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第三方支付风险传导及防范措施研究
2021-11-22
(吉林财经大学 管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7)
0 引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传统金融业被注入了新的生机,由此产生了新型金融运营模式即互联网金融。其中以支付方式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行业更是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由于第三方支付属于新兴的模式,政府在一开始给予了宽松的发展环境,而新兴模式的风险又不同于其他模式的风险,以至于监管政策出现了滞后性,没有完善的监管体系。正是由于在第三方支付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风险,制定完善的监管政策以及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1 第三方支付模式概述
2017年8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网联清算有限公司为我国首家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清算平台,由此开启了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的新时期[1]。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络支付用户规模达7.68亿,手机网络支付用户规模达7.65亿。随着移动支付更广泛地使用,第三方支付体系也呈现多元化。支付宝占市场使用率55.1%,财付通占市场使用率38.9%,其他如壹钱包、京东支付、联动优势、快钱、易宝、银联商务、苏宁支付等总计占市场使用率6%。由此可见,阿里巴巴集团和腾讯集团为支付宝和财付通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资金支持,从而使两大支付平台得到飞速发展,对整个互联网金融第三方支付市场形成垄断趋势[2]。
2 第三方支付风险传导路径分析
2.1 市场性风险传导路径分析
市场性风险是指由市场变动引发的第三方支付风险。第三方支付连接平台与我国各大银行建立起合作关系,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低成本的支付平台[3]。第三方支付平台与互联网金融资金流动有关系,资金供给方通过银行将资金放入第三方支付平台,第三方支付平台再通过银行将资金送达资金需求方。由此可见,银行在第三方支付发展过程中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管哪方资金流向银行,如果银行不合作、拒绝提供网络接口等一系列配套措施的情况,那么第三方支付将难以继续发展。
这种资金流向所导致的市场性风险传导路径为:我国各大银行不合作→拒绝提供网络接口等一系列配套措施→第三方支付平台难以运转→产生市场性风险→风险传导至实体经济→对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2.2 流动性风险传导路径分析
流动性风险是指负债递减或资产递增时,第三方支付平台因无法获得融资而导致资金损失或面临公司破产风险。按照国家当前规定,第三方支付平台具有暂时保管交易资金功能,交易资金可以在平台停留3~7天,这段时间资金就由平台支配。随着客户数量不断增加,资金数量也逐渐增大。第三方支付平台为增加自身收益,很可能把这部分资金进行风险投资,甚至出现非法挪用的现象。如果第三方支付平台没有盈利,与此同时客户却突然需求平台中大量资金,平台在规定时间内无法给客户提供所需资金,资金无法流向资金需求方,最终导致资金链断裂[4]。而其他客户听到消息也要求短时间内拿回资金,造成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挤兑现象发生,导致第三方支付平台崩溃。
这种资金流向所导致的流动性风险传导路径为:平台为提高自身收益→平台资金进行风险投资或非法挪用平台资金→客户需要资金→平台资金不足→第三方支付平台无法将资金按约定送达资金需求方→挤兑现象→平台崩溃→产生流动性风险→风险传导至实体经济→对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2.3 信用性风险传导路径分析
信用性风险通常也被称为违约风险,是因交易对手不情愿或不能履行合同而造成的风险。在第三方支付模式下,参与主体不仅有买、卖双方,还有第三方支付平台以及银行。交易之初,买、卖双方会签订一系列协议或条约,买方通过银行将交易资金放入第三方支付平台,而卖方在确认交易资金已进入平台后,则给买方发货,买方确认收货后,第三方支付平台就会将交易资金送达卖方手中,完成资金流动。由于第三方支付平台交易追求方便快捷,对参与方信用审核不够严格,就可能出现买方信用风险和卖方信用风险。其中一方违约,就会影响到其他参与方,造成经济损失,最终导致整个资金流出现问题。不管是买方信用风险还是卖方信用风险,都相应增加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征信成本和运营成本,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这种资金流向所导致的信用性风险传导路径为:参与方信用审核不够严格→未能按照合同进行交易→买方信用风险或卖方信用风险→第三方支付平台无法将资金按约定送达资金需求方→产生信用性风险→第三方支付平台征信成本和运营成本增加→风险传导至实体经济→对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2.4 技术性风险传导路径分析
技术性风险主要指电子信息系统在线上交易过程中出现技术故障,阻碍正常支付业务高效、有序运作所带来的损失。第三方支付平台快速发展是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需要具备良好互联网知识与金融知识的专业人员作为技术支撑,掌握平台运营核心技术。另外,第三方支付平台也可能在实名注册以及支付验证等环节过于简单,容易导致第三方支付平台隐私泄漏,而且平台账户资金也会出现安全问题[5],如账户资金被盗或资金入错账户,账户内资金出现异常,将无法按正常流程让资金送达资金需求方。除此之外,如果出现假冒客服未被发现、交易过程无法实时了解、资金流向难以及时更新、黑客攻击平台等情况,第三方支付平台也无法及时处理,都会造成系统瘫痪。
这种资金流向所导致的技术性风险传导路径为:第三方支付平台技术存在缺陷→第三方支付平台突发故障、隐私泄露等→第三方支付平台账户内资金数量异常→第三方支付平台无法及时处理状况→系统瘫痪→产生技术性风险→风险传导至实体经济→对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3 第三方支付风险防范措施
3.1 加强政府监管体系
随着第三方支付行业的不断发展,暴露的风险日趋显著,此时政府监管就必不可少。由于第三方支付行业属于新兴行业,监管方面存在滞后性,政府应不断建立健全监管体系[6],规范第三方支付行业市场,提高第三方支付行业准入标准,重视第三方支付牌照的审核制度和发放标准,精心选择第三方支付平台,提升整体质量。
3.2 完善相关法律体系
尽管第三方支付已经日益发展成熟,但是相关法律法规还有待完善。在我国政府监管第三方支付行业的过程中,应当将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给立法部门,立法部门需要制定配套法规,填补第三方支付行业法规上的缺失,弥补第三方支付行业业务过程中存在的漏洞,规范第三方支付行业发展行为,为用户提供安全的消费环境。
3.3 建立严格信用体系
第三方支付平台如果简化用户的注册过程、支付验证方式,不仅给后续的管理带来巨大隐患,也将给政府监管带来巨大压力,给不法分子带来可乘之机。因此,第三方支付平台应该严格审核买卖双方信用水平,利用现有数据,建立实名信用查询系统,并进行实时更新,方便用户查询当前交易对象信用水平,防止财产损失,更好地保护消费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