往的标准,没有实现选择的多样性,选取的先进典型往往是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干部,这只能作为学生学习层面的学习模范,无法成为学生精神上的接近对象。因此,在先进典型的选择上,应该考虑学生多样化的需求。
三、先进典型宣传在高校思政工作中的运用改进
(一)培育品德是育人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的言行举止都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提供了借鉴,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需要以身作则,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俗话说“育人先育德”,也就是说培养一个人,从最基础的出发,应当先培养他正确的道德品质。引入教学中的意思就是,教师只有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才能够规范好学生的行为。引导学生在认知的基础上,认同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先进典型的基础,作为宣传先进典型来说,应当加强教师以身作则的职责,帮助学生提升价值观念,在脑海中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引导学生正确的人生方向。
(二)典型多元化,提高公信力。从学生层面上来讲,先进的典型案例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公信力和威信,才能够从本质上达到宣传的良好效果。为了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需要挖掘学生中典型的案例,也就是最为普通的案例,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事实的存在。以事实为依据,不加更多的渲染和强调,把真实的状态展示出来,使学生能够产生亲切的感觉。这样学生才会认为先进的案例就在身边,才会有借鉴意义,于是自发地去学习先进典型。宣传的过程当中,工作人员不必过分渲染典型案例的特点,只要典型案例真实确切,就能够深入人心,学生也会从中学习到更多的优良品质,让道德模范和学习模范在先进典型中凸显,使学生拥有追求目标的动力与信心。高校学习中,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很大程度上受个性的发展影响。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典型教育过于单一,不适应当今教学的要求,难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中设置先进典型案例,更多地以多元化的特点进行塑造和描写,保证集体利益,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与个性特点,得到学生的认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依据实情,选取合适的先进典型。选取先进典型的过程必须建立在实际的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自身的发展情况,不能单独选择优秀的人物作为榜样来激励学生;也需要在适当的情况下选择负面的人物,以此来激励学生,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选择,这样学生在选择的过程当中,实事求是地选择正确的榜样模范。要丰富选树典型的类型,既要选树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大学生,也要尊重个性和本色,形成多方面多层次的先进典型选树格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大学生发言权,使得选树典型的过程成为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
(四)改进教育方式和手段。很多大学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只存在于形式化和表面化的内容上,未发挥先进典型教育的效果与作用,使学生对于先进典型教育的认识和理解不够透彻。在这种情况下,学校需要积极创新,改进传统的教育方式和手段,创新宣传形式,根据大学生受众特点,多采用网络等新媒体技术介绍典型的先进事迹,也可以尝试运用艺术的形式,以先进事迹为蓝本,创作剧本、小说、诗歌、歌曲、舞蹈等作品,深入挖掘动人故事和感人细节,力争在教学过程当中吸引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先进典范的精神,发挥正确的引导作用,结合先进典型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结语
先进典型的教育十分重要,在选择典型人物方面,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学生学习的特点来完成。力求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保证集体的利益,选择多元化的典型案例,积极创新各种教育方式和手段,保证学生能够学习到有用的知识,提升自身的思想理念和道德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