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一轮中美贸易战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中美轮胎特保案引发的思考

2021-11-22黄超凡

北方经贸 2021年7期
关键词:轮胎关税进口

黄超凡

(江苏大学财经学院,江苏镇江212000)

一、引言

以2017 年特朗普政府对华实施“301”调查为标志,美国开启了对中国的新一轮的贸易战。2018年,针对301 调查结果,特朗普政府决定对中国2000 亿商品加征关税,在国内外引起巨大争议。为了更好的研究美国政府对华征收关税会对美国和我国造成哪些影响,本文以经典的中美轮胎特保案为案例,采用局部均衡分析法对加征关税给两国带来的经济效应进行研究,研究结论对更好的分析此次特朗普政府对华征收关税可能带来的影响以及我国可采取的应对举措具有参考性意义。

二、理论分析

“特保”是“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机制”和“特殊保障措施”的简称。中美轮胎特别保护案是美国针对中国的最大特保案,具体是指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2009 年6 月提出对中国连续三年出口美国的乘用和轻型轮胎分别征收55%、45%和35%的从价特别关税,美国政府于当年9 月对提案给予通过并实施关税限制。中国政府对此行为给予反对并于世贸组织进行申诉,但被世贸组织驳回。世贸组织认为,美国政府征收惩罚性关税这一行为没有违反规定。中美轮胎特保案对有关方面产生巨大影响,严重阻碍了中美两国的正常贸易关系。为更好研究美国对中国征收惩罚性关税所带来的经济影响,本文采用局部均衡分析法对中美轮胎特保案进行研究。

局部均衡理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所提出,假定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考察市场中一个因素对市场中有关其他经济因素的影响,即单独的考察市场中供给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局部均衡理论作为常用于经济领域分析的理论,适用于分析静态情况下,美国对中国进口轮胎征收关税所产生的经济效应。一个国家对某一商品征收关税对国际市场的影响大小由其进口量大小决定,当进口量小时,对国际市场总需求的影响较小,征税对国际市场价格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当进口量大时,对国际市场总需求的影响较大,征税将影响到国际市场的价格。因此,将从美国作为轮胎进口大国和轮胎进口小国出发,研究征收关税所产生的经济效应。

假设1:美国为轮胎进口小国

从关税的局部平衡分析可知,在自由贸易情况下,美国轮胎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相同,如果美国政府决定征收关税,进口企业必须提高成本,进而提高产品价格。由于进口轮胎价格上涨,进口轮胎的需求量自然减少,但美国是轮胎进口小国,因此国际市场价格保持不变。进口轮胎价格上涨导致美国市场进口轮胎竞争力下降,国内轮胎竞争力上升,消费者购买方向的转变刺激了本国轮胎的生产。一些原来生产成本高于国际企业的本国厂商也开始生产轮胎。由于对进口轮胎征收从价税,小国市场只能是价格接受者,即只要国内价格低于进口轮胎价格,国内轮胎就存在市场,生产就会持续扩大,直至与进口轮胎价格相同。总之,美国作为轮胎进口小国情况下,征收关税所带来的经济效应具体包括:增加了国内轮胎行业生产,即生产者效应;减少了轮胎商品消费,即消费者福利损失;增加政府税收,即税收效应;轮胎消费量减少,进口量减少,即关税贸易效应。综合来看,当美国作为轮胎贸易小国时,消费者福利的损失会覆盖生产者和政府取得的经济效益,即征收关税会导致社会总体福利净损失。

假设2:美国为轮胎进口大国

关税的局部均衡分析表明,当美国是轮胎主要进口大国时,美国对进口轮胎征收的关税不仅会影响国内的供给与需求,同时也影响着国际轮胎市场的价格。征收关税会导致进口轮胎价格提高,轮胎进口量减少,美国在国际市场上的需求量减少。由于美国是轮胎的进口大国,需求量足以影响世界市场,导致国际市场轮胎价格下跌,因此进口价格也进一步下跌。同时,征税导致国内市场价格上涨,轮胎消费减少,消费者福利损失;同时,轮胎价格的上涨,刺激国内生产商的扩大生产。与小国征税不同,作为轮胎进口大国,征税带来的负担由国内的消费者和国外的生产者共同承担。总之,美国作为轮胎进口大国情况下,征收关税产生的经济效应包括:增加国内轮胎业生产,减少轮胎商品消费,增加政府税收,进口轮胎价格降低,贸易情况得到改善。综合来看,当美国作为轮胎贸易大国时,进口轮胎价格下降、生产商及政府所获得的经济效益是否覆盖消费者福利的损失不明确,即征收关税对社会总体福利水平的影响不确定。

