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策略分析

2021-11-22黄咏英

读与写 2021年16期
关键词:儒家文化秋风中华民族

黄咏英

(湖南省郴州苏仙中学 湖南 郴州 423000)

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代代传承,形成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精神。经过历史岁月的沉淀,坚毅的华夏儿女、炎黄子孙一代代发展,发展到现今强大的中国。在新时代的学校教育下,传承传统文化已是必不可少要开设的课程,让各个年级的学生深入学习和体会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助于培养新时代学生的爱国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

1.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

坚持渗透传统文化,有助于塑造初中生的独立人格。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的叛逆阶段,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处于系统性形成的关键阶段,需要教师和家长的正确引导,为学生指明前进道路的大方向,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比如传统文化中包含的中华民族精神,勤劳勇敢,热爱和平、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等都是中华民族精神各种具体的表现,也是社会主义未来接班人需要具备的精神品格。充分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对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大有裨益,身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把培养一名具备良好道德素质和法律规范的学生作为我们的终身教育目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教学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习了解优秀历史文化,更重要的是希望学生在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成长为一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青少年。

2.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途径

2.1 分析写作背景,渗透传统文化。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古文,由于写作时间与现代生活相去甚远,所以学生可能难以清楚地了解字词的正确含义,也难以体会到文章中所蕴含的文化寓意和情感。因此,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根据相关的课文内容,向学生适当地介绍文章写作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人生经历,这也就是语文教学中常用到的“知人论世”的方法。这可以让学生在充分了解写作背景的基础上,对文章拥有更加深入和独到的理解,并且能进一步体会到文章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寓意。

例如:教师在教学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篇课文时,就可以在正式讲解之前,向学生讲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写作背景以及诗人概况。这首诗是诗圣杜甫于公元761年,即唐肃宗上元二年所作。当时正处于安史之乱时期,局势动荡不安,战争连绵不断,百姓苦不堪言。作者几经辗转清苦不堪,时逢秋风破屋,更添潦倒之窘,由此想到自战乱以来,万方多难,国家兴亡,所以感慨万千,写下著名的现实主义经典之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是盛唐时期一位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早期生活在开元盛世,与许多读书人一样,拥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人生理想和政治抱负。但是,好景不长,随着安史之乱的到来,唐朝陷入一片战争的混乱之中,诗人在战争中几经辗转,见识到了战争带来的种种苦难,所以产生了浓浓的忧国忧民之情。也因此,杜甫困厄潦倒而作诗时,其表达情感并不局限于自身的苦难,而是联系到广大穷苦百姓和天下寒士,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感慨,并且表达出“呜呼!何時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奉献之情。通过知人论世,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了解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从而培养自己的高尚道德情操。

2.2 紧密结合课本内容,有效渗透传统文化。例如在人教版《《论语》十二章》教学中,教师在课前可以组织班级学生开展一场“儒家思想文化交流会”,“儒家文化的心思想是恕、忠、孝、悌、勇、仁、义、礼、智、信,其核心思想是“仁””。让学生把自己了解的儒家思想文化内容写在卡片上,用简短的词语总结出关键点,写完后上交到讲台上,教师将答案汇总后进行公示,进行知识串讲,让学生对儒家文化有较为系统的深入理解,在讲解过程中要穿插一些趣味小知识,并配合播放相关视频影像资料,活跃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丰富的儒家文化知识。接下来教师先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自行翻译出文章内容,教师再带领学生一起逐字逐句进行翻译,教材选取的论语句子大部分是学生从小接受阅读教学时就听过的内容,翻译难度不大。另外,教师在进行课外拓展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搜集一些成语,由《论语》语句逐渐演化,比如“温故知新”、“不耻下问”、“诲人不倦”等,把儒家文化精华部分、成语故事积累在素材本上,作为写作素材。

结语

总之,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重要的文化瑰宝。因此,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具有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学生了解中华文化,能够增强其文化自信和对本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并且能够继承和发展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猜你喜欢

儒家文化秋风中华民族
儒家文化、信用治理与盈余管理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秋风
秋风吹
中国儒家文化视角下的跆拳道运动
《白鹿原》中朱先生形象的儒家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