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财务集中核算与审核运行模式的探讨

2021-11-22董金虎河北省沧州市气象局

财会学习 2021年26期
关键词:市级会计人员核算

董金虎 河北省沧州市气象局

引言

事业单位的各项资金核算量越来越大,对事业单位的财务核算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财务核算业务的发展情况,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和核算工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措施。事业单位在成立财务核算中心的基础上,实行了县级财务集中核算与审核即“县账市管”财务核算运行模式。本文对事业单位“县账市管”财务核算运行现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解决的方案予以探讨,为继续做好财务核算工作提供参考。

一、事业单位成立财务核算中心以加强财务核算监督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与核算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适应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在完善财务核算管理制度的同时,进一步强化财务核算管理职能,提高财务核算管理效率,切实履行各项财务核算管理制度,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优越性和有效性,不断提高财务核算管理的水平,打造一支高素质的财务核算管理的专业队伍,从而保证事业单位实现良性的可持续发展,事业单位成立了财务核算中心,承担本单位财务核算、监督职能。财务核算中心的成立,是贯彻落实各项财务管理办法的具体体现,是事业单位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规范资金使用、切实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的具体措施。财务核算中心在财务核算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工作效果直接关系到整个财务的收支和管理业务水平发展。

二、实行“县账市管”运行模式

为加强对县级事业单位财务的管理,充分发挥财务核算中心作用,切实履行财务管理职责,应严格按国家部门法律法规和会计制度规范进行财务核算,严把支出关口,根据县级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财务管理新举措,确立了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以内部控制、预算绩效管理规范化建设发展的新理念,事业单位推出县级财务支出向上级财务核算中心报账制的运行方式,即“县账市管”运行模式。建成财务一体化信息系统,实现了县级单位财务支出报销业务统一采用网络版财务报销业务系统,由市级财务核算中心负责对县级的财务支出进行审核、监督,业务流程、财务处理、预算和档案的统一管理模式,以提高县级单位的财务核算业务水平。

(一)县级单位是财务支出业务的主体

实行“县账市管”初期,部分县级基层单位的领导认为削弱了领导的经济审批权,限制了财务支出的自由支配权。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县级事业单位作为一级独立核算的法人单位,其业务具有独立性,是财务支出业务的主体单位,法人对其经济活动负有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实行县级财务支出业务报账制,只对财务支出业务由上级财务核算中心进行审核、监督,不干涉其县局的正常业务运行,打消了基层领导的这种顾虑,县级单位是财务支出业务的主体。

(二)财务支出报账制

“县账市管”财务管理模式,即通过财务一体化信息系统,将所有基层单位集中进行财务核算、网络报账。财务支出报账制就是事业单位财务报销系统实行网上财务报销、审核。县级单位发生业务支出后,由县级会计人员通过财务系统网上登录填报业务单据,提交市级财务核算中心主管会计进行审核。市级财务核算中心设置负责县级单位财务审核主管会计的岗位,按照业务流程负责县级财务支出的审核、记账工作以及会计档案整理等,帮助县级单位做好预算编制、财务分析等管理工作,监督其各项资金的使用情况。

(三)财务支出报账制的优点

实行“县账市管”财务报销运行模式具有以下的优点:

(1)财务核算业务水平得到提高。在现阶段,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有的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没有经过严格的财务管理和业务培训,相应的业务水平一般,对于财务核算工作比较吃力。而市级财务核算中心会计人员熟悉本部门的业务发展,实际经验较丰富,业务水平相对较高。通过市级财务核算中心主管会计的业务审核,对县级财务核算水平有一个极大的提高。

(2)一把尺子丈量标准。统一单位财务支出的标准和制度,规范处理财务核算工作的依据。市级财务核算中心主管会计对所有县级单位财务支出情况采用统一的规范标准进行审核,一视同仁,一把尺子丈量,业务水平保持一个统一的标准。

(3)监督力度大。县级事业单位发生业务费用后,市级主管会计按照单位建立的相关管理制度,对每项资金的支出进行认真审核,在确定真实、合法、有效后,主管会计通过审核,县级单位对审核后的业务费用进行支付,实现了对县级财务支出事前、事中、事后监督,严把了支出关口。同时强化了对县级单位财务活动全范围、财务运行全过程的风险防控,有效提高了财务监管能力和财务工作效率。

(4)支出关口前移。县级单位业务支出经市财务核算中心主管会计审核后支出,将支出的最后一道关口前移至上级单位,更有效地控制不规范的支出发生。

(5)减轻县局人员的工作压力,有利于基层工作减负。县级事业单位人员编制少,但工作任务繁重,存在一人多岗,工作压力大。实行“县账市管”后,大部分财务工作由上级主管单位承担,极大地减轻了县局工作人员压力,不仅节省了人员编制及经费,还强化了基础业务工作的力量。

