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体融合”背景下医学院校运动康复课程构建研究
2021-11-22李宁蒋磊
李宁 蒋磊
(安徽医科大学 安徽合肥 230001)
2020年,《促进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纲要(2019-2022)》提出,到2022年基本形成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产业体系,解决好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低收入人群等重点人群的健康问题[1]。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加速,使得运动康复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迅速增加。医学类院校不但要加强各医学学科的专业课程建设,更应努力完善医学院校健康相关课程的改革及人才培养,为健康产业成为重要的民生支柱奠定坚实的基础。
运动康复是指利用体育或功能练习来达到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目的的一种手段和方法[2]。运动康复专业是研究运动与健康的关系,为了满足社会对健康的需求而设置的医学与体育相融合的新专业,未来该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会越来越广,如何在医学类院校运动康复专业建设过程中严把质量关,培养社会所需的运动康复人才,是运动康复专业发展所面临的新问题。
1 目前高校运动康复课程开展现状
2005年,我国的运动康复专业开始招生,截至2020年,我国目前开设运动康复专业的高校已达到51所,其中体育类院校15所,医学类院校17所。2018年,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该标准明确了运动康复专业的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同时也提出各高校可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自主研发课程体系。
目前,运动康复专业的课程主要包括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运动康复导论、体育保健学、理疗学、预防医学、康复心理学、康复医学概论、运动损伤与防治、运动处方原理等,目前该专业学生需掌握运动科学、运动医学的相关理论知识,掌握康复评定技术、康复治疗术、运动损伤防护技术,掌握人体机能监护、运动营养指导方法和技术,了解运动康复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由此可见,运动康复专业主要是培养在各类康复医疗机构和健康机构从事物理治疗师和运动损伤防护治疗师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2 医学类院校“医体融合”的运动康复课程构建的意义
2.1 “医体融合”是运动康复专业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当今社会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体育和医疗两个方面,在“医体融合”的背景下,运动康复专业在体育领域主要分为运动医务监督、运动损伤处理、运动营养、医疗体育,用以研究各种体育类创伤及慢性病的防治手段,特别是常见的体育疗法。但目前医学类院校在运动康复人才培养方面存在课程结构不均衡、实践教学薄弱化、创新创业教育短缺等多方面问题,导致运动康复专业人才培养效果差。学医的不懂“体”、学体的不懂“医”,是制约运动康复人才培养的主要原因之一,社会发展需要复合型人才,只有通过“体医融合”教学模式才能真正实现人才的有效培养。所以,“体医融合”教学模式是运动康复专业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3]。
2.2 顺应新时代医学院校课程改革之需
目前,我国医学院校教学改革强调从传统的“教学型”向“研究型”转型,大部分医学院校的教学实验室、课程安排、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都做得非常好,但如何更好地处理“教学”“教研”“实践”三者的关系,是课程开设必须直面的问题,医学院校的课程改革应重视当前社会对医疗人才的需求方向,医学院校运动康复课程不同于体育类院校运动康复课程,医学类院校在临床实践及运动损伤案例实践方面没有良好的配套资源,但医学方面的研究能力及创新能力较为突出,要结合医学院校自身的优势,将学校体育教学与运动康复专业教学相结合,在运动康复课程中贯穿体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贯穿运动康复。将医学院校体育教学引入运动康复,就要求体育专业的学生具备一定的潜力和创新精神,才能成为具有较强实力的高级康复治疗师[4]。
3 “医体融合”的运动康复课程构建的基本内容
3.1 医学院校体育课程与运动康复课程相融合
