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高校体育健康共同体的建构路径分析

2021-11-22梁金玉冯国敏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21期
关键词:共同体师生校园

梁金玉 冯国敏

(1.广东培正学院体育学院 广东广州 510830;2.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广州 510000)

1 高校“体育健康共同体”的界定

德国人费迪南·滕尼斯在《共同体与社会》中将“共同体”定义为通过一种积极关系而形成的群体,能统一地对内对外发挥作用的结合关系,是现实的与有机的生命组合[1]。可以看出,共同体的基本条件由个体意志决定,并相互发生关系;共同体的基本功能是对内外发挥作用。另外,英国人鲍曼将“共同体”界定为社会中存在的、基于主观上或客观上共同特征组成的各种层次团体与组织,分为有形与无形两种[2]。于是,笔者将高校体育中的“健康共同体”界定为教师、学生与高校体育基于身体健康或实现身体健康这一共同需求而组成的团体与组织,包括有形的共同体或者是无形的共同体,其中,“教师”包括教师个体、工会与自组织等;“学生”包括学生个体、学生会、各院系与班级体育组织等;“高校体育”包括体育教师个体和体育部门;“共同需求”指追求健康的终极目标、身体锻炼的需求及共同的价值、利益与信息所指。高校健康共同体形成的基础在于当前高校教师、大学生及体育教师对身体健康的共同关注与价值追求。虽然这3个主体部分(组织或个人)作为不同类型的组织,有着不同的职能,但是出于对健康价值的基本认同,形成了共同的见解与主张——锻炼身体。这种与身体健康价值追求的共同联系,会形成并强化三方共同的锻炼与健身信念,从而为建构日常生活模式提供了前提。这里所建构的“健康共同体”不应是一种时间与空间的简单交汇,而是建立在3个(类)组织实体的多双边联系与互动之上的,是对身体健康与实现身体健康有着强烈价值感的行动领域的共同营建。

2 高校体育健康共同体建构目标与路径

2.1 目标性:高校体育健康共同体建构目标

首先,基于高校对运动健康的需求,以“共同体理论”与高校体育公共服务现状为依据,构建“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产品丰富、运营高效、服务优质”的覆盖高校师生及社区的高校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与平台,打造以高校师生为主体的高校体育“健康共同体”,实现平台与媒介、手段与路径、价值与意识的共建、共享、共融。其次,通过建立信息化的体育教学、体育场馆管理、体质监测平台,提高公共服务体系的科学管理,引导大学生和全体教职工、社会人员三方“健康共同体”科学锻炼,广泛参与,促进大众身心健康发展,为实现“健康中国”“体育强国”奠定坚实的基础。最后,形成科学的高校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理论,打造高校“健康共同体”,推行高校体育“健康共同体”模式,形成高校体育工作与改革合力,促成高校体育新型服务体系的形成与高校体育职能部门的转型[3]。

2.2 知识性:体育网络课程建设

以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为标准[4],完善与建设体育网络示范性课程,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共享优质体育智力资源。建成不同项目的资源共享课网站和教学团队网站,并保障其在校内运行良好,成为体育实践课教学的良好补充。高校体育课信息化教学不断推进,国内众多高校在网络共享课程及微课教学改革中做了积极的尝试,尤其是“新冠疫情”下网络教学成效与反馈良好。另外,建设校园体质检测与健康指导网络平台、校园体育运动场馆网络平台,提高高校体育公共服务水平,推进高校体育资源共享。

2.3 榜样性:运动队名片建设

高校体育课余训练应着力打造1~2支高水平运动队(群体型),塑造校园体育明星,树立校园体育榜样与标杆,提升校园体育竞技文化与体育精神,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名片。大力开展校园篮球运动、校园足球运动、校园健身跑,提炼自身的校园体育模式,充分发展校园运动项目组织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项目运动,真正打造成“一校一品”的精品。校园体育运动精品建设,可以倾力打造校园篮球、足球等联赛机制,打造品牌运动项目。举办多层次、多形式的运动会和群体竞赛,加强三级群体活动形式的有机联系[5];打造篮球与足球学生参与面广、体现自身特色的学生群体活动项目品牌,形成全校支持校园篮球与足球工作的合力,夯实校园篮球与足球基础。所采用的联赛制体育校园赛事是影响大、参与者最多、参与范围最广的一种文化现象,过程涉及组织协同、集体竞争、奖励优胜及运动会文化[6]。高校应建成常态化的校园体育运动项目联赛机制,广泛开展班级、年级体育比赛,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竞赛,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促进师生健康。