(四)存在的问题

“县账市管”模式运行以来,规范了财务支出业务流程,进一步提高了县级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且财务内控制度的建设得到进一步完善,夯实了会计基础工作,财务核算水平明显提高。但还存在以下问题:

(1)录入时间延迟。县级单位业务费用发生后,没有第一时间制单,存在先支出,后制单现象。延迟了市级财务核算中心主管会计对支出的审核时间。

(2)不能及时审查原始凭证。县级会计人员制单上传凭证后,市级主管会计只能审查由县级人员登录的支出科目、金额及资金渠道,无法查看到原始凭证,存在对原始凭证审核有极大的滞后性。

(3)报账时间推迟。县级会计人员不能及时将原始凭证送达到市级财务核算中心主管会计人员进行审核。报账时间一般为一个月,有的因各种原因推迟时间长,报账审核延时,对一些不规范、已发生的票据整改难度大。

三、财务报账系统的升级完善

(一)报账系统进一步升级

为了解决存在的问题,在原报销系统的基础上增设了电子扫描凭证上传市级财务核算中心的功能,实现业务支出各项凭证实时图像上传,市级主管会计第一时间对发生的凭证进行审核确认,极大地提高了业务支出审核的及时性。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不能及时上传,报销票据还有先支出后录入的现象,不能从根本上控制财务支出审核的及时性。

(1)报销速度慢,影响工作效率。报销审批找领导签字,审批周期长,工作效率低,也严重影响报销的支出进度。

(2)财务工作量大,增加财务风险。财务报销上传的内容多,信息量大,审核易出错。

(3)预算控制手段落后。资金支出量无法准确控制,预算支出准确性和实效性较差,预算分析需用大量工作,时间滞后,不及时。

(4)信息不完整,无法及时管理。无法及时准确了解本单位的报销支出情况以及预算费用支出的具体细节,难以满足财务管理的需要。

(二)报账系统再次升级财务报销移动审批系统

根据实际中的问题,为充分落实“县账市管”的工作,在原报销系统的基础上引进和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建立科学的网络账务信息系统,实现移动APP财务报销系统上线运行。财务报销移动审批系统,实现了财务报销事项移动办理、审批的自动化工作环境,实现移动审核签批。通过移动报销平台工作人员可以充分利用时间,提高协同工作的效率,同时强化领导的监控管理职能,实现报销事项流转、移动审核签批、报销事项提醒等,大大提高了领导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对财务事项进行审批的效率。

(1)集成化。通过移动APP报销系统,可以对单位内部的财务信息进行集中处理,能够与原报销系统进行对接,生成报销凭证。

(2)支出规范化。在移动APP报销系统中,每一项业务支出都对应相应的支出业务模式,并将本单位年度所有预算指标控制在系统中。填报业务单据时,项目报销的选择、总预算指标数、指标可用余额全部体现在选择平台上,报销科目的选择直接、明确,能有效控制预算执行情况,费用支出实现事中控制,通过与费用预算的无缝对接,实现预算的执行控制分析,严禁超预算支出,支出更为规范化。

(3)实时化。每一项报销业务的全部原始凭证在系统附件中实时上传,所有审核、审批人员对报销凭证一目了然。移动APP报销系统实现网上流转签字流程,并可在移动手机上签字审批,充分体现了该系统的及时性,实现了不见面报销流程,简化费用报销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4)可控性强。财务报销流程全部采用网上流转、签字运行,系统标有签字审批时间,流程结束后打印出报销单据,避免了报销单据手工签字带来的弊端。

实行移动审批报销系统,财务报销审批流程明晰,可随时随地审批,方便快捷。

结语

事业单位要不断完善和健全财务核算管理制度,充分发挥财务核算、监督、综合分析的职能,进一步强化财务核算的职责,加强财务监督,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规范财务运行,提高执行力,努力做到制度完善、管理规范、运作有序、监督有力、财务安全,保证财务核算工作顺利进行。同时不断引进和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建立科学的网络账务信息系统和完善远程报账、查账系统,有效地实现资源共享,采用高科技手段进行财务核算和监督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业务核算水平,对事业单位的财务核算和管理监督起到重要作用,也有利于有关监督部门和事业单位领导对财务核算工作的指导和管理。

猜你喜欢

市级会计人员核算
驻马店市十三五期间大气环境容量和紧缺度核算及分析
宝应县泾河镇创成市级“侨之家”
县域经济发展市级统筹篇
财政部:严重失信会计人员将被列入“黑名单”
会计人员信用档案建设酝酿启动
我国将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
省以下环保机构试点垂直管理 注重条块结合,强化履职尽责
今年3季度起实施季度GDP核算改革
敢问路在何方——市级台文艺团队如何生存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