三、实际结果

当美国决定对中国轮胎实行反倾销征税措施消息公布后,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中国作为被制裁的对象首当其冲,A 股市场包括双钱股份、青岛双星等在内的上市企业开盘后价格均出现大幅下跌。商品市场上,大量投资者受消息影响,结清橡胶市场多头头寸,包括日本东京商品交易所及上海期货交易所等多家重要商品交易市场橡胶期货均出现跌停。除橡胶有关金融衍生品受到影响以外,国际市场上包括原油,伦铜,美元等在内的多种重要指数均出现不同程度下跌。

从市场对美国对中国进口轮胎加征关税这一行为的具体反应可知,无论是股市还是期货市场,橡胶及轮胎的股价和期货价格都出现了下跌,这表明美国是轮胎的进口大国。因此,美国对进口轮胎加征关税,将导致国际市场轮胎的销量减小,进而导致国际轮胎市场价格下跌,对国内总体福利水平的影响不确定。

四、影响分析

(一)中美轮胎特保案对美国的影响分析

1.积极的影响

在美国对轮胎征收关税的影响下,其国内轮胎市场将进一步扩大。随着美国轮胎行业的扩张,企业利益增加,就业机会增长,行业工人工资提高和工人消费能力提升,一定程度上促进其他行业的经济增长,有助于提高就业率水平,改善社会福利水平。

2.消极影响

(1)影响就业水平。美国提高关税目的是增加轮胎业的就业率,但征税的行为直接给轮胎进口商造成冲击,行业的不景气导致有关经销商和零售商进行裁员。据数据统计,美国光经营中国进口轮胎的零售商就达4.3 万家,这也就意味着美国轮胎制造商就业率的增加是以牺牲轮胎进口商的就业率为代价的,通过对进口产品征税无法从实质上降低失业率。

(2)冲击优势行业,加剧贸易摩擦。美对中国轮胎进行征税这一措施也引起中国政府的对等反制,包括汽车和农牧加工业在内的行业遭到中国反倾销的调查,相关行业受到一定影响,加剧了两国在更多领域的贸易摩擦,不利于两国保持正常的经济往来。同时,原本中国通过出口轮胎赚取的外汇将换取美国优势行业的商品,但由于出口的减少,中国购买的美国优势商品也将减少,进而间接影响美国优势行业的发展。

(3)造成消费者福利损失。对中国轮胎进行征税,虽然会促进行业经济的增长,但同时由于国内轮胎市场价格的上升,消费者必须花费更多的价格购买同样甚至更为劣质的产品,即是其他行业购买力的转移导致的经济损失促进了轮胎行业经济的增长;同时原本由中国产品占据的市场将出现短暂性的空缺,美国消费者将在寻找新的替代用品上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对扰乱供应链市场。

(4)降低社会生产效率。美国之所以从中国市场进口轮胎,本质原因是美国在进口的轮胎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在关税政策保护下,本国行业得以扩大生产,其背后是将原本拥有生产优势的资源倾斜到处于生产劣势的轮胎业。生产效率低的轮胎业占据更多的资源,导致社会整体生产力的下降,降低社会生产效率。

(二)中美轮胎特保案对中国的影响分析

此次特保案是美国针对中国最大的一次特保案,对中国有关方面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削弱市场需求,造成业内产能过剩,冲击行业发展。2009 年正值金融危机,受经济低迷影响,国际市场汽车消费需求明显减弱,上游轮胎业也因此市场萎缩。据中国海关统计网数据显示,2009 年1 至4 月,中国累计出口轮胎8131 万条,价值20.1 亿美元,分别比2008 年同期下降23.3%和21%。而美国此次轮胎特保案对中国轮胎业的发展无疑是雪上加霜。需求的减少将导致轮胎业产能过剩,加剧业内企业的竞争,生产企业将面临巨大的生存危机。同时,轮胎业受到的冲击也将影响供应链上相关企业的生存发展,行业失业率将进一步扩大。

