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英语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研究

2021-11-22

现代英语 2021年17期
关键词:师范类师范生课程体系

蒋 君

(绵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四川 绵阳 621000)

一、引言

近年来,师范类专业认证的开展对各大师范院校的师范生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对高校师资队伍和师范生的等级评估也将逐步深入。作为衡量优秀英语教师的基本标准之一,教学实践能力是英语师范生培养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因此,如何提升英语师范生的教学实践能力,是在师范专业英语培养过程中需要努力探索的问题。

二、师范类专业认证的内涵分析

深刻理解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的内涵和导向,是高校进行师范生培养模式改革的一个前提。师范类专业认证要求学校在设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时,需要把师范生的学习效果和输出作为一个导向,严格参照核心能力和素质要求,设定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完善培养方案。认证标准中强调了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师范类专业发展最为关键性的指标。因此,在专业认证背景下,需要加强师范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培养,以提升专业建设水平,保证专业教育质量。

三、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要求

教学实践能力作为师范生专业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是高校培养教育专业人才的关键。结合认证要求,英语专业本科学生毕业时,在“学会教学”这一点上,应该熟悉所属阶段英语教材体系的基本特点及内容框架,熟悉英语课程标准,熟悉学生身心发展和语言文化特点,具有相关英语教学体验、教学基本技能,具有初步的英语教学、研究能力。在教学方面,要求师范生能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同时能够结合师范专业的特点,掌握教学的基本原理、知识和理论,不断提高专业认知,分析所教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联,不断提升教学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另外,还要求提升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的能力以及教学研究能力。

四、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程设计不太合理

针对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部分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结构不太合理,只重视学生的语言技能的培养,课程内容比较单一。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用于培养人文素养的课程较少,学生的知识面偏窄;活动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占比较小,学生没有足够的机会参与实践活动;另外,教育技术课程数量设置不足,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等技术相关的应用课程学时不够,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培养存在不足;针对师范生开设的通识教育课比例不高,不能帮助师范生拓展知识面。另外,从宏观角度看,大部分课程设计更注重理论,在教学实践方面的关注不够,教育实践学时也不足。

(二)教学实践能力培养比较薄弱

部分高校教师在对师范生教学的过程中,更多地偏向理论教学,没有同时兼顾实践环节的引导,不能充分提升师范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也不能培养其批判和创新的思维,在一定程度上有学用脱节的情况。此外,在师范生的培养过程中,怎么教就怎么学的模式仍普遍存在。师范生动手动脑的机会少,很难锻炼独立的行动能力和创新意识,难以对教学有创新性的培养。同时,在固化的教学模式下,师范生如果不去独立思考,就会形成思维定势,在实际工作中遇到问题不知道如何处理,难以适应实际工作需要。

(三)教学实习效果不尽人意

目前很多师范院校的实习工作并没有发挥足够的效用。英语师范生的教学实习包括自主实习和集中实习,一般在大四进行,为期三个月。一方面,很大一部分实习生没有准确认识实习、见习等教学实践环节的重要性,同时面临毕业论文、考研、择业等诸多实际问题干扰,无法全身心投入实习过程。自主实习更是难以对实习过程进行有效监管,没有把实习工作落到实处,实习生参与实习的有效时间往往没有达到规定标准,甚至几乎全程没有参与实习工作。另一方面,部分实习学校教师担心实习生教学经验和水平不足,不放心或者不愿意把讲台交给实习生。因此实习生参与实际课堂教学的机会非常有限。部分实习生的主要工作演变成了批改作业或监守自习纪律,而教学实践能力方面不能够得到足够的锻炼。总的来说,在实习期间高校及教师对师范生缺乏科学引导,很多时候实习效果没有达到预期值。

五、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的几点对策

(一)构建以实践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在课程设置上,应结合人才培养目标,突出实践为导向,使得整个课程更加多元灵活,也更科学合理。专业方面的发展,需要整合大学期间的教学要素,构建以“实践”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处理好各门学科课程的关系,是课程体系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的前提条件是具备必要的知识体系和技能。建议可以将课程设置配置为:通识教育课程、教师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集中实践教学课程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等五个模块,尤其是加大对集中实践教学课程的设计。

(二)强化以能力为主导的培养模式

教学实践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通过不断训练,智力、知识、技能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在师范生的培养过程中,必须强化以能力为主导,以提升教学实践能力作为核心的目标。以学生教学实践能力为核心,将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课程教学和考核体系等贯通,统一为生成能力服务,并且细化到四年的培养过程中,通过分阶段、分目标的进行能力养成,最终实现提升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的目标。

例如,在大一时,指导学生奠定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作为英语教师,必须具备准确的英语发音,建议在大一开始就对英语发音方面进行严格训练。同时,练习“三笔一话”,督促学生加强钢笔、粉笔、毛笔的书写以及标准普通话的练习,尤其是英语板书的书写。在大二时,指导学生熟悉掌握相关的教材内容,并针对性撰写教材分析报告,引导学生以批判的眼光分析教材。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撰写教案详案,布置一定的教案任务,并通过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等方式,进行讨论修改。大三时,指导学生结合教材教案进行课程设计,制作课件,完成完整的课堂呈现。同样通过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等方式,对课程设计、知识点的把握、重难点的突破以及教学板书设计等方面提出意见,督促学生针对存在的不足进行调整改进。尤其是指导学生针对一堂课提出不足之处,培养学生教学评价能力。开展系列教学比赛,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积累经验,提升综合教学能力。在大四时,结合实习,让学生将三年的理论学习和模拟训练积累的知识和技能在真实的课堂情景中灵活运用。通过真实课堂的实践,迅速提升教学能力和班级管理能力。

(三)强化实习对教学实践能力提升作用

实习对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师范生的教育实习过程中,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首先,做好前期准备。组织学生到实习学校开展前期的调研活动,充分了解实习学校的教学现状,分析学生所需提升的教学能力的具体要求,进行针对性训练。同时邀请优秀教师和杰出校友介绍教学经验和成长经历。此外,积极争取当地教育行政主管的支持,为学院师范生提升教学实践能力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场所。其次,落实“双导师”制。进一步加强师范院校实习指导教师与相关实习学校的实习指导教师之间的合作,共同完成对英语师范生的教育实习指导工作。实时监控学生教育实习现状,完善实践表现评价机制。最后,定期开展教育实习总结。对学生在教育实习过程中表现出的不足,开展专题研讨并制定相应的指导方案。同时,建立科学完善的实践表现评价机制,摒弃笼统的、片面的评价,采用针对性评价,结合“双导师”在指导环节的过程记录,对实习生个体给予科学的、有效的评价。

六、结语

教师培养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和决定性因素,师范生的教学实践能力是高校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评价指标,直接关系到我国基础教育师资队伍质量。各师范院校应认真对照认证标准,紧密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积极开展英语师范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培养改革,在学校全面推广和总结经验,通过学校、教师和师范生的共同努力,最终促进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的持续发展和全面提升,培养出党和人民满意的优秀英语教师。

猜你喜欢

师范类师范生课程体系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教师资格证国考背景下师范类专科体育教学优化研究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寻访身边的好老师”
医学类普通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学生作品选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论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下的课程整合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