2.4 效率性:“四位一体”不断提升健康与理念

不断推进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改革,逐步提炼形成高校体育“四位一体”生态互动理念(即体育课突出体育认知与智力支持、体育社团突出运动体验与身体素质、课余训练突出示范与榜样、体育节突出文化与体验)。面对大学生体质水平持续下滑的现状,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健康主体,将僵化的学科、课程观转化为开放、发展的活动观,将高校各类体育过程融为一体,从而创造全新、充满活力的高校体育网络体系。运用系统论、结构功能理论及组织生态学理论,从整体性把握高校体育,注重其系统要素彼此间的协调性与关联性,诠释多元系统的结构、功能、控制与同构等,遵从有序性与定量化原则,充分利用校内体育各个要素的结构功能特征,将其职能与绩效发挥到最大化,不断提升高校体育公共服务的水平。

2.5 制度性:不断完善高校体育规章制度

制定并完善了《大学关于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行动实施方案》《大学校园课外健身跑实施方案》《体育课程安全管理规定》《大学体育部科研奖励与资助办法》《大学体育运动队教练员竞聘方案》等众多环节的规章制度,为高校校内体育公共服务的开展提供了依据和保障。

2.6 实践性:“四个加强”促进高校师生身体健康

首先,加强课余训练与竞赛主导榜样与示范功能。加强竞技型高水平运动队与普通型高水平运动队建设;打造明星球队、明星教练、明星队员;与地方合作形成高水平运动员培养与输送机制,加强运动队梯队建设;教师工作量与绩效的部分等同机制;学生体育参与与学分的部分共认机制。其次,加强师生群体主导运动体验,提升身体素质功能。体育社团与体育课相结合,用体育社团的实践验证体育课的理论,形成良性循环;建设常态化的校园师生体育竞赛机制,广泛开展班级、年级、院级比赛(足球与篮球联赛);提升大学生体育认识、身体运动、科学锻炼、体育适应及锻炼评价等能力;有序将课外体育(APP跑步)逐步纳入课堂教务范畴。再次,加强运动会与体育节主导参与体验、繁荣校园文化功能。每年至少举办一次综合性运动会,加强三级群体融通,以“篮球文化”为标志,培育工大特色体育文化;经过努力探索与实践,形成“爱校奉献、团结协作、公平竞争、拼搏自强、快乐健康”的大学体育精神;多方位宣传,不断扩大校运会参与规模,传承与升华后运动会文化元素;加强大学生体质监测与师生健康促进,并满足以下几点要求。(1)测试工作人性化。成立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心,完善测试工作系统。(2)反馈工作信息化。建立体质测试微信公众平台,实现测试、查询、反馈等一条龙服务。(3)教师健康促进细微化。推进教职工“科学健身指导和健康管理”项目。

2.7 创新性:积极推行“全方位”校园体育公共服务模式

基于广大教师与学生身体健康现状与需求背景,高校体育公共服务工作及其改革正建构起基于“健康共同体”的“全方位”校园体育工作模式。统一协调高校体育内部各要素的核心职能,大学生体质下滑趋势得到遏制,大学体育课堂教学、课余训练及师生群体工作亮点纷呈,切实提高高校体育实效性[7]。形成“健康共同体”下的高校师生健康促进工作模式,融通师生健康需求枢纽,开启健康校园新局面。

3 结语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体育强国建设纲要(2019)》提出“到2020年,建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体育发展新机制;到2035年,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实现现代化,全民健身更亲民、更便利、更普及,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到45%以上;青少年体育服务体系更加健全,身体素养极大提升;到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体育强国,人民身体素养和健康水平、体育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居于世界前列”。《“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将从广泛的健康影响因素入手,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为重点,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大幅提高健康水平”。因此,基于高校师生体质状况及对运动健康的需求,以“共同体理论”与高校体育改革现状为依据,对高校体育健康共同体的建设及其路径进行分析,具有良好的实践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共同体师生校园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以书画教育引领师生成长
思政课,师生如何“动起来——因为扣准“问题链”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麻辣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