恶化贸易环境,造成巨大出口损失。美国是中国轮胎的主要出口国,在征收关税之前,中国出口到美国的轮胎占据了中国轮胎出口数量的30%左右,而征收关税后,这一比例迅速缩减一半,造成中国轮胎近11 亿美元的损失。美国此次特别保障关税的征收不仅直接减少了中国轮胎的出口数量,还导致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抬头,在国际社会上引起其他国家的效仿,引发连锁反应,进一步造成中国轮胎出口数量的减少。

贸易摩擦加剧,外商投资流失。中美两国作为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彼此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此次轮胎特保案及中方的反制措施加剧了二者在经贸领域的摩擦,不利于双方长远的利益发展。为避免关税壁垒以及中美贸易关系的不确定性带来的影响,很多外商投资从中国撤离,转向一些贸易关系更加稳定,生产成本更低的国家,一些观望的外商也因此流失,对中国经济发展造成影响。

从一些角度看来,特保案对中国企业长远的发展存在一定的积极影响。中国厂商在美国市场受到挤压,进而开发其他市场或在其本土建立企业,加速全球化进程,也增强了其跨国经营的能力;行业竞争加剧,加速了中国厂商的洗牌,倒逼产业升级,增强行业竞争力。

五、结论及对策

通过对中美轮胎特保案的分析可知,美国对中国进口加征关税虽然会给美国自身带来一定有利的影响,但贸易战违背了自由贸易趋势,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从长远来看,其社会总福利水平将受到消极影响。同时贸易战损害了他国利益,加剧贸易摩擦的同时,也造成与他国关系紧张,影响了两国之间友好往来,不利于构建良好的国际经贸关系。总的来说,贸易战会严重损害我国正当的经济利益,为更好应对新一轮中美贸易战,中方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本文从政府和企业两个主体提出具体建议。

加强国际法律研究,积极利用贸易规则。政府应推动高校及有关部门对国际相关法律和国际地区的贸易规则研究,研究学习有关贸易摩擦案件的处理方式及仲裁经验,形成丰富、成体系的研究内容及应对方案,积极利用法律手段维护我国经济利益。同时,要加快在企业普及国际贸易规则及地区相关法律法规,加快培养领域专才,为企业国际化保驾护航。最后,要吸取贸易战的经验教训,进一步发现我国经贸领域存在的法律和规则漏洞,健全我国经贸领域的法律法规和应对机制。

反对不理性贸易保护行为,推动贸易新秩序构建。进入21 世纪以来,世界多极化发展加速,世界经贸领域竞争加剧,本质上还是旧的秩序不适应新趋势的发展,世界新秩序亟待重构。各国为了自身国家利益,贸易摩擦固然不可避免,但应通过理性合法的方式进行保护。对非理性、非法的“多输”贸易保护行为要通过国际经济组织和仲裁机构给予制止,必要情况下给予对等反制,切实保护我国经济利益。但同时也应加紧推动贸易经济新秩序的构建,政府应通过众多国际峰会和舞台,以应对经济危机,警惕贸易保护主义为出发点,呼吁构建新的多边贸易规则,促进多赢贸易新秩序的构建。

重视技术人才,加强核心技术的突破,促进产业升级。企业要注重核心技术的掌握,要加大研发资金投入,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重视技术人才培养,提高研发结果的有效转化与市场应用。树立国际化视野,在基于国内特色的基础上建立对标世界一流企业的创新体系。积极引入应用智能制造和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促进企业生产制造数字化、智能化,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促进产业升级转型。

提高国际化经营意识和跨国经营能力。企业应积极参与国际化,加大国际市场的开发与布局,树立国际化的品牌形象。建立适应国际化的组织结构,完善国际化人才选拔和培养机制,建设一支有国际化视野和能力的人才队伍。与国外知名企业建立密切合作关系,推动覆盖全球的营销体系建设,降低单一市场化风险。加大国际供应商的开发力度,建立全球化供应链体系,提高国际化供应链的管理,降低经营成本,提升企业抗风险能力。

猜你喜欢

轮胎关税进口
2022年上半年菲律宾大米进口增加近30%
孟加拉允许贸易商进口70万吨大米
轮胎没气会很快成为历史吗?
进口食品
欧盟对美输欧飞机征收15%关税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试行开展 对美加征关税商品排除工作的公告
关税降了,进口车价格会不会降?
“蜂窝”住进轮胎里
大轮胎,玩起来
暴走的轮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