建立运动康复本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体系。其中,有关身体功能和结构的内容,属于体育学和康复医学的基础知识范畴[5],将运动康复课程与体育课程相结合,首要任务就是教材的编写,教材编写要顾及到学生年级层次的差别,运动康复教材要包括运动运动医疗指导、运动损伤和运动伤病的预防和处理3部分,体育课程教材的编写要涵盖运动保健、运动康复内容,在课程组织形式中,要理清运动康复课程在体育教学中所占的比例,以及考核评价的方式、方法,每学期都要安排一定比例的相关专业运动康复课程实践理论及操作,目的在于使学生在掌握一门有效的运动方法过程中,了解运动过程中会出现的各种损伤及各种康复措施。例如,在足球课教学中,足球运动技术动作多利用下肢完成,小腿的外旋外展易产生关节和肌肉的损伤,常见的损伤部位有膝关节内侧副韧带、半月板、前十字交叉韧带。此外,羽毛球教学中常见的运动损伤有肩关节、肘关节的损伤、脱位,肌肉的拉伤、肌腱扭伤、断裂等。因此,体育教材应涵盖各个运动项目常见的运动损伤案例,并有相关的康复方法,使医学类院校的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不但能养成终生体育的习惯,同时又能掌握该项目运动损伤康复的方式方法,更贴合医学院校学生发展之本。
3.2 医学院校体育课程中的运动康复课程培养目标
在医学院校的体育课程培养目标体系构建过程中,一定要让医学贯穿整个体育教育,通过体育了解医学、通过医学了解体育,使之能够进行更好的锻炼,也符合终生体育的要求。同时,利用体育课程的优势,积极开展运动康复医学的实践工作,针对我国目前运动康复人才匮乏的现状,培养能够独立完成运动康复治疗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学生应具备康复医学和运动科学方面的系统理论,熟练运用现代康复诊疗和常见的运动技术。
4 医学院校体育课程中的运动康复学培养方法
4.1 建设运动康复课程及考核体系
医学院校体育课程应开设运动康复技术、运动处方、武术基础、健身体操、健身田径等内容,在课时设置方面,每学期除完成基本的体育教学外,理论教学的比例应占到总课时的1/3;在教学考核方面,身体素质、专项技能、运动康复知识都应构成学生体育课程成绩的相关指标,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学时、学分比例,对运动康复技能要求比较高的课程实训学时应占总学时的50%,核心课程,如康复评定学、运动康复治疗技术、肌肉骨骼康复等应达到70%~80%。实践教学环节比例的增加,可以为学生提供足够多的实训机会和时间,为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提供更广阔的平台[6]。
4.2 增加体育类生源
运动康复专业的学生需具备一定的专业体育知识,目前我国运动康复专业60%以上都是具有专业体育背景的人才,这类人员大都分布在高水平运动队、康复治疗机构等,他们熟知体育项目本身的机能特点、各项目运动创伤形成的原因及医疗方法,在运动康复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从医学院校生源角度出发,可采用特招的招生形式,招收一部分愿意从事运动康复专业学习的人员,扩充运动康复的生源,推动国家运动康复专业的发展。
5 医学院校运动康复学师资团队培养
5.1 丰富师资组成形式
可将医学院校运动康复教学团队分为两类,一类是学校自有的师资力量,包括医科类的教学团队、体育类的教学团队,这类教学团队可为学校的运动康复课程开展提供基础的师资力量。另一类是外聘具有高水平及实践能力的运动康复医学专家,如医疗机构的运动康复医师和教师、高水平运动队队医等,这类人才可补充现有师资力量,从临床实践和经验的角度出发,提高学校运动康复教学团队的整体实力,更好地促进该学科的教学。
5.2 加大师资培养力度
加大现有师资力量培养,定期举办运动康复的教学与科研方面的培训,加强国内外的学术交流,提升教学能力,加大专业人才的引进力度,吸收高水平专业人才来扩充教师队伍。
6 医学院校多元化的运动康复教学实践
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增强理论认识应用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7]。
就业问题一直是运动康复专业学生毕业后所面临的问题,有学者对运动康复专业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认为运动康复专业适合自己的学生占比仅为20%,学生对专业的整体满意度不高且对未来的就业状况、就业前景认识度不高[8]。
6.1 建立运动康复的实训教学平台
加强地方医学院校运动康复专业与体育行业的有效联系,建立运动康复实训基地,从高水平运动队、地方体育学院、康复医疗机构、大型赛事保障等方面入手,让运动康复专业的学生能够更多地接触到实训病例,并开具运动处方。
6.2 建立教学实验室
加大教学经费及设备的投入,建立教学实验室,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动手能力,建立属于学校自身的运动康复中心,供学生自主进行运动康复专业知识的学习,并以校康复中心为基地向社区、医院进行辐射,延长学生在重要科室如运动医学科、按摩科的实习时间[9],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就业本领,进而带动运动康复产业发展。
7 结语
“医体融合”的教学方式是医学院校体育课程改革之本,也是今后医学院校体育发展的方向,医学院校要从自身的优势出发,利用体育课程与运动康复专业相结合的方式,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体育活动了解运动康复这门学科,推动学校康复课程的建设,顺应社会需求。在运动康复课程改革方面,要将体育师资力量与医学师资力量相结合,将体育课程的考核评价体系融入运动康复课程,将有效实践与课程相结合,将现有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建设运动康复实训平台,推动运动康复课程建设。在医学院校开设运动康复课程,能充分发挥医学院校的优势,扩大医学生的知识面,拓宽专业知识结构,实现“医体融合”的具有医学院校特色的体育教学。