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阅读教学中的语感训练
2021-11-22万丹青
万丹青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实验小学 福建 泉州 362000)
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首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该通过各种方式方法训练学生的语感,把语感的培养真正落实到语文教学整个过程中是特别重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语感,学生更容易理解文本内容,同时也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感,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反复的训练,下面结合我自己在平时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培养学生语感的途径。
1.阅读教学中多读多背,感悟语感
阅读教学中多读多背不断培养学生感悟语感。阅读教学的基本要义是充分感知,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直观教学手段的运用,去激发学生联想,从中适当领悟。课堂教学应该重视朗读指导,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在一个轻松和谐的氛围中朗读,注重学生积累语言,帮助学生领悟含义与方法,体会情感,培养学生的语感,并非就是简单地让学生一味读书。引导学生凭借语言文字展开想象,把文本所描写的人或事物在学生的脑海里呈现,感知文本内容。
教学时要让学生多读课文内容启迪学生思维,引发学生想象,让学生领会和感受语言文字这个隐含,暗示的情味和旨趣。同时要抓住教材中关键性词语的理解,让学生感受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例如《草地夜行》一文,有这样一段话:突然,他的身子猛地往下一沉。“小鬼,快离开我!”……要记住革命!……我使劲伸手去拉他……已经没顶了。要真正读懂这段文字,并从中受到感染,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一是理解文章中两个“顶”字的意义。前一个“顶”字是动词,短文中“已经没顶了”是名词。这是语言知识的积累;二是懂得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所经历的艰难困苦的悲壮历史,这是生活经验中的积累;三是能从这段文字中归纳出老红军为了革命事业,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而保存革命后代的这种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的根源所在,这是思维品质久经锤炼的结果,是思维成果的积累。
其次,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背诵。学生背诵的文章篇数多了所积累的好词佳句自然丰富,积累更多的词汇和句式,从而学生的理解和感悟能力也会慢慢加深,学生习作时自然会落笔成文。
2.阅读教学中多思多想,体验语感
在阅读教学中创设情景让学生多思多想,重视语感的体验,有意识地加强语感训练。在课文中,文学作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这强烈的感染力之所以产生,完全在于读者的语感在起作用。例如在教学《草原》这一课文的开头一段,假如让一个语感良好的学生来读,他便会随着词语进入视觉,在脑际中展开了想象。这一幅美丽的草原景色图画就立刻呈现在眼前了,同时也就进入了文章的意境。有的学生也许是见到过草原的,本来觉得草原的景物旷远、荒凉、静寂,使人感到怅然。正如古人所说的“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现在读到这段文章,领会着文章的意境,更能体会到作者如何把草原的景色写活了,学生的心中自然会由衷的赞叹“草原的景色多美啊”的结论,同时也会赞美作者的描写手法真是妙极了,从而在阅读中感到一种无与伦比的快感。有的学生也许不曾见到过草原,不知道草原的原物是怎样的。现在读了这段文章,领会着文章的意境,想象中的眼界就因而扩大了,并且想想草原的美丽意境,这也是一种快感。学生的这种快感和作者所要表达的境界和愉快的心情是一致的,作者的心情与读者的心情产生共鸣。这一方面是文学作品的感集力在起作用,另一方面是读者对文学作品中语言的感受能力在起作用。
3.阅读教学中多写多练,体会语感
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进行阅读的时候,引导学生摘抄好的词句学会语言积累来培养体会语感,让语言感受经验在语文实践中逐渐形成与发展。在阅读教学中借助文本内容的新授课进行创设情景,开展各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说一说、读一读、写一写、演一演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对言语有切实的体会,从而加深领悟,形成语感能力。
例如教学《敕勒歌》时,我根据文本内容进行课件设计,新课伊始播放视频向学生展示一幅辽阔草原的图片,文本的内容创设成一幅图文并茂的画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热情高涨,然后让全班学生进行朗读文本内容,学生在朗读中身临其境地去感受,孩子们对文本中的山川、苍穹、四野、“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壮美更加容易理解,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以拓展,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对语言文字的领悟力提升,运用起来也能更加灵活娴熟,从而达到语言文字训练的目的。又如,教学《负荆请罪》一文。教师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理解剧本语言,然后进行课本剧表演,班上一个小组扮演一个角色,各小组的同学相互讨论交流,各组选派一位同学上台表演。三位同学分别扮演廉颇、蔺相如、韩勃,课本剧的语言和动作可以看出:蔺相如是深明大义、宽容大度;韩勃比较冲动;廉颇是一位知错就改的人,从而更加深刻体会到文本中这些人物的品质。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可见要求语感的锐敏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摩,而要把学习语言文字联系到语文知识、生活经验和思维成果等积累上去。课堂教学要注重朗读指导,朗读好才能语感能力强,与不加指导,听其自然地让学生自己去“悟”出感来,两者的效果大不相同的。教师只有切实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感,才可以通过语言文字这个桥梁和作者的心情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